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学部吴雪梅主任药师 荣获“药学实践专注极致奖” 近日,由临床药师网组织和发起的 “临药网杯”药学实践专注极致奖和药学实践精进奖评选活动结果“出炉”,我院药学部吴雪梅主任药师荣获2022年“药学实践专注极致奖”。 这是继2019年药学部张进华主任药师获得首届“药学实践专注极致奖”、2020年药学部杨木英副主任药师获得首届“药学实践精进奖”后,我院药学部药师再次获得该系列奖项。 临床药师网建立于2007年3月,是国内临床药师分享药学知识,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合理用药,结识新朋友的非盈利性、公益性专业网络交流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临床药师免费学习交流平台,网站及配套微信公众号目前注册及关注人数近百万人,其举办的活动受到广大药师的关注,在全国药学从业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为扩大临床药师的社会影响力,肯定医院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做出的贡献,提升临床药师的行业认可度,临床药师网组织了“临药网杯”评选活动。该活动参选要求高,评选条件严格,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两个奖项进行。“药学实践专注极致奖”的评选重点考查了候选人的亚专业方向,是否专注、是否做到极致,是否在同行、网络上具有足够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及个人专著成果等。 吴雪梅(获奖方向: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任药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6-2020年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药学院从事定量药理学研究。现任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药物警戒评价分会委员,福建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药师学会老年药学专委会常务委员,福建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分会委员。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特邀审稿人。 主持完成中国药学会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部级课题、国内外合作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SCI 10余篇);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福建省医学科技奖2项;作为副主编或编者参编书籍和教材11部(英文1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定量药理学、临床药学等领域。获美国法布罗大学主办的群体药动学培训证书和英国Certara公司主办的生理药动学培训证书。 在应用群体药动学和生理药动学构建个体化模型方面,进行了包括白消安、凝血八因子、伏立康唑、万古霉素、艾沙康唑、曲前列地尔、西肽普兰、咪达唑仑、多粘菌素等在内的多项研究,内容涉及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突变基因携带者、儿童、罕见病患者、造血干细胞和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等特殊群体的个体化给药。探索应用探针药物评估代谢酶和转运体差异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及利用特定生物基质代替血浆样品进行TDM的可行性。针对特定药物设计了可用于临床实践的用药决策工具或软件,为临床开展精准给药提供了依据。 近两年来在临床教学带教、学术会议、科普讲座、MDT团队交流等活动中进行模型引导的个体化给药讲座百余场,为模型引导的精准给药理念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院药学部在刘茂柏主任带领下,近年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先后送骨干药师、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研修,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其中吴雪梅主任药师、张进华主任药师、丘宏强副主任药师先后去美国学习,在定量药理学、抗凝药物管理、细菌耐药学研究方面均有一定的造诣,为开展个体化用药提供了人才储备,人才队伍业已形成省内领先的规模,并已经开始辐射到下级药师,带动学术梯队的发展。 药学部临床药学实验室于2004年开始面向临床开展血药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药学部逐步扩大了监测药品范围,目前血药浓度监测的项目数和标本量均在省内名列前茅。实验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质谱仪、西门子血药浓度监测仪等,不仅可以满足日常临床样本的检测需要,还可以结合临床开展药物转化研究,深入研究药物在患者群体中的药动学变化,为临床个体化研究提供依据。 药学部已经构建了个体化用药研究平台,涵盖国际先进的个体化用药和药动学研究软件,包括Pheonix、NONMEM、Simcyp、JPKD等,并借助Pirana、R studio、PsN等构建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开展药动学、群体药动学、生理药动学研究。借助JPKD软件平台,利用群体药动学模型+贝叶斯反馈原理,可以设计精准给药方案。SimCyp是世界领先的生理药动学研究软件,目前省内仅有我院具有该软件的使用权,其他省内医院、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尚无能力开展类似研究。 药学部申请的个体化用药相关科研课题也获得多项省厅级基金资助,2018年至今总经费达125万,2018年以来共发表了SCI论文18名,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更重要的是,在个体化用药科研上,依托我院大量血药浓度监测项目和人今后开展的药物Ⅰ期临床试验以及现有其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我们可以深入利用这些宝贵数据,做好群体药动学科研、促进多学科合作以及服务临床个体化用药需求。
编辑:蔡宜朋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福建协和医院药学部」,搜索「fjxhyxb」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