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药学之友”,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及关注: https://mp.weixin.qq.com/s/Uk8QFSDB3wGeuuEU9tRKhA
前辈您好!我是一名工龄3年的临床药师。前两周在高铁上刷到了公众号那篇“临床药学是围城”的文章,后续又看了不少往期的推送和评论区,发现有很多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同行和药学在读学生,其中不乏对临药有情怀的人。
网上对临药更多是负面吐槽(当然现实中也是,汗…..),评论里有不少被劝退的,也有还在坚定理想的。感触颇多,也想投稿聊一聊临床药学,以供参考。
除去大环境,影响药剂科岗位评价的因素包括医院小环境(管理、科室氛围、领导风格)、个人的性格、兴趣以及知识基础等,大家情况各不相同,我仅代表我自己。
发这样一篇稿子让很多人看到,对本资深i人来说是件挺别扭的事情,纠结了挺久才决定投稿,共同关注好友还挺多,认出来的朋友就假装不知道吧,哈哈哈。
主要内容包括:
985药学本科+临药硕士。考研时坚定选择了临床药学,读研时有临床见习经历,虽然走马观花也没真正学懂多少东西,但知道临药的工作模式,跟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都交流过,深受感染。当然也能感受到临床药师在医院有些尴尬,但毕业找工作时仍坚定想成为一名临床药师,算是有临药情怀的人吧。21年毕业,当时还没这么内卷,运气不错,入职新一线城市三甲医院临床药师岗。这几年每到毕业季都会有师弟师妹来咨询医院工作的相关问题,怕误导别人,除了自己的工作学习经历,还去问了一大圈外院同行,尽量客观全面告知大环境现状、临床药学在医院的困境等。由于临药岗院际差异巨大,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了解目标医院的情况。今年有个同学问我当了几年临床药师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老实说,工作强度真的不低,加班很常见,有时候跟同事或外院同行吐槽起工作来简直滔滔不绝,但要说整体感受,我还是喜欢这份工作,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药学是个大围城,但进来后,临药于我而言不是围城,目前没想过出去。没有完美的工作,作为打工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对工作保持一定的喜欢和兴趣,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了。二、我在工作中感受好的点
1. 首先是大家都很认同的一点,不用上夜班。如果需要经常上夜班,我想想都很痛苦……
2. 临药的工作大都不会那么急迫,不像药师在窗口面对患者那样必须立马理清楚并妥善处理,也很少像医生在门诊或病房面对患者必须很快给出一个答复(开展药学门诊后是需要的)。
我是一个反应慢且非常求稳的人,遇到问题力求考虑全面后再作决定,所以临药的工作很适合我。
3. 临床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也就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对于我这种毫无背景的小透明来说,在这里可以靠自己的能力有一席之地,不会随便被替代,可以相对安心踏实地做自己的工作。
4. 尽管很多工作无法转化为经济收入,但收入水平总体可以接受。临药这岗位,在北京这种城市的岗位收入也不会高出特别多,我的性价比算可以了。
5. 最重要的一点,我喜欢临床工作且很好地实现了。
这点首先要感谢单位前辈们在临药深耕多年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临床接纳度尚可,新人起始容易很多,另外领导和前辈们比较nice,给了很多指导建议。
我有一定基础,初入临床的“阵痛期”很短,三年摸爬滚打下来,我在病房跟医生协作越发顺畅,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越发熟练,没有了刚开始的紧张和迷茫,勉强能独当一面了。
除了经济回报,也切实收获了那种“用专业知识为医护和患者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收到过医生和领导的肯定,还有患者家属的感谢(尽管他们经常搞不清楚我是药师,总是称呼为“医生”或者“老师”)。
