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5 天前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 胡利华
来源:药品评价 2012年第9卷第08期
编者按: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借旺盛的精力,青年人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借巨大的潜力,青年人可以出类拔萃,令人刮目。但是最美的样子并不是最容易得来的,在成长的路上有酸辛、有劳累、也有困难、更有退缩。这就需要每一个青年把握青春的每一刻向着成功奋斗,做最好的自己,去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医院药学事业的继往开来同样离不开青年药师的聪明才智。本着激发青年人热情、凝聚青年人力量、汇集青年人智慧、发挥青年人才干的宗旨,本刊特开设“药苑新声”栏目,为青年药师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欢迎各位青年药师来稿分享你的工作感悟和思想火花。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刚工作时领导给我们几个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提的殷切希望“早日成为一名儿科临床药师”。从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我该怎么做一名临床药师呢”。
可我能做什么呢?编辑儿科药讯、抽查处方、收集上报不良反应,我一点一点的做着,一边积极寻找机会跟院内外的药学前辈、老师学习、请教,慢慢的我领悟到临床药学工作离不开临床,它的核心任务应该是药学服务,给临床、给患者提供药学的服务。“到临床上去”这是我思索后的第一个答案。在科领导的支持下,我开始进病房、跟着医生交班、查房、自己写药历。一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我发现我所做的工作非常浅,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目标还差很远,我沮丧极了。
“怎么办”我问自己。这时候,一位良师益友给了我指点:“药学服务工作可以服务于医生,也可以是服务于患者,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这工作是药学人应该做而目前还做的不太好的”。她提示我现在有很多药物使用方法复杂,患者是需要进行专门用药教育的,比如呼吸科常用的各种吸入装置。
她的指点给了极大的启示,“在门诊进行用药指导,先从哮喘药物开始”,我的想法一经提出马上得到了科领导的支持,同时哮喘专业医生也表示极大欢迎。于是我先跟随哮喘专业的向莉医生出门诊,对她的病人进行指导。我一边学习各种吸入装置的用法,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项;一边跟医生请教学习哮喘防治指南、哮喘相关的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测等相关知识,同时我准备了给患者分发的相关书面材料。我做好了准备,我觉得可以经受患儿、患儿家长的检验了;但是到直面患儿时,我还是遇到了我没想到的问题。患儿家长对我并不十分相信,常常是我的意见得到医生的再次肯定后,他们才会放心离开。当时我自我安慰这种现象是暂时的,我甚至乐观的想,过一段时间后,经过我指导的这些患儿家长会养成“用药问题找药师”的习惯。果然,慢慢的,有人拿着药主动过来跟我咨询了,在我跟某一个孩子交代怎么吸药的时候,旁边等候的家长也会拉着自己的孩子在一边认真听。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满意的拿着药回去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会真诚的跟我说“谢谢”。我开始体会到一种工作的自豪感。
这期间,我和那位给我指点的老师也同时进行了药学服务对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影响的调查。调查结果令我又喜又忧。喜的是,我现在所做的能大大提高哮喘孩子的用药依从性,增加他们对于哮喘疾病和治疗药物的了解;忧的是,竟然有这么多的哮喘孩子虽然每天使用着最好的治疗药物,但却没有正确使用。
有的孩子用了激素不知道要漱口、有的孩子漱口了却把漱口水吞了进去、还有的孩子用气雾剂时倒拿着储药罐。这一切,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儿童医院的每一个哮喘孩子都得到用药指导,都能正确的使用他们的药物。随后,我和科里其他一些药师进行了一次关于哮喘患儿用药指导的交流会。这样能有更多的孩子得到药学服务。同时我们还给哮喘专业的每一位医生发送了药物咨询小卡,这些小卡会通过他们送到哪些需要我们的孩子手中。
门诊哮喘用药的指导工作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也给了我 “怎样进行药学服务工作”一点启示,那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本着为患者服务的态度,立足于眼前,从点滴做起,在临床药学这条坑坑洼洼的艰苦之路我们就能坚定的走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