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发表于 2015-1-16 13:11:38
|阅读模式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 苗兴朝 孟庆远
近日,网上大量转发一则消息,一名18个月大的患儿因感冒发烧,妈妈给其吞服一种泡腾片,结果导致窒息,最终因脑缺氧时间过长,经抢救无效死亡。(新华网重庆频道2014年12月30日)
泡腾片是一种特殊剂型,正确的服法应是将药片溶解在温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喝掉。而这名患儿的妈妈只看到药盒上写着“口服”二字,就按照普通口服药的方法给孩子喂下。
是啥导致了悲剧发生?有人怪孩子父母没文化,没看清泡腾片的使用说明就给孩子喂药,造成了窒息。那么,只要提高了普通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知识水平,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再发生吗?这样就可以保证家长今后能正确使用像“泡腾片”这种特殊剂型的药吗?
事实未必如此。有调查表明,2013年我国只有9.48%的国民达到健康素养水平要求,而农村仅有6.92%,且“知易行难”仍然突出。这无疑在告诉我们,单靠提高普通消费者的医药知识水平就想提高药品的正确使用率,不现实,也不可能。
怎么办?笔者认为,必须从挖掘分析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源——药品剂型的安全性做起。
药品剂型的配置自有其科学依据和使用目的。像泡腾片是含有泡腾崩解剂的一种片剂,当放入水中后会产生大量气泡,可以帮助泡腾片中的药物成分更快地分散和溶解。但现实使用中,也必须考虑特殊的药品剂型在不同人群中应用时可能存在的隐患。药品剂型,尤其是儿童类药品的剂型必须首先考虑儿童和普通人群的实际接受和使用能力,绝不能因剂型特殊而给儿童的用药安全带来威胁。
笔者认为,应从多个方面同时下手解决特殊剂型在儿童中的使用安全问题。一是,除非无其他选择,医生不必推荐婴幼儿使用“泡腾片”之类的有危险隐患的特殊剂型;二是,生产厂家应在特殊剂型药物的外包装上,用醒目、易懂的文字或图形加以强调,让人一看便知如何使用,说明书中也要突出药物的使用办法和注意事项,不单是具体,还要将相关说明文字的字形(型)、颜色、大小明显区别于其他文字,以此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三是,临床医生、临床药师及护理人员有责任详细说明特殊剂型药品的使用办法、注意事项及出现意外时如何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特殊剂型药品真正发挥出其治病救人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