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14 小时前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药剂科里的圈子生活----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张幸国
中国医院院长, 2009年16期 文/记者 代瑾
张幸国简介:
2000年8月起担任药剂科主任,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制剂开发研究、临床药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是中国药学会医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最近,张幸国把对药剂科的管理搞得略微有点复杂,他不是选择借助硬件来提高质量和效率,而是选择了自已也初次接触的软工具——品管圈。
张幸国对品管圈的选择决不是随意为之。在管理岗位磨砺多年,张幸国最大的感触就是,工作热情高的员工是一个组织最大的财富。因为热情高的员工能让整个部门行动起来,并能给整个集体带来动力,而且他们是为了使命而自主工作,能够使手里的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从而使工作任务能高效、高质地完成。
圈子里的头脑风暴
作为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品管圈活动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已经被成功运作了很多年,而具有“拿来主义”精神的张幸国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管理工具在药剂科内进行实践,主要是他看重了品管圈最珍贵的品质,即在品质持续改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巨大潜能,自动自发地合成一个团队(圈圈),分工合作,由下至上、由点到面地进行管理,让每一位成员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自己推动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由此达到解决问题,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目。
“在使用品管圈这个工具中,头脑风暴是最关键的环节。”张幸国说道,“从圈员的选拔、圈名的选定、圈义的阐述、圈徽的设计、主题的设定、查找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头脑风暴,头脑风暴的过程其实就是民主决策的过程。”
品管圈里的头脑风暴也有严格的纪律。每个圈子里的人数在6人~12人为最好,需要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的人聚
在一起。在进行头脑风暴时,有四个原则是一定要恪守的——禁止批评、自由奔放、追求提案量、充分活用别人的创意。
“这些原则都是为了在圈子里创造一种暂缓批评、轻松愉快的氛围服务的。”张幸国介绍,“以前我们在对科室管理讨论的时候,大家总是有很多的顾虑,比如这种方法太理论了,不具有执行性;或者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没必要改;或者这种想法完全超出了我们的工作范围等等,提出一个新想法的时候总是先否定。而品管圈的头脑风暴就彻底改变了这种文化。”
在品管圈的头脑风暴中,即使点子是狗屎也会被认为是黄金。“只有踩到狗屎,才能拣到黄金。如果对大家提出的点子只是批判,那还会有谁再开口呢?”在张幸国看来,只有大家畅所欲言,把对科室建设的点子都说出来,由量升质,才能引发新的刺激,创造出更好的点子。
圈子里的主题
“我们成立圈子的最终目的是让药剂科里的普通一员自行找出团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它。头脑风暴、轻松愉快的氛围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张幸国主任说道。
在经过一番头脑风暴,把每一个圈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后,品管圈活动的高潮也开始了。圈子组建以后,每个圈子按照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十个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
在这十大步骤中,对主题的选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每个圈员对整个团队中所存在问题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哪些问题是要被确定为
进行质量改善的首选主题呢?“我们对主题的选定绝非随意确定的,而是有量化的指标对圈员提出的各个主题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选定为首个主题。”张幸国说道。
门诊西药房是一个取名为“滴水圈”的品管圈,11名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提出了8个主题,包括降低门诊药房调剂成本、提高门诊药房调剂正确率、提高门诊药房培训满意率、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提高工作愉悦指数、提高门诊药房用药交代率、提高药师对于不合理用药的认知率、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每一个提案都是基层药剂科成员主动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对实际工作中问题的发现和思索,对科室的品质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见。
“我们用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标准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评分,分数最高的就是最先解决的主题。”张幸国解说道,“在这4个指标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圈能力。如果对某个主题的解决,依靠圈内的力量就能自行解决,说明解决这个主题的圈能力高;相反,如果对某个主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或多个部门的配合,那就说明解决这个主题的圈能力低。”
最终,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这个主题以最高分被定为滴水圈的首个活动主题。确定主题后,滴水圈的圈员们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查找出现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的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然后着手制定改善措施并实施。在改善措施实施中,也要对效果进行评价,以此来评价这些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效果有效,就把这些措施固化下来,形成标准化的行为准则。
“每个圈子都着重解决一个主题,每次主题的解决周期约半年,然后再进入下一个主题。所以品管圈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张幸国评价道。
圈子里的文化
张幸国在药剂科内把品管圈做得风生水起其实并非偶然,而是他多年来注重科室内涵建设的延续。
2002年,张幸国就在科室里推行绩效考核和竞聘上岗工作。在他看来,绩效考核强调的是制度管理,而竞聘上岗着重于培养骨干力量,提高骨干的主动管理能力。但是,日常和病人接触的都是普通员工,对每个规章制度的执行都是普通员工,只有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管理之中,管理才有效果。
品管圈的理念正好和张幸国的想法不谋而合,它注重员工个性潜能的张扬,培养每个员工都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注重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愉快团结的团队氛围,从而达到集中有序有效地解决问题,持续改善内部品质管理,从而达到科室、员工和患者均获益的良好效果。
张幸国是从2008年6月开始在药剂科内开展品管圈,短短一年,不仅在科室内部做得有声有色,还牵头在杭州市内6家医院药剂科开展了7个品管圈的活动。不仅如此,张幸国的做法还得到了浙江省卫生主管部门的认同,认为这种管理工具的应用可以提高一线药师的工作愉悦感,同时也是培养优秀药学管理人才的一个好办法。
更让张幸国兴奋的是,浙江省有可能将是否开展品管圈活动列入等级医院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到那时就不只是药剂科的圈子生活,而是医院里的圈子生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