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D的产生及定义
1 WHO在1969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 (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确定了将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并给其下定义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2 DDDs=该药年销售总量(g)/该药的DDD值。
药品的总剂量,是指对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药品分别计算其总剂量(g),最后求和得到该品种消耗的总剂量(g)。 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某药的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另外,各种药物的DDDs还可以相加,可以比较不同类药物的用药频度以及不同阶段药物使用频度,使得地区、国家以及不同阶段的药物利用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长期的药物利用监测。还可以监测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用药频度的变化。
3 (1)确定每日规定剂量(DDD值,defined daily dose),以《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为准,药典未收载的药品结合其说明书及临床实际而定;(2)以药品的总用药量除以相应的DDD值求得该药的DDDs(用药人次数);(3)用总用药金额除以相应的DDDs数,求得该药的每日治疗费用;(4)对总用药金额、总用药量、DDDs值行数据处理,求得用药金额排序与用药人次排序;(5)对用药金额排序与用药人次排序;(6)对用药总金额和DDDs排序,并求其排序比值,以此比值反映购药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0时,表明同步性良好。
4 也叫日均费用。 DDDc=该药年销售总金额(元)/该药的DDDs值。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
5 DUI代表药物利用指数,是以DDDs除以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若DUI大于1.0,说明医生日剂量大于DDD,用药不合理。
6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每种药日剂量的规定,按规定服用一次药就是1个DDD,DDD越高,说明用药的合理性就越差。我国40DDD的要求是指每百人每天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这也是WHO的标准。
7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每天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或根据新编药物学数据自行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1、 收治患者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