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7月以来,北京、深圳两地公立医院陆续取消药品加成收费,同时设立阶梯定价的医事服务费等,这些医改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消药品加成,也就是让药品从进入医院药房到被患者按处方买回家,医院不再加收15%的加成费用。
实现药品“零加成”,不但使药价下降,而且使处方“瘦身”,减轻了患者负担。但正如卫生部长陈竺近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调研时所说,撕掉了“以药养医”的标签,还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将适度扩大改革范围。显然,以为有了“零加成”,对药价虚高就有了釜底抽薪之效,其实是隔靴搔痒。“零加成”是要的,然而“零加成”仅是第一步,因为15%的加成只是导致高药价的因素之一,甚至还只是次要因素;药价虚高的后面,更有从药品出厂价到药品中标价即医院采购价之间的推手。
还记得近年来屡屡曝出的天价药消息吗?出厂价仅仅0.6元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中标价每支11元;出厂价仅15.5元的芦笋片,中标价是136元;出厂价仅0.32元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中标价是18.49元……而医院的加成,是在中标价上顺加15%,比如11元中标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加上1.65元卖给患者。但问题的要害是,从0.6元到11元之间的10.4元,被医药代表、医药公司、医院和医生的利益链瓜分于无形了。换句话讲,取消明面上的15%加成,还只是捡回了“芝麻”,从出厂价到中标价之间动辄十几倍、几十倍的暴利,才是“西瓜”,而这个“西瓜”现在还没抱回来。
然而抱回“西瓜”的路径是有的,这就是借鉴基本药物的招标机制。基本药物招投标直接向生产厂家,哪儿产的向哪儿招标,而不是像非基本药物一样向流通企业招标。基本药物是招标采购合一,既招也买,而不是像非基本药物一样,是招标者不买,招完了由医院去单独谈,给议价和潜规则提供了空间。操作基本药物招标的是真正的第三方,而不是像非基本药物招标一样,事实上是医院在当审定中标价的专家组。招标机制一改,抬价空间封杀,药价自然下降,“西瓜”也就抱回来了。
要大幅度减轻患者负担,要依靠扩大医改成果,不能止于“零加成”的“芝麻”,而更要靠打破“药品利益链”拿回“西瓜”。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