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常说的那句话: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些正反馈激励我继续往前走。
三、我在工作中感受不好的点
1. 诚如之前那位吐槽“临药是围城”的同行所说,临床药师的工作非常非常繁杂琐碎,且这个现象非常普遍。
跟临床和药学相关的包括查房、写查房记录/药历、审核医嘱、点评处方、处理会诊、临床的咨询、评估临购药/超说明书用药/自带药/新药、科室内部培训、各种人员的带教、专业比赛、科研等等;
有的医院临床药师还要值调剂岗,专业之外比如帮人做PPT,一些鸡肋的报告总结啥的。
据本院和外院的前辈们说,这几年临药的工作量直线上升,临药人就这么多,如果这样无限往上堆各种指标和任务大家都很累,质量也下降,有些工作我认为是重复且没必要的,因此优化管理很有必要。
我还有一部分工作是帮医生进行线上用药教育和患者随访,也很琐碎,但这部分工作带来的成长也大。
总之,每一件事占的时间不算多,但几乎随时都是多线程并进的状态,我不擅长这种状态,偶尔觉得自己很割裂。加班侵占了很多个人时间,与之伴随的是很多工作不能量化并变成经济回报。
2.临药不好做科研,尤其是全靠自力更生的情况下。上述工作刚开始最让我头疼的是科研,本就兴趣不大缺乏动力,琐事也无比多,总是被不停打断,我很容易不了了之。
但又不能直接放弃,因为科研才是评职称的硬指标,且若想把临床工作更进一步也需要职称的加持。
后来想通了,既然能力不足以临床科研齐头并进,那就做取舍慢慢来,职业生涯还长着呢,临床工作做好了会产生很多科研思路,代价自然是升职称更慢。
很多大医院对临床药师的科研有KPI,想躺都躺不了。临床科研两不误形成良性循环的优秀前辈我也见过不少,很是佩服,个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大都有很好的平台。
此处要说一个误区了,实验类方向的同学们切记,大医院临药不是逃避科研的地方。
我认识不少药理药剂药分药化的同学,读研期间科研做烦了,以为进医院工作能逃避科研,结果苦不堪言!
四、 关于大家吐槽最多的点,我的经历和想法(这部分尤其主观)1. 关于药师地位差,医护不待见。
药师地位差是医院药学圈子里的共识,但我没有当成单纯的缺点写在前面那部分,第一点感受是,虽然自己作为药师地位不高,但也没有多么差。
前面说到前辈打下的基础帮了我很多,但快速融入临床团队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我认可自己的努力。
直接的变化就是,我去这个科室以后,科室年度药学会诊量比之前多了几十倍,科室疑难病例讨论、义诊活动也经常邀我参加。
科研或许都能走走捷径,但临床工作就像在窗口发药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专业功底自然是第一位,任何领域,帮不上忙的合作伙伴都不会太受待见。
如果我们在药学领域不能走在医生的前面,甚至远远落后于医生,那我们在医生那里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
实习工作培训加起来我待过4家大三甲医院,感受是,只要能用专业知识帮助医生护士解决棘手的临床问题,他们是很欢迎临床药师的,还遇到过很厉害的大主任在病房对下面的医生说“多跟药师交流学习”。
在此基础上临床药师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给出有方向性的建议,老生常谈、模棱两可很难获得认可。
最后,心态和沟通技巧很重要。
刚开始菜很正常,心理负担不要太大,只要自己不尴尬,医护哪有时间关心药师干得好不好,等实力够强的时候,也没人在意以前啥样。
我发现有的同行会下意识把自己放在医生的对立面,觉得药师提问题就是找茬,甚至觉得药师解决临床问题会抢走医生的功劳和成就感。
药师自己都如此认为,那医生更难把药师当并肩作战的伙伴。
随着协作越来越多,他们会习惯有临床药师参与,到这个阶段,偶尔遇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可以坦然说“我暂时不确定,回去查一下资料再跟您讨论”,医护其实不介意的。
第二点是,我的能力撑不起更高的地位,医生地位高但我不想要。比如现在真给我处方权,我敢开处方吗?
答案是不敢,知道得越多越是明白处处有风险。必须承认医院可以没有临药,但不能没有医生和护士,且医护的夜班也让我望而却步。
既然没有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地位差一点也合理。
第三点,不管其他人怎么看,我认可自己的工作和价值。
用这个体系里“科研至上”的评价标准来看我是比较差劲的药师,但我解决的那些用药问题,甚至给患者家属的言语安慰,我都觉得有意义。
这一点,我在评论里看到有说“药学任何岗位都有自己的价值”之类的,我非常认同!
