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刘昌孝:轮椅里站起来的药物动力学巨擘
——2010两院院士大会见闻录之四
杨敬东
一
提起刘昌孝院士,国内外都称他是中国“药物动力学巨擘”!他并不喜爱这个称号,但是,有“五个第一”摆在那里,这个事实他也不否认!有人说:如能获得一个第一,就会载入史册,况五个第一乎?
这五个第一是:
中国第一个药物动力学实验室、在中国第一个将药物动力学研究成果用于新药鉴定、中国第一本《药物代谢动力学》专著、中国第一个部级药物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第一个通过国家论证建立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采访题记
敲开了刘昌孝院士的房门,走出来的竟是一位拄着拐杖、头发斑白的老人!没走错门吧,没错,门上明明写着“刘昌孝”三个字。
我迟疑地问:“您是刘昌孝院士?”
“是啊!快进来!”“怎么,不认识了?”他爽朗地笑着。
“您怎么拄了拐杖?”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我拜望过他。当时,刘昌孝院士身板硬朗,走路呼呼有风。
刘昌孝院士让了坐,泡了茶,慢慢告诉我:“2008年底做了手术!椎间盘突出,坐了轮椅!做了手术,终于站起来了!”
他坐在手提电脑和一大堆资料前,慢慢讲了发病经过:“事先没任何预兆,我在台州参加‘院士行’活动,就已行走不便,常常痛得浑身大汗,人站不起来了!
“前后折腾两个多月,人瘦了十几斤,从那以后坐上了轮椅……”
“那您还在搞科研?”
“一天也没停!”
是的,我知道,他从大学毕业,就迷上了药物动力学。一年到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每晚十二点钟之前不会睡觉。这不,连住院也不肯停下研究。
1942年出生在湖南永兴县一家贫苦农民家庭的刘昌孝,浑身上下有一股湖湘文化孕育的“蛮劲”和“韧劲”。他两岁母亲去世,奶奶眼瞎了。中学里,父亲又去世了。他从小放牛、拔草、作田,直到上中学。假期还是光着脚板干农活。童年,少年,青年,刘昌孝经受了多少磨难啊!但他从未在困难面前低头,他总是那句话:“干就干到底!”
大学刚毕业两年,26岁,他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药物动力学实验室。32岁,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他说,毕业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没什么主任的称号,我在实验室里带十几个人。
问起专著是怎么写出来的?他的经历颇为传奇:“我的书是在湖南写出来的。那时,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洞口,没房子住,真的住在牛棚,和牛同居一室。那蚊子、蝇子多得没法说。”“白天劳动,晚上钻进蚊帐,就写书,写我的药物动力学专著!”
“我写书的时间,和国外专家写药物动力学专著的时间差不多,只是那时是文革,没法出版。”
“到了1980年才出版。有一天,我在火车上遇到了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编辑向华明同志,他对书稿很感兴趣。”
在洞口,刘昌孝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竟然有邵阳地区的专员介绍下入党,现在谈起来,他还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您写过多少本书?”
“十几本吧。2000年以后出的英文著作,有的还是与外国专家合写的。”
“是您找的人家,还是人家找的您?”
“全是他们找的我。”
“那时,大学不是学俄文吗?”
“英文是自学的!”
我在网上查了资料,他出版的著作已有16本之多!
二
谈了好一会,我怕他累着,让他去休息一下,便带着照相机去了六号楼。那里何继善院士正在主持一个《20世纪知名科学家概览》编辑座谈会,要给何继善院士拍几张照片。等我拍了照片回来,一推门,看见他又埋头在材料堆中做课题呢。
刘昌孝院士又谈了许多他的经历,谈到他高中毕业保送到军工院校的事,还在湖南省军区招待所住了段时间,因为有夜盲症,没能上了军校。高考,他填的志愿全是北京的,结果被第一志愿北京医学院录取了。到北京上学,冬天没棉裤,全是组织上帮助解决的。每月还有19.5元的助学金,一天五角钱饭钱,每月4元书报费!艰苦的岁月,磨练出一位优秀学子刻苦、勤奋的品质来!他谈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公派到瑞典作访问学者,大使馆如何关心他们……谈了个人的许多经历,我问起他成功的因素,他还是那句漫透湖湘文化精神的话:“干就干到底,干就干出点影响,干就要对社会起点作用!
“选的方向要明确!”
“我选就选社会需要的,没人搞的,有点难度的!”
当时搞药物动力学研究要数学,完全要靠手算啊!
科学研究,要创新,“选社会需要的,没人搞的,有点难度的”。科学不是个人手中的“玩偶”,也不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至,满足社会需要、国家需要、民族需要搞科研,不正是许多老一辈科学家走过的路吗?这也是刘昌孝院士的创新之路,更是我们的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应走的一条康庄大道啊!
“您一定很聪明吗?”我问他。
“不算聪明,但读大学不费劲。我不怎么买书,有些书看一看,就记得差不多了!”
“还是聪明!至少悟性好!”
他停了停,斩钉截铁地说:“用心!”
“用心!”这两个字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用心!”正是刘昌孝院士和许多专家、学者的成功之秘诀!因“用心”而执着。因“用心”而痴迷,因“用心”而专于一,数十年而持之以恒!
三
说到最后,我问刘昌孝院士:“能给青年提几点希望吗?”
我一问,他兴奋起来:“每年给新生作一次报告,我有五张片子,给他们讲半个小时。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把握科研方向、怎样学习、怎样合作。每个问题都有一张图,比如,如何把握科研的方向,我画的开汽车;怎样合作,我讲的团队精神,画的是大雁……”
真是别出心裁啊!
“您的书法好,这次会上发的院士书画联谊会编的〈歌颂祖国〉的书画集上,还有您的书法作品呢!能写句话,我放到博客上,给青年人看吗?”
“写什么呢?”他踌躇起来。
过了一会,他援笔写了“以笔会友,以友辅仁。”
“写得好哪!”
“小时候就写成这个样子”
他端详了一下说:“这个以友辅仁,讲的是互相提高”说着,他拿起来又念了一遍。
“这个‘以友辅仁’还是曾夫子说的呢。”
我跟刘昌孝院士开起了玩笑:“第一句‘以笔会友’是刘夫子说的吧。”
天色已晚,该让刘昌孝院士休息了。他又柱起了拐杖送我。我问他最近身体状况,他说:“腰里围着带子,体内腰间一个钢架,四个钢钉,捡地上的东西要扔下拐杖跪下去……天气不好,就酸疼,累了也不行”
“多保重!”
“我想早点扔下拐杖呢!”
“祝您早日康复!”
我边走边说:“这次回去,我一定写篇‘轮椅里站起来的院士’上博客!”
他说:“多谢了!多保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