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昨天 13:37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临床上不仅“氟桂利嗪”会引起药源性震颤麻痹,理论上讲,凡是可以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或导致多巴胺耗竭的药物均可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其机制为:这些药物直接或间接抑制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使抑制性递质多巴胺释放减少,造成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相对增多,出现乙酰胆碱兴奋症状。患者表现为肢体震颤、运动障碍、静坐不能、甚至伴有精神抑郁、焦虑等症状。
近年来,由于新药的开发与应用逐年增多,药物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综合文献报道,总结可能导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如下:
(1)多巴受体拮抗剂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代表药物奋乃静、氟奋乃静,其结构含哌嗪基和含氟元素(三氟丙嗪、三氟拉嗪),容易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约占用药人数的60%;含硫元素,如氯丙嗪、甲硫达嗪,短期小剂量诱发锥体外系反应的作用相对较弱,但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噻吨类药物
代表药物氟哌噻吨(黛力新),其基本结构与吩噻嗪类相似,其中三氟噻吨诱发帕金森综合征较多见。
▎丁酰苯类药物
代表药物氟哌啶醇,含氟及含哌嗪基的氟哌啶醇、三氟哌多较易引起帕金森综合征,但较吩噻嗪类药物轻。
▎苯甲酰胺衍生物
代表药物舒必利、硫必利、氨磺必利等,该类药物临床作为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抑郁和行为异常)及肌张力障碍的常用药,应用较广,因此引起帕金森综合征也较多。
(2)胃肠促动力药物
代表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西沙必利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断药,具有中枢作用,对延髓第四脑室底部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有阻滞作用,因而具有镇吐作用,长期大量应用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3)H2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西咪替丁亦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断药可抑制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中某些微粒体酶,而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含量减少,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4)降压药
▎利血平
利血平(目前临床上很少单独使用),其药理作用使交感神经末梢囊泡内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耗竭,因此长期应用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和抑郁症。复方制剂北京降压零号中含有利血平,若选择此类药物作为长期降压药,有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风险。
▎甲基多巴
甲基多巴,其代谢产物作为假性递质争占多巴胺的受体,降低多巴胺的浓度,导致帕金森综合征。
(5)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非选择性阻滞剂
钙通道非选择性阻滞剂:代表药物氟桂利嗪、桂益嗪,扩张对血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改善缺大脑缺血血症状,不影响心率及血压,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眩晕症等,临床常用。该药同时对内源性多巴胺具有阻滞作用,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后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是我国基层患者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日本报道氟桂利嗪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0%,有卒中史者为50%(卒中患者尤为慎用)。
▎钙通道选择性阻滞剂
钙通道选择性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并具有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报道也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更易诱发,机理同上。
(6)抗抑郁药
▎三环类或四环类抗抑郁药
三环类或四环类抗抑郁药,代表药物多塞平,阿米替林等,除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系统外,同时作用于多巴胺系统,因此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SSIR类抗抑郁药
SSIR类抗抑郁药,代表药物,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近年来有报告增加趋势,尤为对有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患者合用可能加重症状,抗抑郁或焦虑药能增强中枢5-羟色胺活动,抑制多巴胺功能引起药源性震颤麻痹。
(7)抗亨廷顿舞蹈症药物
抗亨廷顿舞蹈症药物丁苯那嗪可耗竭多巴胺类物质,有可能对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有阻断作用而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8)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引起静止性震颤和强直,可能与基底节纹状体损伤有关。
(9)抗组胺药物。
以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为主,代表药物异丙嗪(非那根),氯雷他定等,均有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报告,应避免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此类药物为吩噻嗪衍生物,是其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可能原因。
(10)抗生素及抗肿瘤药
两性霉素B、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及氟尿嘧啶静注后,少数患者出现帕金森综合征。
(11)其他
哌替啶、利培酮、曲美他嗪、碳酸锂、丙戊酸、苯妥英钠也有报道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