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的孝女:二五四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任涛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不知相传了多少年,如今几乎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定律”。然而在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最近却传扬着一位坚守中华民族孝道,无微不至,无怨无悔,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妈妈十四载的孝女,她就是药剂科主管药师任涛。
打破“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定律” 永做妈妈的贴身的“小棉袄” 1999年8月,正当任涛以药学专业连续三年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走出军校门,满怀着对未来工作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等待分配工作的时候,妈妈因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措手不及。当时姐姐已怀孕在身。爸爸身患糖尿病,单位又忙得不能抽身。为了把妈妈从死亡线上拽回来,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抢救妈妈的重担。 由于妈妈的病情实在太重,医生和专家给出的结论是:“只有百分之五的生还希望,即便活过来也只是个植物人。” 刚从医专毕业的她十分清楚医生和专家此话的分量。但她首先想到的是没有妈妈就没有自己的一切,讲孝道、报母恩就要在妈妈最危难之时,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坚决不能放弃。抢救中,引流失败后,她力主请天津最好的专家作开颅术;在出现脑水肿、颅内感染、高烧不退症状的紧要关头,她通过熟人请来了抗生素应用专家会诊;在肺部感染,呼吸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她第一时间在气管切开术的单子上签了字。在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终于艰难的赢得了胜利。 妈妈病情平稳后,按医生的行话讲,病愈三分靠医疗,七分靠护理。为了使妈妈做到万无一失,她便长时间吃住在病房,饿了吃包方便面,困了扒在床边打个盹,配合护士完成每项难度很高的护理工作。尽管妈妈直到出院还停留在近似植物人的状态,但只要看到妈妈还在,她总是感到无比的幸福。 七年半后的二OO七年春节,正当妈妈各种功能不断得到恢复的时候,大家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妈妈又因脑干出血再次住进了医院。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二次出血抢救的难度会更大,且后遗症会越发严重。已经精心照料妈妈七年半的她,丝毫没有动摇,依然坚定不移地请求医生尽全力进行抢救。所不同的只是这次要边工作边陪护妈妈。除白天有护工照顾外,其余时间仍由她照料。她每天都是下班直接进病房,到点从病房去上班。尽管抢救难度加大了,但她那义无返顾、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感染和鼓励着每一个人,终于又第二次把危在旦夕的妈妈救了过来。彰显了一个孝女应有的美德。 妈妈住院抢救治疗的日子是异常艰难的,14年在家的日日夜夜同样不轻松。每天除了上班要紧张工作,回到家里更是忙个不停。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先是给妈妈喂水喂药,擦洗身子,清洗夜间换下来的整盆尿布,然后按营养成份配餐,打成流食一点一点的喂饭;中午要用五种以上的菜蔬、两种以上水果和主食加工流食,等给妈妈喂完饭,就没有午休时间了;晚上除了喂饭环节,还要按时给妈妈喂水喂药,按摩烫脚,功能锻炼;夜间要给妈妈翻两次身,换四次以上尿布。她按这一套程序整整走过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 在这五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她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顿热乎饭,没去过一次歌舞厅、电影院和剧场,没化过一次妆。妈妈吞咽困难,在喂水喂饭时常呛咳,一喷就是一身一脸,她从未嫌弃过;妈妈久病在床患了便秘,每次大便都是她用手一点一点去抠;妈妈睡觉没有规律,哪怕再晚也要等妈妈睡着后自己再睡……俗话说天公地道,天道酬勤。让她最心慰的是当初和妈妈同时患病的病友已相继不在了,而在她精心照料下,妈妈连一个褥疮也没生过。她的担当和坚守感动了身边许多人,无不称赞她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 每当有人问及是什么支撑她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孝道时,她总是朴厚地回答:“是因为妈妈爱我,我爱妈妈”。这话确实说到了根儿上。妈妈不仅给了她生命,让她更感动的是爸爸也是军人,在她小的时候,正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背起背包就出发”的年代,爸爸和家里人一直聚少离多,加之物资匮乏,是妈妈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爱,才把自己拉扯大。是母爱的点点滴滴浇灌了“知恩图报”的心田,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成就了她这个孝女。在她看来,妈妈的爱是世上爱之最。在妈妈需要的时候,无论为妈妈做了什么和做了多少,和妈妈给予自己的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妈妈重病在闲不是自己挥之不去的包袱,而是给了自己一个尽孝的最好机会。而且尽孝永远没有额度和尽头,更不能讲价钱。
