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2-9-21 16:55 |
---|
|
回复 29# xxh1975
2005年湖南省药学副高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10分。)
1. 确定化合物分子中是否存在卤族元素,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 IR 光谱 B . 1HNMR C . MS 谱
D . 13CNMR E . HPLC
2. 下列不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的为( )
A.乳剂 B.溶胶剂 C.混悬剂
D.疏水胶体溶液 E.胶浆剂
3.下列给药系统代号中药物释放/传递系统是( )
A.CRS B.TTS C.TDDS D.TCES E.DDS
4. 胃内滞留片中,为提高制剂的滞留能力通常需加入下列哪种成分?( )
A.HPMC B.MC C.十六烷醇
D.丙烯酸树脂 E.十二烷基硫酸钠
5.荷负电的药物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当介质中离子强度减小时,水解速度( )
A.增大 B.不规则变化 C.减小
D.几乎无影响 E.不变
6.下列粉体流动性改善方法中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减少含湿量 B.适当添加细粉
C.适当减小粒子径 D.适当减小休止角
E.适当减小内摩擦系数
7. 片剂中既可以作为粘合剂又可作为润滑剂的是( )
A.PVP B.PEG C.PVA D.MCC E.HPMC
8.药物的Emax取决于药物的( )
A.亲和力 B.效应强度 C.内在活性
D.阈浓度 E.治疗窗
9.苯妥英钠无下列哪项适应征( )
A.癫痫大发作 B.癫痫小发作 C.三叉神经痛
D.室性心律失常 E.舌咽神经痛
10.环丙沙星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的( )
A.DNA回旋酶 B.RNA多聚酶 C.转肽酶
D.β-内酰胺酶 E.二氢叶酸还原酶
11.能防止和逆转心室肥厚的药物是( )
A.地高辛 B.依那普利 C.氯噻嗪
D.普萘洛尔 E.异布帕明
12.治疗心房纤颤选用( )
A.利多卡因 B.苯妥英钠 C.美西律
D.奎尼丁 E.阿托品
13.无肾毒性的抗菌药是( )
A.庆大霉素 B.多粘菌素 C.万古霉素
D.磺胺嘧啶 E.头孢匹罗
14、中国药典中,如原料药的含量未规定上限,指( )。
A. 不超过100.0% B. 不超过101.0%
C. 不超过102.0% D. 没有上限 E. 没有下限
15、目前药物的鉴别实验中,( )法是色谱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A. HPLC B. GC C. TLC D. UV E. IR
16、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用于分离( )。
A.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样品
C. 异构体 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E. 分子量相近的样品
17、在气液色谱中,( )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
A. 载气流速 B. 增加柱温 C. 改换固定液
D. 增加固定液用量 E. 更换检测器
18、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限量,对照管中加入标准砷溶液为( )。
A. 1ml B. 2ml C. 依限量大小决定
D. 依样品取量及限量计算决定 E. 以上都不对
19、为迅速达到血浆峰值,可采取下列哪一个措施( )
A. 每次用药量加倍 B. 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C. 每次用药量减半
D. 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E. 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间给予原剂量
20、Wanger-Nelson法(简称W-N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法,它主要是用来计算下列哪一个模型( )
A. 吸收速度常数Ka B. 达峰时间 C. 达峰浓度
D. 分布容积 E. 总清除率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5分。)
1、心源性哮喘可应用( )
A. 强心苷 B. 肾上腺素 C. 氨茶碱
D. 吗啡 E. 异丙肾上腺素
2、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是( )
A. 按体内药量的恒定比列消除 B. 为绝大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C. 半衰期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除药量随时间递减
E. 消除速度与初始血药浓度无关
3、对伤寒杆菌有效的药物是( )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氨苄西林
D. 氧氟沙星 E. SMZ-TMP
4、阻滞ATP敏感性钾通道的药物是( )
A. 格列本脲 B. 尼可地尔 C. 瑞格列奈
D. 阿卡波糖 E. 罗格列酮
5、对结核杆菌有效的药物是( )
A. 链霉素 B. 利福平 C. 卡那霉素
D. 氧氟沙星 E. 乙酰水杨酸
6、药物体内过程包括( )
A. 吸收 B. 分布 C. 代谢 D. 排泄 E. 以上都不对
7、可用比旋光度进行鉴别和纯度检度的是( )
A. 硫酸阿托品 B. 甲酚那酸 C. 硫酸金霉素
D. 维生素C E. 盐酸普鲁卡因
8、药品影响因素试验包括( )
A. 加速试验 B. 高温试验 C. 强光照射试验
D. 高湿试验 E. 长期试验
9、关于乳剂的稳定性下列哪些叙述正确的是( )
A. 乳剂分层是由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存在密度差,属于可逆过程
B. 絮凝是乳剂粒子呈现一定程度的合并,是破裂的前奏
C. 外加物质使乳化剂性质发生改变或加入相反性质乳化剂可引起乳剂转相
D. 乳剂的稳定性与相比例、乳化剂及界面膜强度密切相关
E. 乳剂的合并是分散相液滴可逆的凝聚现象
10 以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有( )
A制成溶解度小的酯和盐
B控制粒子大小
C溶剂化
D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E将药物包藏于亲水胶体物质中
三、是非题(在各题干后的括号内你认为正确的打”√ ” ,错的打“× ” 每小题0.5分,共10分)
1. 巴比妥类药物在不同pH值溶液中紫外吸收光谱发生特征性变化,可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
