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4 天前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Thorax:急性肺栓塞治疗难点解读
2014-04-07 21: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萧弈
一、引言
尽管目前已有若干关于急性肺栓塞(PE)的诊疗指南,但许多棘手问题仍很难从中找到答案。为填补指南中这方面的不足,来自英国皇家海莱姆医院的Condliffe教授等联合该院内科和血液病学医生,提出了与急慢性PE相关的14个临床治疗难点,并综合当前证据、指南和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建议。
该建议涉及的讨论范围包括:次大面积PE、近期中风或手术后PE、心脏骤停患者溶栓药的剂量选择与应用、外科或导管介入治疗、初始溶栓失败、妊娠期PE、右心房血栓、植入腔静脉过滤器的作用、偶发及亚段PE溶栓剂量的使用、急慢性PE区分、早期出院和新型口服抗凝剂等多个方面。相信该文可为临床医生答疑解惑,带来很大帮助,现编译如下。
二、方法
8位对急性和慢性肺栓塞疾病治疗感兴趣的医师整理了一份当前临床实践面临的14个治疗难点。通过PubMed检索各项治疗难点并进行初步审查,然后根据检索结果撰写治疗草案并进行圆桌讨论,最终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推荐的治疗建议。由于患者数量有限和报告偏倚,根据现有文献对治疗难点得出明确的结论存在困难,所以本文提出的建议主要基于目前的专家共识。
三、PE严重程度的定义
该综述采用美国心脏协会(AHA)分型方法。大面积PE定义为:急性PE出现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且持续时间> 15分钟),或需要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或有休克征象。次大面积PE定义为:右心室(RV)功能障碍和/或存在心肌坏死的证据。患者没有这些征象定义为:低风险。
四、临床难点
1. 次大面积PE
先前发表在Thorax杂志上的论文引发了对血压正常PE患者全身性溶栓的争论。临床试验表明溶栓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改善并加速血凝块溶解,但其是否降低患者死亡率尚不明确。最近,一项大型的国家登记注册中心数据显示,血压正常的急性PE患者溶栓治疗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选择溶栓患者需要考虑其风险分层。
PE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如PE严重程度指数(PESI),可以明确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的临床特征。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使用超声心动图,CT或B型尿钠肽、肌钙蛋白等评估右室功能不全或心肌局部缺血,以帮助风险分层。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也被认为与预后差相关。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确定30天内死亡率>20%的高危人群。
2004年,一项关于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E溶栓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荟萃分析表明,9.1%的患者溶栓后出现严重出血,0.5%的患者出现颅内出血(ICH)。最近一项关于替奈普酶治疗次大面积PE(PEITHO)的大型RCT表明,其严重出血率为2%,ICH为6.3%(单独应用肝素时分别为1.5%和0.2%)。而且< 75岁患者的出血风险和死亡率均较低。
推荐的治疗方法:次大面积PE患者不推荐常规进行溶栓治疗。但通过PESI评分评估是否存在单个或多个预后不良因素,以及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增加因素后,可选择合适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近期手术,既往有卒中或颅内占位性病变
2.1 近期术后溶栓
共筛选出25篇报道,涉及近期接受较大手术且应用那沙普酶溶栓的患者64例。术后1周和1~2周接受溶栓治疗,患者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大于50%和20%。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指南将近期手术(不包括近期的脑部或脊椎手术或外伤)作为溶栓的相对禁忌证,术后2周出血风险显著降低。
2,.2 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时溶栓
颅内肿瘤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12例,其中只有1例患者(8.3%)出现ICH。Guillan等报道5例卒中患者接受全身性溶栓治疗后均无并发症。脑出血的风险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部位。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转移性黑色素瘤自发性颅内出血的风险为50%,少突神经胶质瘤为29.2%,脑膜瘤为2.8%。
