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一个人走长征是什么感觉?
他常常自嘲为播种机、播火机,是遍撒火种的人。
2006年7月15日,胡大一与崔永元,以及其余24位《我的长征》队员登上驶向成都的火车,从成都转乘汽车奔赴四川中部——雅安市辖区的宝兴县,从当年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开始,重走红军长征的艰苦征程。
胡大一喜欢走长征,重走在长征路上,思考人生的方向和自己的长征。
遥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强攻腊子口……
却很难说,胡大一在健康中国的长征路上,攻克了多少堡垒。简单回望一下,留下了一路火种,细数一下,依稀记得:循证医学、推广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推广绿色通道、倡导肺栓塞的识别和救治、举办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戒烟、多学科共同管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双心医学、康复医学、健康从心做起……
健康中国从基层做起
绝大部分基层医生对“胡大一”这个名字都不陌生。
周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的专家门诊。
一个浓眉大眼的内蒙古小伙子进来,满脸都是疲惫,眼睛布满血丝。
他把一摞材料递给胡大一,原来是给母亲看病。母亲因为腿脚不便,没有来北京。小伙子讲述完母亲的病情,掏出手机,点开视频。胡大一凑过来,摘下眼镜。视频里,一个老太太弓着腰,低着头,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向前挪,视频里一个声音叫道:您抬个头。老太太慢慢把头抬起,冲着录像者“啊”了一声,脸上的皱纹像菊花一样绽放。
胡大一一边翻看病历和检查结果,一边给小伙子讲病,他的语速很慢。在听到他说“经过康复,老太太是能够恢复到从前样子”时,小伙子总算松了口气。他说:“家那边的医生让我找您,他们说的没错,您是最好的大夫。”
胡大一则对基层怀有深深的忧虑。
一项针对100名乡村医生的调查显示,90%的乡村医生靠看病行医维持生计。但由于医疗服务收入不济,一些乡村医生又不得不另谋兼职,或干脆另谋他职,导致乡镇卫生所人去楼空。
胡大一看到了基层医疗的困境,他把帮助基层解决困境当成了自己的责任。2012年,胡大一专门邀请了十余名基层医生来北京参加“长城会”,听他们诉说基层医疗的困境,为他们出谋划策。
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他的思路是:走下去,做“加减法”,就近就地筛查救治,降低医疗费用。针对基层开展医疗技术培训为当地留下不走医疗队。
胡大一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心血管病患者至少有2.3亿不能单靠几家三甲医院来解决。高新技术集中在大医院,小医院没有技术保障,没有培训机制,无法开展关键技术治疗,广大心血管病患者仍然看病难。只有提高基层医院的水平,才能解决由于学科发展的薄弱,导致医疗资源垄断的问题,使患者与公众都获益才有希望。
健康中国从医生做起
医学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医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长城会”是胡大一发起并成立的心血管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会议,但在“长城会”初期,也遭遇过“尴尬”。一个中国医生曾问参加完“长城会”的美国专家,在中国看到了什么?专家说到处是吸烟的人和废纸堆。
这成为胡大一的心伤。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而戒烟工作开展得好坏,医生的劝解和宣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医生自己也是“烟民”,如何说服患者戒烟?