冲出“老人久病家难和”的怪圈 给妈妈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善解人意的她非常清楚妈妈病后最需要什么。家对于全社会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胞”,然而家对妈妈来说那就是天和地。作为女儿坚守孝道,不仅要千方百计地为妈妈治病,照顾生活起居,还必须排除各种困难,为妈妈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为此她解析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家庭案例,明白了“爱心是和谐家庭的基石,逐利是毁掉家庭的祸根”。从此,她把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作为走进和谐家庭大门的金钥匙,坚持做到了三点: 一是不攀不比勇担当。俗话讲:“天塌下来有个儿高的先顶着。”按习惯妈妈病倒后作为妹妹完全有退身之步,可先由姐姐在前拼杀。但她在大难面前没有安然当个妹妹,而是时时处处往前冲,方方面面为姐姐着想。妈妈刚得病时,她首先想到的是姐姐有孕在身不宜过于劳累;妈妈出院后需人照料之时,她又想到的是姐姐家的孩子小,住的离家又远,不能让姐姐负担过重;等到姐姐家的孩子上学后,她想到的又是如今培养教育孩子是头等大事,不能因姐姐为妈妈牵扯了精力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此等等她为姐姐想得无微不至,唯独为自己想到的是要勇于担当。妈妈两次住院都是她全程陪护。妈妈出院后本可去爸爸新买的房去住,但考虑离医院较远,为了方便就医和精心照料妈妈,她毅然劝说爸爸让他们和自己住在一起,不辞辛苦照料妈妈十四载。长期照料妈妈不仅耗精费力,而且日常开销不菲,加工流食的食材要精,做理疗的器材要经常换,尿不湿一买就是一大包,不在医保的保健品和药品要自己开支等等,大多是由她承担。虽然父母的收入不低,但每当父亲给她钱时都被她拒绝了。她总是说:“为妈妈花钱天经地义,心里舒坦。”更让人佩服的是在照料妈妈的问题上从来未想过与姐姐分担,一直在作着长期照顾的打算,连择偶标准都要服从这一前提。每当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首先要讲清家中有个久病在床的妈妈;其次明确婚后要和妈妈住在一起,长期照料妈妈;第三要求对父母要孝顺,简直就是“非孝勿扰”。许多条件不错的小伙子被她这开诚相见吓跑了一个又一个。 她坚守做到的这一切无时无刻在感动着疼她爱她的姐姐。她冲的越靠前,做得越多,越让姐姐荣幸有个好妹妹的同时,无时不感到做姐姐应有的责任。于是总忘不了从各方面更加关心呵护妹妹。妹妹分了新房便买来了高清电视和其它电器,妹妹该添衣服、需要什么、爱吃什么都要想得一应俱全,连妹妹每次回到外地的婆婆家,总是提前准备好各种礼品。在这个家庭不仅未因妈妈长期有病而出现不和谐,反而更加增强了凝聚力。 二是自我牺牲不索取。她深深懂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至理名言,更懂得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需要时敢于做出牺牲。要想让一个困难重重的家有光明、有温馨、有幸福,唯一出路在于必须有人作出牺牲和付出。这个人不是别人只是自己。于是,在妈妈久病在床需要有人照料时她选择了自己作出牺牲,为了全身心照顾妈妈,已到谈婚论嫁时的她整整十年没有谈恋爱,本来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她却成了“剩女”。直到三十四岁才在亲友的劝说下开始物色意中人,到了三十六岁才步入婚姻殿堂。在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文凭的今天,高学历几乎在决定着人们的前途和命运,她不断看到许多同学和同事已拿到硕士甚至博士的学位,然而自己却因照顾妈妈不能外出深造,只好选择牺牲,当初在学校的优等生,如今仍是本科学历。在中级职称已满三年需评定晋升高级职称资格时,按新规定被评审人必须有到部队代职一年的经历,由于家里实在离不开,她只好再次选择牺牲,眼看着许多同事已经兴高采烈的拿到了晋升资格,如此等等,她已为妈妈和这个家牺牲了许多许多。但她从不懊悔,只要看到妈妈病情十分稳定,整个家很温馨,总是感到失去的再多也值得。爸爸和姐姐在为她惋惜之余,总想给她一些补偿,但都被她拒绝了,从而使家里的每个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谐氛围。 三是播撒爱心涧心田。她坚信爱心是和谐幸福的“种子”,更懂得只有不断适时播种才会有好的“收成”。为了让妈妈有一个温馨的家,她一直在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家里的每个人。去年底单位给她分了新房,精心装修后便安排爸爸、妈妈住进了又亮又大的主卧,新婚不久的她和爱人却住进了又暗又小的次卧。她特别体谅爸爸的苦衷。