2.3 近期局部缺血性卒中
根据ACCP和ESC指南局部缺血性卒中后3或6个月内是溶栓治疗的禁忌症。一项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PE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研究表明未增加ICH的发生率。
推荐的治疗方法: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大面积PE,推荐应用机械方法处理。术后1~2周内溶栓风险可能取决于手术性质。近期局部缺血性卒中不是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症,但没有数据量化卒中后溶栓治疗时间表。特定的颅内占位性病变,例如脑膜瘤,也不影响溶栓治疗的决策。
3. 急性脑梗塞
患者由于反常栓子横跨卵圆孔未闭(PFO)导致同时出现卒中和PE者很罕见。急性PE患者随后出现卒中(1~10%的病例)更常见。PE是卒中后2~4周最常见死因。不应用抗凝剂,大出血可转变为低风险的点状出血。然而,卒中后早期低、中剂量肝素与出血转变相关。
卒中指南建议推迟抗凝治疗,房颤合并局部缺血性卒中患者2周后进行抗凝,但对于合并PE患者抗凝治疗的意见不统一。英国卒中指南推荐近端DVT或PE时予以抗凝,而AHA指南不推荐中至重度卒中患者进行初始抗凝治疗。
推荐的治疗方法:应评估患者的风险-获益比。但常规做法是对所有的脑梗塞和PE患者进行抗凝治疗。PE患者伴有原发性出血性卒中或近期显著出血转化时,可考虑下腔静脉(IVC)滤网植入和推迟抗凝。
4. 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时溶栓剂和剂量选择
涉及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去氨普酶和替奈普酶)等。阿替普酶是PE应用最广泛的溶栓剂;患者≥65kg,推荐剂量为1~2min内给予负荷量10mg,随后90mg于2h内给予。患者<65kg,总剂量为1.5mg/kg;如体重60kg患者,应先给予负荷剂量10mg,随后80mg于2h内给予。
已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前停用肝素,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阿替普酶治疗后2小时,当APTT比率<2×正常值上限时重新应用肝素。若溶栓的临床反应良好,溶栓治疗24小时后改用低分子肝素(LMWH)。
如上所述,如果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每日一次和每日两次给药分别推迟至最后一次注射LMWH后18小时和8~10小时后开始溶栓。两项半量阿替普酶治疗次大面积PE的RCT研究表明与单用抗凝剂相比溶栓疗效较好,且未增加出血风险,其与标准剂量抗凝疗治疗疗效相似,但出血风险降低。
推荐的治疗方法:如果PE患者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阿替普酶10mg静注后,继以90mg于2小时内给予(最多不超过1.5mg/kg)维持。如果有溶栓指征,但出血风险高,则考虑使用半量方案。
5.有心跳骤停或心跳骤停前表现但无确切PE放射学证据
临床怀疑PE急性恶化不适合行CT肺动脉造影(CTPA)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表明急性右心脏超负荷,提示可能为急性PE。溶栓治疗可提高曾患心脏病,且确诊或怀疑为PE患者的自主循环和存活率。
英国胸科协会指南推荐对心跳骤停或有心跳骤停前表现的患者应用50mg阿替普酶。有症状患者,循环恢复后也可行紧急肺动脉栓子切除术。心跳骤停原因不明患者心肺复苏时禁止溶栓治疗。大型RCT表明原因不明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溶栓治疗与死亡率下降无关。
推荐的治疗方法:确诊或怀疑PE时,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或心跳骤停前症状时应予以溶栓治疗。
6. 溶栓治疗禁忌患者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重症PE合并持续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若存在溶栓治疗禁忌症,应考虑通过开放手术或导管为基础的方法进行取栓。老年病例外科手术取栓死亡率>20%;然而,报道的47例患者术中死亡率为6%。导管介入疗法包括导管机械破碎,超声波或加压盐注射。血栓切除或应用其他技术后可通过负压吸引抽出血栓碎片。最近一项荟萃​​分析发现期成功率为87%。
局部血栓内溶栓占67%,临床成功率高,推测原因可能是血栓破碎后增加其与溶栓剂接触的表面积。导管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肺动脉破裂和大咯血,发生率为2.4%,而栓子碎片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恶化无法预测。
虽然荟萃分析表明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很低(594例患者中有18例非颅内出血需要输血,1例颅内出血),但存在全身性溶栓禁忌症患者血栓内溶栓的出血风险仍不明确。
比较溶栓,手术取栓和导管为基础的干预措施初始治疗大面积PE的数据很少。目前指南限制外科栓子切除,只允许在溶栓失败或存在溶栓禁忌症时应用。虽然,将外科栓子切除术扩大到大面积PE的初始治疗越来越被重视,然而仍需要随机临床试验数据证实。