2. 具有芳伯氨基和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一般都需加盐酸,其作用是为了终点显示更明显。( )
3.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时,其酯结构在滴定时易水解,故不采用水为溶剂,而用乙醇溶解样品进行滴定。( )
4. 碘量法测定青霉素含量时,碘与青霉噻唑酸的反应是在强酸中进行。( )
5. 维生素B1具有噻唑环,可发生硫色素反应,该性质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
6.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KBr的作用是生成NOBr,加速反应。( )
7. 关于药物剂型的描述,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速度,可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但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
8. 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可用于配制注射剂;而灭菌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 )
9. 等渗属于物理化学概念,等张属于生物学概念,等渗溶液不一定等张,等张溶液一定等渗。( )
10. Nanoemulsion又称为胶团乳(Micellar emulsion),其粒径在0.01~0.10μm范围内,常作为胃肠外给药的载体。( )
11. 表面活性剂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Krafft点分别为70℃和8℃,显然前者在室温的表面活性不够理想。( )
12. 片剂湿法制粒机理中有液体架桥和固体架桥作用,其中固体架桥的产生的结合力主要影响粒子的成长过程及颗粒的粒度分布等。( )
13.微粒的表面性质及粒径决定了其在体内吸附那种调理素成分及吸附的程度,以这种形式制成的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
14.伴有哮喘的高血压患者宜用钙拮抗药而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 )
15.药物的副反应通常在剂量过大时出现。( )
16.铁制剂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17.硝苯地平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与心律失常。( )
18.环孢素适用于各种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
19.乙胺嘧啶、甲氨喋啶及TMP均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
20.吡喹酮可用于急性、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
四、填空题(在下划线的空格部分写上适合的词组或正确的名词,每空0.5分,共5分)
1. 剂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 和稳定性等方面。
2. 肝素所致严重出血可用 对抗;双香豆素所致出血可用
对抗。
3. 常用的三类抗心绞痛药物是指硝酸酯类、 和 。
4. 热原的组成成分为 、磷酯和 。
5. 验证杂质限度检查方法,应对 、检测限和 有所要求。
五、问答题(35分)
1. 简述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原理。(10分)
2. 试述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10分)
3. 试述阿托品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主要临床用途。(15分)
六、专业必答题(35分)
药品检验专业必答题
1. 药品含量测定常用法定方法有那些并简要概括其特点? 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时,选择含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5分)
2. 某有机碱药物,现欲建立其在血浆中浓度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UV法,内标法定量),请简要设计样品前处理的一般步骤(液液萃取),讨论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0分)
3. 氯贝丁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精密称取本品2.0534g,置锥形瓶,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10mL与酚酞指示液数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F:1.0087)至溶液显粉红色,共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6.73mL。在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20mL,加热回流1小时至油珠完全消失,冷却至室温,用新沸过的冷水洗涤冷凝管,洗液并入锥形瓶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F:0.9869)滴定至无色,共消耗盐酸滴定液5.44mL。同时做空白校正,消耗盐酸滴定液21.92mL。已知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121.4mg的氯贝丁酯。计算氯贝丁酯的百分含量。
药剂专业必答题
1. 头孢菌素类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类药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试写出头孢菌素类母核中活性中心结构片断(4分)。
②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为几代?其划分依据是什么?(4分)
③ 简述各代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并各举一个临床使用的代表药物(12分)。
2. 简述高通量药物筛选在新药研究开发中的作用地位(5分)。
3. 试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角度考虑如何增加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10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