爸爸从小是在苦水中泡大的,至今虽生活好了,但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本色,她为了一方面提高爸爸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不惹爸爸生气,经常谎称遇到了处理品把一些名牌衣服和用品给爸爸买回家。自打爸爸退休后,一直和自己共同照顾妈妈,为了让爸爸的身体得到调整和放松,每年都要安排爸爸到山川秀美的地方疗养一段时间,姐姐从小是在姥姥家长大的,未能正常分享母爱,如今妈妈又病倒了,她便用自己的爱心给予补偿,不但家里的困难和问题从不让姐姐分心,而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味到她的温馨照顾。姐姐喜欢的衣服、化妆品,孩子该添的服装、食品和玩具她都会及时买到,姐姐过生日总忘不了给送去一个生日蛋糕,姐姐每次回家她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这一切让姐姐深受感动,总是对外人说:“我妈妈的伟大之处,不光是生了我,还在于为我生了个好妹妹。” 妈妈长年有病对全家而言是极其不幸的,但因为有了她又是十分幸运的。她的爱心不仅温暖了每个人,而且象种子一样撒入了大家的心田。全家人在困难家境面前,一直在相互理解、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中携手前行。不仅经受住了危难的考验,让妈妈有一个适合休养的和谐家庭,而且让中华民族孝老的美德得到了传承。
破除“忠教不能两全”的观念 让妈妈尽情地“微笑” 她的爷爷是革命烈士,姥爷是两次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劳动模范,爸爸、妈妈也都是沿着“争取更大光荣”的路走过来的。她十分清楚作为家中第三代军人要传承的负荷有多重和妈妈对自己的期望值有多高。在妈妈得病初期,虽然意识不很清醒,但她从妈妈的眼神里读得懂,妈妈怕她拖累了女儿,不能正常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于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加倍努力工作,坚持做到“忠”、“孝”两全。让妈妈的疾病和心病同时得到治疗。 对她而言,做到“忠”、“孝”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一可行的只能是比常人付出的更多。 为了不影响上班,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得起床,必须马不停蹄的把照料妈妈的事项一件一件的做完办妥,时常连饭都要在上班的路上吃。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她从未迟到早退过。 妈妈长年有病使她失去了许多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但她从未放松过学习。每天晚上她坚持一边照料妈妈一边读书,经常在妈妈睡着后坚持学习到深夜。经过多年努力,无论是业务技能还是理论知识都有了长足进步。在科里她是第一批通过地方考试拿到职业药师资质证书的;她每次参加各种考试都取得了优秀成绩,并在国土资源部、国家计生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举办的“为了美好的明天”人口资源环境知识竞赛中荣获了二等奖;她还是科里发表学术论文的“高产户”,先后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了10篇论文。 由于业务熟练素质好,十多年来她一直被确定为院里野战医疗所的队员。在经常性外出训练和野营拉练中,她从不因家庭情况特殊而请求组织照顾,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妈妈暂时不能照顾就请亲戚来帮忙,有些活别人不便于干,她就晚上回来后再干,往往是白天在外训练已累得疲惫不堪,晚上还要忙到深夜。 因工作需要她在科里更换了多次岗位,不管到了哪儿和做什么,她都愉快地服从,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药库工作期间,由于每天药品出库进库量实在太大,她只好经常把整理记帐凭证和核标记帐等工作晚上在家里完成,她一边照顾病重的妈妈,一边不停闲地工作,让谁见了都心疼。在从事药品采购工作的几年间,无论是晚上还是节假日,只要急诊室和临闲科室把急需非常备药的电话打到家里,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四处与兄弟医院和医药公司联系,一忙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病人及时用上药。有一年药库人员时常出现空缺,她总是二话不说便将两项工作同时兼起来。在常人眼里一个家里没有负担的人难以完成的事,她却做得井井有条。就这样她还时常帮助同室的同志完成一些突击性任务。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才符合一个“光荣之家”的后代应有的传统,才能让妈妈安心舒心。由于工作突出,她多次获得嘉奖,并于2009年荣立了三等功。当她把奖章和证书拿给妈妈看时,本想博得妈妈一个甜美的微笑,但看到的却是妈妈的嚎啕大哭,妈妈的这一反常现象只有熟悉她的家人才明白,这不仅是妈妈特别高兴时的唯一表达方式,更是因为妈妈太了解女儿获此荣誉的艰辛了,在妈妈眼里,这是一个孝女送给妈妈的最好礼物。(文/ 张福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