推荐的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全身性溶栓禁忌症的大面积PE初始治疗的对比数据匮乏。依赖于心胸外科和导管介入治疗。
7. 初始治疗无应答的急性PE
如果急性PE患者对初始抗凝治疗无应答,且循环不稳定和/或呼吸衰竭日益恶化,应考虑溶栓。次大面积PE的MAPPET~3研究中,肝素作为初始治疗的患者中23%延迟溶栓,与早期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相比死亡率并无差异。
虽然早期溶栓组织再灌注较好,治疗14天后症状得到改善。但未能改善溶栓后可能出现的持续性血栓和并发症(如肺梗塞,感染或存在慢性血凝块)。因此可能需要额外的影像学检查重新评估。存在持续性血凝块时,可以考虑重复溶栓或机械疗法。
初始溶栓治疗失败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相比接受取栓术7%的死亡率,重复溶栓治疗的死亡率为38%。肺梗塞治疗方法包括机械通气支持,抗感染治疗和给与正性肌力药物。若怀疑存在潜在慢性血栓栓塞,应考虑桥接肺血管扩张剂治疗和肺动脉内膜切除术。
肺血管扩张剂在单纯急性PE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评估。急性PE患者吸入一氧化氮可改善气体交换。有限的数据表明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可使患者获益,然而小型RCT未能证实静脉注射依索前列醇(前列环素)可使患者获益。动物模型和人类急性PE应用西地那非(万艾可)有效的报道也很少。
推荐的治疗方法:单独抗凝治疗患者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或呼吸衰竭日益恶化时应考虑溶栓治疗。如果溶栓治疗后无改善,应重新评估残留血凝块或PE并发症。急性肺栓塞持续阻塞时手术取栓优于重新溶栓。
8. 孕妇合并重症PE
已证实非大面积PE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是安全的,同时可有效预防PE复发,且该药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孕早期(妊娠前三个月)华法林可导致胎儿畸形,任何时期应用该药多与胎儿神经系统异常有关,英国产科指引建议妊娠时禁止使用该药。如果预产期前一个月发生PE,应插入可取出式下腔静脉滤器。
最近一篇综述报道189例孕妇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TE)接受溶栓治疗后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2.6%,无孕产妇死亡率。围产期溶栓相关性出血风险更大。也有报道通过机械破碎,低剂量导管溶栓和手术血栓切除,主要取决于局部情况。
推荐的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抗凝剂治疗是孕妇合并PE首先。孕期大面积PE应全身性溶栓,但如果出血风险较高(例如,围产期),推荐手术或机械疗法,这取决于局部情况。
9. 急性PE合并右心房血栓
急性PE患者右心房血栓发生率为4~8%。主要包括两种类型:A型早期死亡率较高,血栓长而薄,蠕虫状移动与临床重症PE相关。心输出量低,肺动脉压高和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使血凝块从外周静脉缓慢的转移至肺血管。B型由静止的非特异性血栓组成,60%的病例与PE无关,且早期死亡率低。
一小部分血栓是中间产物(C型),其特点包括可移动,非蠕虫状,有阻塞右心房或心室血流的潜在风险。CTPA确诊A型血栓非常有效,敏感性为100%,但无右心室扩张患者由于不完全对比灌注可能会存在假阳性。右心房血栓的最佳治疗方案仍不清楚。42例肝素、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患者的2周死亡率为20~25%。
系统性回顾分析发现177例患者中接受溶栓(11%)和抗凝(29%)治疗相比手术(24%)治疗死亡率较低。一组那沙普酶治疗的16例患者,24 h内右心房血栓均消失,30天存活率达到100%。少数患者血栓可能跨越PFO导致额外的全身性栓塞风险。
此类患者死亡率(14%)相似,但卒中患者抗凝(非手术取栓)治疗后死亡率较高。溶栓治疗患者虽然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但死亡率(36%)更高。因此,AHA指南推荐手术取栓作为本组的最佳治疗方法。
推荐的治疗方法:A型血栓建议溶栓治疗,而B型血栓予以单独抗凝治疗。血栓跨越PFO建议手术取栓,如果不可行,则推荐单独抗凝治疗,但重症PE需要考虑溶栓。C型血栓建议手术取栓,如果血栓非常大且与右心房或心室流出道梗阻相关应予取出。
10. 急性PE和IVC滤器植入
如果急性PE患者存在抗凝禁忌症或1月内需要暂停抗凝治疗时应植入可取出式IVC滤器。一项关于400例近端DVT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植入IVC滤器可减少后续PE的发生率,然而对死亡率没有影响。ACCP指南推荐接受抗凝治疗的PE患者取消IVC植入,虽然他们承认低血压患者的风险和获益还不明确。
回顾性分析国际协作PE注册数据发现IVC植入与大面积PE患者90天死亡率降低相关,虽然只有10%的患者植入IVC滤器和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一项关于DVT相关的PE患者可取出式IVC滤器植入(PREPIC-2)的大型RCT最近以摘要的形式呈现。发现IVC植入对PE复发、并发症或死亡率没有影响。
