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藥劑師學會會長郭潮輝。
在工作繁重的日子裡,遇上少許的傷風感冒,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到藥房購買成藥服用,一來是為求方便,無須在醫院、診所裡花上冗長的時間來輪候就醫,同時在無須支付診金的情況下,所花的費用也相對廉宜;在藥房裡,藥劑師會應客人的要求開出藥品,並負責向客人解釋相關的藥品屬性,也會從自身專業的藥理知識出發,建議客人如何用藥,如果藥劑師初步認為客人的病況無法靠非處方藥物根治,則會建議客人向醫生求診,因此從某程度上來說,藥房裡披著白袍的藥劑師可謂守護市民日常健康的第一前線。
澳門藥劑師學會會長郭潮輝表示,通常外國的診所裡都會配有專屬的藥劑師,以處理所有與藥品有關的事宜,但由於本澳大部份的診所都是小本經營,較難自行聘用藥劑師,因此一直都是採「診所看診,藥房買藥」的規式,因此相應地本澳的法律規定,藥房必須要有註冊的藥劑師掛牌進駐才能開業經營。另一方面,過去十多年,本澳的旅遊業蓬勃發展,開設在旅遊區、以遊客為主要客源的藥房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對於藥房市場環境的改變,郭潮輝認為當中可能潛藏著負面的影響。
由於藥房的數目有所增加,於是連帶市場對藥劑師的需求也水漲船高,甚至一度被認為出現「渴市」的情況,促使更多高中畢業生選擇修讀藥劑專業,將來投身藥劑師的行業,但這一切都必須以本澳旅遊業持續向好為基礎,一旦訪澳旅客減少、藥房擴張速度減緩的時候,市場便可能無法容納所有的從業人員,例如近年就曾經一度因為藥劑師及藥劑助理人數過多,而出現整個行業一同減薪的情況。
澳門理工學院目前也有開設藥劑學相關課程。
郭潮輝還強調,在早年旅遊區的藥房剛開始快速增加的時候,由於從業人員短缺,變相拉高了藥劑師整體的薪酬水平,因此對於一些字號較老、開設在居民區當中、以街坊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社區藥房,便相對地增加了他們的經營成本,同時亦有部分客源流向了那些新開業的藥房,雖然這是正常的市場現象及商業行為,但郭潮輝表示他的確收到了不少社區藥房東主所反映的意見,所幸的是目前這程度的不利因素,他們大多都仍能消化承受。
最後,郭潮輝希望市民大眾能夠更充份地認識藥劑師的角色,對於客人在病理上的諮詢,他們給予的是專業的用藥建議,而非準確的醫療診斷,他認為患者應當盡量客觀地正視自身病情,並在適當的時候尋求醫生的協助,「病了就到藥房買藥服用就會痊癒」的情況並非時時適用,若混淆了醫生與藥劑師的角色,不論對哪一方都沒有好處。
郭潮輝目前從事藥劑教學及研究工作。
<採編:Franky Pong> <攝影:Keith Choi> *文章內容僅反映受訪者意見及建議,不代表本傳媒立場。
如有廣告合作,歡迎致電: (澳門)+853 6660 5060 (珠海)+86 756 8138959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進行改版啦,為了讓大家快速找到匯澳傳媒RECAP853,我們特意總結了4步「超級關注(標星)」法! 不想錯過精彩內容的朋友們,馬上動手吧!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匯澳傳媒RECAP853」,搜索「Recap853」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