|
儿科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摘要】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用药情况,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7~2008年儿科门诊及住院处方6000张,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含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率71%,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部分联用不合理、护士对具体药物使用不当等问题。结论 应加强医师、护士、药师合理用药培训。
【关键词】 儿科;处方;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是安全有效的使患者得以康复治疗的前提,也是临床药学的核心问题。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时期,中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都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所以儿童的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1]。为了解我院儿科处方用药状况,笔者对我院儿科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现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7~2008年儿科门诊及住院处方6000张,调查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含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查阅2007~2008年的儿科护理记录及医疗质量查房记录,调查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的药品使用情况。
2 分析
从调查中看,我院儿科用药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重视。
2.1 溶媒选择不当 有22张处方中青霉素与5%葡萄糖溶液配伍,青霉素在近中性(pH 6~7)溶液中较稳定,酸性及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应用时最好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2.2 用法不当 调查中发现使用静脉滴注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处方中多为每日药量1次给药。β-内酰胺类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其抗菌作用与药物同细菌的接触时间密切相关,与峰浓度关系较小,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和24 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的时间[2]。因其半衰期较短,故应增加给药次数来增强疗效。每天给药1次既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又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2.3 药品联用不当 (1) 处方中有12例阿奇霉素片与蒙脱石散联用,蒙脱石散属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对病毒、细菌有极强固定、抑制作用,二者联用,蒙脱石散的吸附作用会使阿奇霉素片的药效降低。(2)处方中有5例地衣芽孢杆菌与阿莫西林联用,地衣芽孢杆菌为活性菌制剂,而阿莫西林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二者合用,地衣芽孢杆菌的活性被阿莫西林所破坏,阿莫西林的药效也被降低。必须合用时,应间隔2~3h为宜。(3)处方中有2例克林霉素与红霉素肠溶片联用,两者作用机制相同都是作用于细菌的50s亚基,竞争核糖体的结合位置呈拮抗作用,两者联用既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又影响疗效。
2.4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 儿科处方抗菌药使用率高达71%,明显高于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低于50%的标准。
2.5 抗菌药与激素类药联合使用率高 从处方分析中发现,地塞米松等激素在儿科输液中应用相当广泛,使用激素比例达到72.3%,该比率反映我院儿科可能存在激素使用过度的问题,激素对病原微生物无抑制作用,且由于能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防御机能,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疗效,反而有可能使潜在的感染病灶活动或扩散。
2.6 配液后放置时间过长 特别是儿科门诊输液在医疗高峰时期,护士忙不过来,治疗护士提前配液,有时提前超过4h,这样会大大增加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7 给药间隔不合理 在药物用法上,每天3次是指每8h用药1次,每天2次是指每12h用药1次,只有按均衡时间给药,才能确保药物的血药浓度在24h内都处于有效血药浓度之上和24h内都有药物疗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药物未按此原则来使用[3]。例如,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医嘱规定用头孢地嗪0.5g,静脉滴注,每天2次,护士在上午10时输注第1次,下午3时输注第2次,可导致下午头孢地嗪药浓度很高,更易发生毒副作用,而深夜时药物已大部分被代谢,从而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起不到应有的疗效。
2.8 注射器使用存在严重混用现象 一些护士为节约无菌注射器,在使用同一规格的注射器时,该注射器几乎是通配。殊不知注射器中难免会残留少量药液,在配置下一药物时,很可能与该药物发生反应,形成极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随后被输入血管,增加血液栓子形成的机会。
3 建议
针对目前本院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建议:(1)加强临床医生的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医生处方质量和用药水平。 组织医生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务科应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及处方医嘱书写情况进行讲评,定期开会分析评价临床用药情况,提出整改措施。(2)提高药剂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监控水平。组织药剂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聘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药师授课,不定期在科内进行抽查考试,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药师定期下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3)在护士的继续教育考核中,增强护理药物学知识,多开展一些护理药物学方面的讲座,重视并解决护士具体给药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4]。合理用药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对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需要医生、药师、护士互相协作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
[2] 李连瑞. 我院2004年度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 中国药事, 2006, 20(9): 569570.
[3] 全心荣.我院儿科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儿科药学杂志,2004,10(5):43-44.
[4] 刘淑梅.静脉给药的常见错误分析与开展护理药学的建议.药学实践杂志,2002,20(4):1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