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10-22 08:12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县医院热衷摇身变“ 变三甲” ,卫生部紧急下令“ 回头看”
|
| (《科学时报》 张思玮) | | 仅用两年时间,中国的三甲医院数量整整翻了一番,先后有400多家医疗机构“荣升”到三甲医院行列,其中以县级医院居多,也存在少数乡镇卫生院在其中得名获利。
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直接刺激到卫生部敏感的“神经”。
近期,卫生部下发《关于规范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开展新增三级医院评审“回头看”工作。
《通知》要求,对2011年前通过评审的等级医院进行复核评审,对2011年以来新增的三级医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一律不得发放三级医院等级证书和等级标识,已发放的要立即收回。无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依据的,要取消评审结论;有设置规划依据的,待本地区复核评审工作完成后,按照《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重新申请评审。
此举一时间在业内引起广泛争论。
等级复审促制度规范
过去,三甲医院基本上多为地级市以上地区的医疗机构。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三甲医院,除了软硬件达标外,还必须服务一定规模的人口。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医院开始试图摆脱计划体制的禁锢,通过种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评级资质。
“优质医疗资源并不能与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划等号。所以说,县级医疗机构进入‘三甲’行列也并不意味着其医疗水平有多高。如果在达不到配置三级医院人口规模的地方设置三级医院,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系主任陈家应认为,卫生部提出医院等级复审工作,目的在于推进医院评审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上海交通大学医院管理课程项目主任陈宏勋推断,至少在《通知》发布之前,相关卫生部门在医院评审过程中存在“瑕疵”。
“各地区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没有达到卫生部的要求;各地对具有评审权限的卫生行政机构缺少监督和指导;评审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评审标准。” 陈宏勋直言不讳。
“三甲”身份藏发展契机
缘何医院和地方卫生部门对“三甲”的身份都如此情有独钟呢?
知情人士表示,医院评上“三甲”级别后,收费标准会相应提高。通常各地物价部门规定,三级医院的收费标准比二级医院高出约30%。
此外,医院获评三级,有助于吸引患者和笼络医疗人才,相应的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也都优于二级医院。当然,还会得到地方和医院投资方更大力度的投入,配备更先进的医疗设备等。
不可否认,“三甲”身份的确能给医院带来许多发展的契机。
事实上,很多二级医院的医疗配置也比较高。区别只是在于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上,比如三级医院可以做器官移植手术、心脏介入治疗,但二级医院不能做这样的手术。
此外,医院等级不同,报销的比例不同,也是促使医疗机构争“三甲”的原因之一。
正是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陈家应更认为,卫生部开展复审工作非常“及时有必要”。“重新审核新评的三级医院是否真正达到三级医院水平的同时,还应重新考虑该地区是否需要三级医院。”
医院评级应合理规划
其实,很多县级医疗机构之所以升为三级医院,除了其自身追求利益最大化外,还与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在评审过程中采用的标准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目前各地评审的标准掌握不一,质量差距较大,专家队伍过于庞大,工作效率较低,一些医院‘重设备,轻服务’,盲目攀比,扩大规模。这样的评级并未从患者的角度着眼,也没能实现集中资源提升医院服务品质的目的。”卫生部医政司前司长于宗河表示。
由此看来,如何使医疗机构评审标准与时俱进,已成为摆在卫生主管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于宗河建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应该本着既能符合医改的需求,又能实现卫生主管部门对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得科学合理的原则。“三甲医院需要承担科研、教学、临床等多重任务,如果某些医疗机构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穿上‘三甲’的外衣,将得不偿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