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培训重在临床技能
□ 刘 腾
来源:中国医药报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我国临床药学的概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提出的,医院药学也随之逐步发展起来。药师的培养逐渐从化学模式向化学-生物-医学模式转换;临床药学成为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标志及方向;在职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临床药师制度逐步开始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卫生部于2005年启动了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应成立带教小组,医生、药师各一名。”虽然培训以药师自学为主,但仍需带教老师对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
积累临床知识
多数药师在临床培训中都会感到要学的东西太多,知识琐碎、学过就忘等是基础知识积累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带教老师在这个环节需要给药师以正确的指导,告诉药师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需要深入,哪些需要先学。
例如在学习消化性溃疡时,一般先要求药师从病种的基本概念学起,先了解溃疡的概念、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然后认清溃疡病诊治的历史过程,如治疗上从外科切除到仅用内科药物治疗等;最后关注该病种当前的热点问题:从三联、四联方案到十日序贯治疗,从抗菌药的耐药问题到抑酸剂的潜在风险等。这种系统性的学习,药师能够对溃疡病有一个横向和纵向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但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这种系统化的学习会出现大量琐碎知识的缺失,而对这些琐碎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又不现实。对此可进一步要求药师采取“随见、随学、随记”的方式:对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疑点进行记录,然后针对该“点”寻找答案,并记录结论,此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推导的过程。
这两种学习方式结合,能够使药师对临床实践的基础知识有一定掌握,并且在临床知识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对临床工作抱有兴趣。特别是对于琐碎知识,因为是来源于实践中,因此更容易掌握。
这个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对于药师的学习要有清晰地安排,随时给予指导,提供正确的方向与尺度。
培养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的培养促使药师和医生有共同的话题。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医生重在诊断思维,而药师更侧重治疗思维,事实上这种认识未免偏颇。包含诊断思维与治疗思维的临床思维应该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与其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得到病史等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患者的家庭与社会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过程。
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临床药师培训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对药师今后开展的工作最有意义的培训项目。但是,往往有人把临床思维与药学思维对立起来,一味的强调临床思维的重要性,这也是不可取的。药学思维是药师的看家本领,对于药物性质的认识、药物用法的掌握是每一个药师必备的本领,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药师才能在临床工作中谋得栖身之地。
因此,在带教过程中,应更加强调这两者的结合:首先要补充足够的药学及临床知识(即知识积累),然后在实践中掌握医生的诊断治疗思路,能够通过检查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并考虑药物治疗的调整。此外,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最后还要完善相关的医疗文书。
例如,当遇到一个病例时,带教老师可以指导药师先就病种的基础知识做一些了解,然后在治疗过程中要求药师自己汇报患者的情况,解释检查项目,分析治疗方案,提出用药监护点及患者教育。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让药师自己单独操作,带教老师既要指导同时也要参与,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与药师共同解决。同时要注意,不必过于追求药师知识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关键是思维的条理性、周全性,重在思维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必须从实际案例出发,切忌纸上谈兵。
参与实践工作
1.床旁教学
床旁教学不应该是药师单纯地在床旁查房或进行患者用药教育,凡是与临床科室工作相关内容的教学都可以称为床旁教学。例如,对医生临床行为的认识、医嘱的理解、患者临床表现的评价、用药的教育等,都属床旁教学范畴。
在床旁教学过程中,对医生临床行为的认知是首先要学习的内容。医生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他想知道什么?患者说的哪一点医生记下来了?有哪些问题是医生没有问,但是你想知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带教老师对药师进行指导。
在药师对临床工作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其进行药学查房及患者教育。应切实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面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结合其出血的病因、防治出血的具体药物展开,逐步介绍药物的服法、药效、注意事项等。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和技巧,学会聆听患者的倾述,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不确定的问题切忌不懂装懂,可以告诉患者回去帮他查一查,多数患者对此都会表示理解且会对药师更加信任。需要注意,对于涉及治疗方案、费用、病情严重程度等易造成医患纠纷的问题要慎重,多与带教医师沟通。
2.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是点评药师阶段性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手段。要求药师选择合适的病例,对病历进行整理,然后制作成幻灯的形式进行讲解、分析,并提出问题。带教老师要对内容进行评价,指出学习和认识上的不足。对讨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答案应进行汇总,请相关的专家予以解答。
病例讨论的过程能够学到大量的知识,但是对药师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思维的整合。通过带有汇报性质的一次讨论,能够将平日学习中很多“似懂非懂”的问题进行梳理,混乱的认识条理化,学习上的漏洞也会在准备过程中浮出水面,这才是药师最大的收获。此外,资料的准备及汇报过程也锻炼了药师幻灯制作、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病例讨论的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适宜频繁进行,每个药师每月最多汇报一次,否则很容易将讨论流于形式。因此平日里,需采用其他的教学手段来作为病例讨论的补充。
3.问题解答
问题解答可以看作是病例讨论的简化模式,是将平日药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予以指出。讨论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本专业,部分有争议的问题也不要求药师一定要得到准确的答案,重点在于讨论的过程。问题解答的过程要求带教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由浅入深,有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也就相当于,带教老师用提问题的方式帮助药师就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整合思路,给药师的学习指出一条通途。当然,这也要求带教老师自身对该类问题已有全面的认识,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