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4-11-19 12:50 |
---|
|
专家分析“范跑跑”在心理结构中所处的等级
关于“范跑跑”引出的两大价值派系的对垒,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有了一个正式的交锋。然而,“郭跳跳”这个新名词的出现却使得两大阵营的辩论陷入了僵局。一边是“真小人”,一边是“伪君子”,这似乎都不符合人们的期望。也许,跑题的辩论是永远都纠缠不清的。
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能够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范美忠的行为本身是可以谅解的,不能原谅的是他事后的言论。可大家同时又对他的言论“避重就轻”,进行了选择性的忽略。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和道德认知偏差。
母亲与女儿的生命哪个更重要?
在范美忠的言论里,涉及到了三个对象,一是学生,二是母亲,三是女儿。他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他很明确地选择了他的女儿。尽管他还尚存有一点牺牲的精神,但这并不能让人满意,所有的质问和争论都停留在学生这个角色上:作为老师,你怎么可以不救学生?可大家都忘了,还有一句责问会更加铿锵有力:作为儿子,你怎么可以不救母亲?大家也都忽略了,还有一个论题,更加值得争议:女儿比母亲更值得去救吗?
人们一般都会把子女看得比父母重要,儒家几千年的孝伦理文化也难以扭转这种心理趋势。其实,这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情感和认识误区。首先,从生物学上来讲,孩子对你的生命而言只是一个偶然的生物现象,是你的某一个精子和卵子的巧遇,所以生出什么样的孩子也是偶然的,产下孩子也就是身体的一种特殊的新陈代谢。而父母的生命对我们来说是必然的,是唯一的源头。其次,父母对我们永远是付出多一些,而孩子对我们永远是汲取多一些,无论你已经多么年迈苍老,你愿意为孩子做出的牺牲始终会大于孩子愿意为你做出的牺牲。再者,父性母性是动物都具备的本能,它并不能代表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性,而对父母的爱才是真正属于人类的情感回馈,感恩之心就是最具体生动的人性。我们更倾向于爱孩子,除了繁衍的本能,还因为“养儿防老”、“孩子是父母未来的希望”等这些功利价值的导向,而父母在现实中只会渐渐成为我们的负担。所以,表面上爱父母和爱子女是一样的,都属于亲情,但其实它们处于不同的心理等级。范美忠在言论中表示只会舍身救女儿,这种选择很本能,也很合算。人们似乎对此并无多大异议,这正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情感偏差。
老师和学生的生命哪个更重要?
这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绝不止一个。从价值的角度来讲,老师的社会价值显然大于学生,所以老师的生命更重要。从伦理角度来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有恩于学生,学生理应在关键时刻有报恩之心,将更多的生存机会礼让给老师,在学生眼里,老师的生命应该更重要。从职业道德角度来讲,老师应该在确保自己生存条件的前提下,竭尽全力地保护学生,这时老师和学生的生命一样重要。从英雄主义角度来讲,老师应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那么老师的生命轻如鸿毛,学生的生命则重如泰山。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个体的生命权是平等的,怎么做,只是看你选择哪种角度。
范美忠不是见死不救,他只是先救了自己。他首先是一个灾民,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跑”是一种求生的本能,是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对人类而言是有普遍性的。只有一种人有资格指责他,那就是在地震中为了保护学生而受伤的老师。没有亲历过灾难现场并在那一刻有所选择的人,说出的所谓“道德标尺”都是不可信的。
人是兽性人性和神性的混合体
弗洛依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就是人的动物性的一面,即本能、欲望,它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人在现实中的理性和智慧,它对本我进行控制并给予适当满足,遵循“现实原则”(即趋利避害);超我代表理想、信仰和对自己的道德化要求,是提升自我的驱动力,遵循“道德原则”。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人是兽性、人性、神性的混合体。
在生死关头,范美忠对于学生、母亲、女儿这三者的选择恰恰可以折射出他在心理结构中所处的等级。舍生救女儿,那是本我,只能体现本能和动物性。舍生救母亲,那是自我,是人性。舍生救学生,那是超我,是神性。
围绕“范跑跑”的道德辩论是非常虚浮和乏味的,既然大家基本都能同情他的求生本能,又何必对他的几句说辞耿耿于怀?既然大家要计较他说的话,为什么又抓不住主要矛盾?其实在他发表的言论里,最值得争论的是救女儿不救母亲的这句,这一句才是真正在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我们在要求他做一个“英雄”之前,首先要要求他做一个“人”,具备了基本的人性,才有涅槃为“神”的可能。胡娟(资深心理咨询师)
来源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