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外用药主要用于皮肤的细菌感染。抗菌外用药并非对所有皮肤感染都有效,必须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不同选择不同药物。
抗菌外用药适应范围
皮肤细菌感染可分单纯性皮肤感染和复杂性皮肤感染和软组织感染。单纯性皮肤感染又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以及继发感染等三类。抗菌外用药仅可用于浅部感染和继发感染。浅部感染中毛囊炎和化脓性汗管周围炎多数仅用抗菌外用药即可治疗,但弥漫性感染中的传染性脓疱疮、手脚水疱性脓皮病,只有较轻患者可以使用外用药,而具有痂皮的传染性脓疱疮,仅用外用药难以治好,必须全身给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水疱性脓皮病,如病灶范围小可以使用外用药,但范围大、水疱多,则必须全身给药。继发感染(如烧伤后感染)仅限于轻症可使用外用药,而面积大,必须由医生根据情况处理。深部皮肤感染、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疖肿、脓疡、丹毒、瘭疸、溃疡性疾病和溃疡后感染以及骨髓炎等用抗菌外用药无效。
常用的抗菌外用药种类
单剂 如新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等软膏;喹诺酮、磺胺嘧啶银、庆大霉素等乳剂;林可霉素胶、喹诺酮类洗剂、卡那霉素喷雾剂等。
合剂 有抗菌药的复方制剂(粘菌素+新霉素;杆菌肽+新霉素;土霉素+多粘菌素+土霉素)和抗菌药与皮质醇组成的复方。
抗菌外用药
存在的问题和副作用
抗菌外用药种类较多,可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种,由医生处方用药,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细菌耐药性 抗菌外用药不能随便或长期使用,否则可引起感染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外用抗菌药应短期使用,如有可能,最好将病灶中细菌经培养后,测试其对何种药物敏感,然后使用含该种药物的外用药,效果可能很理想。如没有这个条件,在使用某种药物无效时,则应更换另类药物,或使用复方制剂。
2.各种不良反应 过去使用新霉素软膏多见,但人们发现新霉素对局部皮肤刺激较大,易引起皮炎;庆大霉素软膏虽然浓度仅为0.1%,但可经皮肤,特别是有溃疡的皮肤吸收,使局部敏感性升高,引起局部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另外,卡那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软膏副作用较大,一般不宜使用。属于氨基糖甙类各种外用抗菌药(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之间可以发生交叉耐药性。一旦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更换同类其他软膏也难奏效。另外,含皮质醇的抗菌外用药,应注意皮质醇对局部和全身的副作用。此种外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