推荐的治疗方法:一般急性PE限制使用IVC滤器,只在少数存在抗凝禁忌症患者中使用。目前证据不支持次大面积PE和近端DVT患者常规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如果可能的话,使用可取出式滤器,且最好在推荐时间内取出。
11. 急性和慢性PE的区分
近端显著的慢性血栓栓塞患者误用那沙普酶的现象并不罕见。几个因素提示可能为慢性肺栓塞。症状持续时间长,静脉血栓栓塞史,存在肺动脉高压,无全身性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或狭窄(最好屏住呼吸期间听诊)引起的双侧杂音支持慢性肺栓塞。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改变包括V1导联R波占主导地位且无心动过速和超声心动图肺动脉收缩压>60mmHg(右心室不能快速出现更高的压力),表明右室后负荷长期增加。McConnell征(右室游离壁运动减弱而心尖部运动正常)和‘60/60'征(超声心动图显示肺血流加速时间低于60ms和三尖瓣压力梯度为30〜60mmHg)提示为急性PE。
急性和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可能出现RV~LV比例增加,但RV肥大和存在大支气管动脉均提示为慢性PE。肺动脉附壁血栓钙化与血管壁形成钝角,完全狭窄和部分狭窄,并有机化血栓‘网格'出现反向血流的血管再通迹象均提示为慢性PE。肺实质外周楔形梗塞都见于急性PE,然而马赛克样灌注与低衰减区肺动脉缩小提示为慢性PE。
推荐的治疗方法:慢性疾病史,收缩期肺动脉压显著升高,RV和支气管动脉肥厚,血栓钙化,网格状和马赛克样灌注应高度怀疑为慢性肺栓塞。
12. 早期出院
临床严重度评分系统可明确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的患者,这部分急性PE患者可能不需要住院治疗。PESI是应用最广泛有效的评分系统,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40%的患者适用。门诊治疗的PE患者开始口服抗凝剂时通常需要给予低分子肝素,然而Xa因子抑制剂使门诊治疗更为方便。
患者早期安全出院依赖于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快速成像,准确评估,适当支持治疗以及出院病人的随访。忧虑或持续疼痛时极低或低危患者仍可安排住院。初步评估认为不适合出院的患者,48小时后重新进行PESI评分后仍可能适合门诊抗凝。
推荐的治疗方法:患者PESI评分极低或低时可建议早日出院门诊抗凝,但需要强大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支持和密切随访。
13. 新型口服抗凝剂
利伐沙班是Xa因子直接抑制剂,是目前唯一在英国获得授权并批准上市的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主要用于治疗和二级预防DVT和PE。然而,其他的NOACs(达比加群: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以及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Xa因子直接抑制剂)也不劣于常规的抗凝治疗,治疗PE安全有效。
达比加群(RE~COVER)和依度沙班(HOKUSAI)研究中,所有患者初始接受肝素治疗分别为10天和7天。利伐沙班(EINSTEIN~PE)和阿哌沙班(AMPLIFY)的研究排除肝素治疗48h以上的患者,提出了无非口服抗凝剂时的治疗选择。
这些研究排除伴有进展期恶性肿瘤(LMWH仍然是治疗这些病人的标准方案)患者,怀孕或哺乳期妇女或有显著的肾功能障碍者。这类药物的优点是不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
推荐的治疗方法:未来,其他NOACs也可能获批,但目前利伐沙班可以考虑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PE患者。
14. 偶发或孤立亚段PE
胸部CT扫描证实无PE指征的PE达5%,且多数发生在恶性肿瘤情况下。恶性肿瘤偶发PE主要分布于肺叶或肺段,然而VTE的发生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偶发和有症状的PE患者并无显著不同。ACCP指南建议无症状的PE应视为有症状的PE治疗。
孤立亚段PE,在可疑PE或有PE表现时CTPAs证实率分别为1~5%和10%。这些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还不明确。105例孤立亚段的PE患者,影像学没有DVT证据,未接受抗凝治疗,3月后无复。
因此假如加压超声下肢静脉检查无血栓,孤立性PE抗凝治疗出血风险大于获益。然而,该观点受到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的挑战,该研究发现有症状的亚段与近端PE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复发率相似。
推荐的治疗方法:偶发和孤立的亚段PE一般应与有症状和非亚段PE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
五、结语
推荐的治疗方法基于审查现有证据和指南以及作者的临床经验。各种不同的临床情况往往使医生很难根据急性PE指南做出治疗选择。许多临床难点的证据并不充分,且可能受潜在的报告偏倚影响。患者的治疗需要​​评估其临床风险和获益,且需要考虑干预措施的局部可行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