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10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处方点评”难治医生开药乱象
来源:华商报 2015.02.11 作者:然玉
“不合格处方责任人”中的绝大多数,只会被处以经济处罚,仅仅有极少数医师被暂停处方权。这无疑说明,医院内部倾向于将乱开药定义为“业务执行失当”而非“职业伦理有亏”。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显示,去年河南省共有1.7万名医生被处理,大多和乱开药有关。据悉,2014年该省三级医院共点评处方172.68万张,对不合格处方责任人处理7156人次,其中经济处罚6984人次,暂停处方权1人次;二级医院共点评处方121.37万张,对不合格处方责任人处理9874人次,其中经济处罚9102人次,暂停处方权18人次。(2月10日《大河报》)
这些数字到底能说明什么?由于缺乏可供比对的数据资料,很难形成统一的判断,但还是引发了公众关于“过度医疗”、“以药养医”等话题的讨论。事实上,“1.7万名医生被处理”所释放的信息,远不止于此。
相较于处理结果,过程无疑更值得关注。在河南省的相关通报中,有详细描述:“医院开展处方点评,发现不合格处方,处罚处方责任人”。显而易见,“处方点评”机制,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实则是医院管理系统里,进行用药监管的一种新兴模式,旨在通过医生自我复查、药剂师复核评价、院长统计监督三个层级,倒逼一线医生规范用药。
通过处方点评处理了1.7万名违规医生,看似收效明显。可问题在于,该机制与生俱来存在某种局限性。很难想象,在利益高度一致的前提下,以药剂师、行政官员为核心的监督方,如何能毫不保留、毫无私心地约束基层医生的用药行为。
“处方点评”可谓先天疲软。这不仅表现在,其难以本着“严格的标准”展开评判。更体现为后续的追责和惩戒往往流于形式。现实操作中,“不合格处方责任人”中的绝大多数,只会被处以经济处罚,仅仅有极少数医师被暂停处方权。这无疑说明,医院内部倾向于将乱开药定义为“业务执行失当”而非“职业伦理有亏”。
最令人焦虑的是,尽管“处方点评”已经足够疲软,可依旧揪出了数以万计的违规医生,这足可见用药乱象之甚。倘若本着彻底治乱的姿态,我们应做得更多。比如说,赋予监督方独立的地位和专门的供养渠道;再如,推动用药监管主体的多元化等。此外,唯有理顺医疗系统的补偿机制,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才有望彻底杜绝乱用药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