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中毒的识别与急救
洋地黄类药物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但使用过量可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让我们来看看该如何进行识别和处理吗?
来源:医学之声
临床表现
临床常见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有胃肠道反应和各种心律失常以及神经系统表现和视觉改变。
(1) 胃肠道反应:
一般较轻,常见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2) 心律失常:
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据。
如心率突然显著减慢或加速,由不规则转为规则,或由规则转为有特殊规律的不规则。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心律失常有: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呈二联律,特别是发生在心房颤动基础上;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房室结性心律;心房颤动伴加速的交接处性自主心律呈干扰性房室分离;心房颤动频发交接处性逸搏或短阵交接处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双向性交接处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和双重性心动过速。洋地黄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也颇常见。应用洋地黄过程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
(3) 神经系统表现:
可有头痛、失眠、忧郁、眩晕,甚至神志错乱。
(4) 视觉改变:
可出现黄视或绿视以及复视。
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
因吞服洋地黄或治疗中药物蓄积过量而中毒。本药直接抑制房室结和房室束的传导,间接兴奋迷走神经,使房室传导功能减低,减慢心率,大剂量则使房室传导系统过度抑制,造成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还可引起心肌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院前急救
1.对大量吞服洋地黄制剂者立即引吐,在严密监测下,安全护送到医院急诊。
2.对蓄积过量中毒者停服洋地黄,监测心率及心律变化,立即就医。
急诊检查
1.心电图及心电监护。
2.血洋地黄浓度测定。
诊断要点
1.有误服或有意自杀服药过量或服用洋地黄治疗中,有产生蓄积过量中毒的因素。
2.有洋地黄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
3.血药测定洋地黄浓度超过治疗水平。
鉴别诊断
1.洋地黄中毒出现的消化系统反应与胃肠疾病鉴别。
2.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与非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鉴别。
3.洋地黄中毒发生的精神障碍症状与神经系统的精神病鉴别。
急诊治疗
1.因药物蓄积过量者停服洋地黄。如大量口服中毒者予以洗胃、导泻。
2.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
3.异位快速心律失常伴低血钾时,可予钾盐静脉滴注,但房室传导阻滞者忌用。中毒严重者补钾同时也应补镁。
4.缓慢心律失常时,可用阿托品0.5mg皮下或静脉注射。
留观指征
1.病情平稳,但尚需观察和监护其变化。
2.继续治疗,尽快消除中毒症状。
住院指征
1.大量洋地黄中毒,病情危重,生命指征不稳定者。
2.需严密监护,纠正顽固心律失常或心血管专业特殊处理者。
出院指征
1.中毒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平稳。
2.可以门诊随诊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