然而在当时,很少有医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2004年开始,胡大一每到一个地方,每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都在会上“苦口婆心”地宣传戒烟,带领大家宣读《戒烟宣言》,并提出“被吸烟我不干”的响亮呼吁。
很难说这些努力激起了多大的波澜,但胡大一并不放弃。2011年,一家主打戒烟药的药企将销售战略从心内科医生转向呼吸科医生。有人说,戒烟药之所以在心内科卖不好,是因为心内科医生不予支持。胡大一的回应是:我从来不会以企业战略目标来决定我要做的事,我看到的是现在已有改观,而且我每年都在推戒烟典范,只要有推动就有转机。
2007年以前,“长城会”两个最冷门的分会场,除了戒烟,还有D2B项目(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服务模式)。
D2B,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到达医院门口到开始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时间。从患者家里到医院门口,再到导管室,时间越短,患者获益越多。这不仅与医术有关,更与团队、科室衔接有关,没人意识到这是医生的职责。
胡大一请来国外著名专家,在“长城会”上主讲D2B。当时参会人员有上万人,但到D2B分会场听课的只有十几人。可在此后每一届长城会,他还会邀请国外专家,强调 D2B 的重要性。
此时的医疗界,已经习惯了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医学技术,支架植入的数量成了经济指标。加速患者运送,是无法评估经济收益的,但可评估的不一定重要,无法评估的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2010年,胡大一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言呼吁规范使用介入、搭桥或药物,注意避免介入技术的过度不适当使用。这次讲话被媒体断章取义,报道他说“内科乱支架、外科乱搭桥”。随后,网络上充斥着对他的攻击言论。多方责难,胡大一并未出面澄清,只是一直坚持反对过度的趋利性、不顾适应证、不顾患者利益随意造影、介入的做法。
此后,胡大一干脆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医疗。“我国滥用支架现象严重”“中国一半支架都不靠谱”的媒体报道,将他卷入一个又一个“风波”。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胡大一始终坚信,面对心脏病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医生应该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植入支架了事。“滥用支架,看起来受伤的是患者,最终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医生,因为这样人们会失去对他们的信任。”
健康中国从我做起
如今年过花甲的胡大一仍然身体力行自己所宣扬的理念。
胡大一始终认为,作为医生,一定要以患者的利益、公众健康的利益为己任,才会觉得活得有价值,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有成就感。
很多年过去了,胡大一仍然难以忘怀他第一次开展健康大课堂科普讲座活动的情景。
1994年6月3日,胡大一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给老百姓讲疾病保健知识,当时100来人的小礼堂,最后竟然来了4000人。小礼堂坐满了,后来的人干脆就在广场上席地而坐。“我们也没法在小礼堂里讲了,就到公园广播室通过大喇叭开讲。广场上、树阴下、路两旁、长廊边的人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鸦雀无声。”
老百姓对于健康知识的渴求给了胡大一非常大的震撼,从此,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投入到健康教育中去。几年来,他笔耕不辍,陆续编写和出版了《登上健康快车》、《有氧代谢运动》、《从心做起》、《健康秘诀》等科普专著,同时在报纸网络上发表科普文章。“管住嘴、迈开腿、不吸烟、好心态”等健康语录被老百姓记住了。
如今的胡大一已经年过花甲,但他仍然身体力行自己所宣扬的理念:走路是最好的锻炼方式。有时,他从医院走回家,已经是凌晨2点,看看腰间别着的计步器,发现还差 2000 步,就围着自己床边来回走动,直到满1 万步为止。
这种“固执”可以追溯到他年轻的时候。那时他是一名住院医师,正在学英语,遇到外国专家来讲课,他主动申请给专家做翻译。翻译得很不好,被听课的人轰下台。但下一次,胡大一又冲了上去,“我要做翻译!”
30多年来,胡大一走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垂杨柳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他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有的人留在曾经的地方成为了骨干,有的人还在随他不断前进。
2012年12月27日,胡大一卸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的行囊,继而挑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重担,不畏艰难险阻,仍旧带头走在健康中国的长征路上。
线索推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点评
胡大一教授一直是我尊敬的师长。他不断引领学科和挑战自我,在心内科界,他的各种理念,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或振聋发聩。无论是提倡“三个回归”、高举“四面旗帜”,还是对滥放支架等业内病的直言不讳,都有点“精神领袖”的味道。如果说,推进心内科向预防、康复延伸是他打的纵向牌,与内分泌等多学科联手,直至与国际医药大家携手,便是他的横向牌。辗转在不同的战场,游走在现实与精神的空间,他用大写的一,不甘人后,努力前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 王杉(文章选自卓信医学网http://www.zhuoxinmed.com/)
(来源:医师报 转载请注明)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