2. 做好临床药师工作挑战多,责任和压力更大。
如果想成为一名临床技能优秀的临床药师,保持学习是必须的。我对临床问题有好奇心,因此是压力也是动力。
除了药学知识,还需要有临床知识储备,有一定的临床思维,才能够处理临床问题,个人认为这是临床药师跟其他药师最大的区别,也是很多新手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推荐大家多听面向医生的课程、病例讨论和学术会议,除了院内的,网上资源很多,另外多跟优秀的前辈交流经验,了解医生的思路,临床上更好开展工作。
很多医生不信任临床药师,往往是觉得药师只会看说明书,不懂他们的临床思路,只会提出问题而不懂解决问题。
关于责任,窗口的老师需要在处方上签字,这是这个岗位的责任,在药学会诊意见上签字,这是临床药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刚开始压力是很大,但刚开始上窗口发药的压力也大,不断训练增强技能,也会慢慢适应的。
最后,学好药学和临床知识不光可以用在工作上,也能用来照顾自己和家人,我觉得不亏。
确实如此,跟医生合作越紧密越容易出现。我也经历很多次,好多次查资料到半夜,有几次十一二点了还在微信上跟医生讨论。深入临床后这种情况很难避免。目前我还能接受,既复杂又紧急的问题毕竟没那么多。除了自己调整处理方式,这个跟医院的制度也有关系,我们医院临床药师主要负责自己那个科室工作,没有药师的科室由当周轮值药师负责。有些医院设置了住院总药师,那是真的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找,且不能拒绝,压力是真的大。好处是,有利于跟医生建立科研合作。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差别较大,待遇太差确实非常打击积极性,长时间“为爱发电”很难,因此很多临床药师最后转岗到其他部门了。大环境短时间很难改变,但国家越来越重视药学服务,也出台了药学服务收费标准,总归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药学会诊、药学门诊这些是收费较高的项目,但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支撑,做不了这些工作也就挣不到这些钱。其他琐碎工作变成收费项目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指望不上,个人能做的也就是把职称评上去。5. 越来越卷,进大三甲的难度越来越大,内部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是真的,不管临药现在发展何如,大医院临药的招人要求反正是水涨船高,硕士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博士还是好进,但进去基本都要求搞科研,临床可以做得很差,但是科研必须有产出。头部三甲医院纯临床岗位人员开始饱和,小一点的医院临药缺人,但临药基础较差工作开展难度也大。也可以换个角度想,大三甲的临药曾经也是如此发展起来的,总会有人做第一个,如果自己能杀出一条路,那你就是临药的先驱。有些地区的小医院待遇不差,性价比高,比如重庆。因此,目前还没入临药坑的小伙伴需要慎重,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不能接受是什么。学生党小伙伴记得好好做科研发文章,能考的证先考了再说,另外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做几手准备,现在各行各业都很卷。1. 刚进临药的新手,如果被分派了专业相关比赛,没有其他特殊原因最好不要拒绝,每年大大小小的比赛非常多,领导既然能让一个新手来做,也不是抱着拿第一的心态去的,成绩好是意外之喜,成绩差点影响也不大。准备期间可以名正言顺地去请教别人,过程中也能跟外院同行多交流,好好做会飞速成长,不必过于在意成绩。总会有第一次,等过个几年再派去比赛发现还是不行,更容易被怀疑能力问题。2. 跟很多临床零基础的老师交流后,感觉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我的建议是,初入临床,若是被资深的医生和护士老师无视,那就多跟年轻医生交流,他们经验也不多,尤其是轮转的住院医,很多专科用药并不熟悉,就能从简单的用药咨询开始。
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多跟资深的临药前辈交流,哪怕自己没有能力处理会诊,也可以把自己当成会诊药师尝试拟意见,再跟前辈的对比分析。
自己给意见跟作为旁观者学习绝对是完全不一样的成长。
融入临床团队往往需要契机,有时候就是一个疑难问题,药师的知识储备刚好弥补了医生的知识空缺,医生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变“原来药学的角度是这样,跟我们不一样,但有道理且很有帮助”。
在此之前,好好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抓住这种契机(听上去有点毒鸡汤,但过来人的经验真是这样)。
啰嗦了一堆,希望对一部分小伙伴有用,不过预感更多会是反驳和吐槽。再次强调,我觉得好是“不错的小环境+性格适合+兴趣所向+有一定基础”的综合作用,且我比较想得开,对大家吐槽的点接受良好,也不喜欢跟其他人比较。
我认识的临床药师里,有人临床科研科普一起卷,有人不想花时间在临床想好好做科研,有人临床零基础但对临药感兴趣,培训完回去发展很快,有人培训完回去继续在调剂部门,还有人工作上完全躺平,花更多时间享受生活……
还是那句话,没有完美的工作,普通打工人“既要又要还要”不现实,更何况药学这种大坑,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就对了。
最后想跟那些同样热爱临床、喜欢临药的同行们共勉。最近状态不佳,也是借这个机会梳理一下,重振旗鼓!祝所有药学同行工作顺利,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