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红枸杞 于 2008-4-27 11:08 发表 宪兵式处方点评既是社会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途径
宪兵式处方点评可以对目前近似疯狂的视经济利益为先的少数医务人员起到遏制作用通过回顾性处方点评,对一些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病历的责任人给以严惩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因此说宪兵式处方点评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当然,药学人员可以经常做一些调查研究掌握本单位乃至本地区甚至全国的合理用药状况,适时进行处方点评,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和法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学科,医院药学的发展离不开药学人员主动思考,学有所长.除了结合形势进行处方点评宣传合理用药,还要专心于自身的发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后要不断总结,深入思考,通过大量的或者典型的资料总结,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真正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去认识、去研究,这样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工作都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所以,处方点评对于临床药学人员来说,不应该为点评而点评,要在点评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这才能对临床药学的学科发展有所积累,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 http://www.clinphar.cn/viewthread.php?tid=6945&pid=29420&page=1&extra=#pid29420
一、用药必须安全,用药风险管理原则: 1强调事前管理——合理用药培训教育、处方审查...。 2数量化依据以衡量用药风险程度——回顾性调查。3预设最坏的情境——用药风险应急管理。4弹性化调整用药风险——协商参与用药。5用药风险模拟评估——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问题多,说明医院药师、医生没认真贯彻落实和执行好有关制度,或水平或工作质量差,事前管理是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用药的具体体现。
药师必须高度重视处方前置审查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保证处方审查的工作质量,管理由事中走向事前,审查处方同样能够事前发现问题,起到封堵源头事前管理的有效作用。
应切实把事前与事后、动态与静态、直接与间接处方审查分析有机统一起来。
二、处方点评是一门软科学:
处方点评是以处方为对象,采用一定的方法,并通过一定的途径来研究处方用药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软学科就是社会药学或药事管理学,它所研究的范围包括处方用药现象的各个方面,从宏观的经济系统、处方制度,到各个具体层面机构及管理者、药师、医生的行为关系等。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药学或药事管理学其实也可以说是人与人的关系学,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人与药品的关系,这些都是无法用科学的手段来解释的。难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坏,是用仪器检测的么,是用实验方法来证明的么,答案是否定的。世人常说,人与人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爱和恨什么时候是用科学测量和检定的呢?众所周知,科学验证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能够重复,而且能不断重复;2.可以检测,用仪器来检测 3.具有可操作性。而处方点评显然不具备这三项条件。已经使用的药品在处方点评也不能用科学的仪器去检测,病人之间的个体化用药不具备可重复性,因此,处方点评的对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科学是实验的科学,而处方点评是无从实验的,没有人也没有那一个药师能对点评的处方用药进行实验。
处方点评无论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与科学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没有任何一台科学仪器能对处方点评的内容进行检测。科学的表述方式是以公式、公理 定理的形式,而处方点评是错综复杂的,其规律既不是公式,更不是公理、定理。
处方点评冠以科学,不过是想搭上科学这班飞速行驰的列车,借以抬高社会药学或药事管理学的档次。科学成为了真理,先进,文明的化身。也正是因为这一错误的思想,导致了科学对各学科领域的恶意入侵,肆意篡改,使科学无限做大,成为一切知识的代称。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科学本身并不具备生存价值观,它无所谓是非判断,让它去统领众学科,其后果就是让社会走向迷茫。
[ 本帖最后由 反冲力 于 2008-4-27 12: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