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工作总结,欢迎交流
2010年药剂科工作总结 在全院上下喜庆通过“二甲”评审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药剂科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院委会、院领导的关心和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评“二甲”这个中心目标,全科职工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药剂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配合我院评“二甲”工作,成绩喜人 我科一年的中心相标就是围绕我院创建“二甲”的总体部署开展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山西省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评价标准(修订版)》,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在创建过程中,我科一开始就提出了,我们要借评“二甲”的东风,树立正确的创建意识和创建行为,把药剂科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山西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细则》去执行。在评“二甲”过程中,消除了凭经验、凭习惯、凭感觉工作的一些不良习惯,使药剂科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绝没有把评“二甲”工作看成为“缺什么补什么”,为评“二甲”而评“二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完成任务的思想。同时,在全科营造了浓厚的评“二甲”氛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由“要我参与”变“我要参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形成了巨大的合力,这为评“二甲”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掌握标准,细微入手 首先,我们将评分标准中涉及药剂科的内容全部复印成册,每人一份,要求全科人员,认真学习,掌握标准内容和评审要点。还多次组织大家一起学习,逐字逐句推敲,查找应该做的但没有做的工作,查找已经做了的但还不到位的工作,查找哪些制度还没有健全,查找哪些记录还不够细致,没有量化等,并且一件一件落实到人,分工合作。 第二,我们按照评分的标准,整理、查找、学习了相关临床药师资料。比如,学习了临床药师职责和工作流程,学习了药师查房和会诊记录、处方的审核等一系列的药师工作,力求把药师的工作做的较完善一些,尽量让少扣几分,准确的说,我们开创了临床药学服务的先河,填补了临床药学服务的空白。 第三,按评审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科的实际和特点,把药剂科分成了中药调剂室、西药调剂室、药库管理、药学服务四大块,既分工明确,又相互促进,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评分标准所要求的各项任务。 第四,资料查找、整理完后,就是评分标准的具体落实了,在落实过程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落实是难而又难的事情,出现了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困难,比如:上班调配工作与背三基、记药理基础知识的矛盾;成千上万张处方与处方合格率统记的矛盾;临床供应与药品损耗的矛盾等。这些困难,我们都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化解了。在遇到困难时,大家经常相互鼓励,相互交流,回想起当时的情境心里都有点发酸。如果用古人所说的“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3、
明确责任,层层落实 在迎评工作的冲刺阶段,明确责任、管理到位显得很突出。有了制度,有了岗位职责,但没有执行好或落实好,往往会出现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的态势,后果亦不堪设想。因此,在评“二甲”的最后几天中,药剂科全体职工,背水一战,狠下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奋力苦读。在工作的空余时间相互提问,相互交流背诵技能技巧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专家对话和三基考试中全科人员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受到了侯锐钢评委的高度赞扬。 二、紧紧围绕药剂科的中心工作,狠抓药品 “质、数、价” 的问题 药品质量、数量和价格问题对于药剂科来说,不管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可以说它是科室荣辱兴衰的关健,是科室日常工作的重重之重,也是患者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严格执行我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规定的“阳光采购”工程。认真执行《山西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挂网采购实施方案》,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严格审核药商的资格,并密切联系临床,及时了解各科药品需求动态及掌握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使药品的价格进一步回落,确保了药品的质量稳中有升,保证了临床药品的及时供应。 2、在2010年3月30号、6月30号、9月30号、12月20号进行了四次药品盘点工作,做到了每三个月盘点一次的要求。并且帐、物相符率超过99.9%。 3、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经济指标:业务收入500万元 ,处方合格率达≥95%,出门差错率≤1/10000,可以说成绩喜人。 4、将所有药品按其位置分成了六组,每人一组,至少一星期要对自己所负责的药品进行一次效期查对。把效期近的药品直接放在货架的最上面,时刻提醒调配人员,注意先发这些药,如果药品的效期还有半年的,就要向科主任汇报。结果全年报损金额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要求。 三、继续加强毒、麻、精药品的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 自从实行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来,药剂科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闪亮点,无论院级、市级、省级专家来检查,都一致认为管理的好。但是一年来我们仍然没有一点松懈感,可以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们继续做了以下工作: 1、对采购回来的麻、精药品做到货到即验,实行双人验收,双人签字。 2、储存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建立出、入库专用帐册。 3、平时做到了“五专”管理;并定期到临床科室,检查的使用情况。 总之,从购入、储存、发放、调配、到使用都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做到了记录完整,帐物相符,批号准确无误。 四、培养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填补了我院药学服务的空白 培养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工作,是药剂科这一年工作的又一重点。按照《山西省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细则》要求,没有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就要扣药剂科的五分之一的分数。因此,我们在不断学习、探讨中做了一些药学服务工作,开辟了我院药学服务的先河,填补了我院药学服务的空白,效果明显,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积极与内科联系,参与其临床查房、会诊工作,参与八次病例讨论。 2、对临床药物遴选、处方审核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参与了治疗方案制定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了实当的干预,并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侯锐钢评委说,有一定的深度和水平。 4、鼓励新进来的药学职工,积极参加药师资格证考试。 5、对全科人员,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推动对药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使药学服务在药剂科全面开展开来。 6、进一步加强了全院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有效监测,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7、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密切配合医疗、护理等相关部门,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 五、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医德新风尚 随着我院医德考评方案的实施,可以说“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新风尚正在形成。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全科职工,认真学习了《沁源县人民医院关于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医德考评的实施方案》沁医字(2010)25号,并结合我科实际,进行了详细量化。 2、保证无过期、变质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让患者三放心。即:对“药品质量放心”,对“药品价格放心”,对“药房的服务放心”。 3、加强了药学咨询窗口的建设,更直接、更全面的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为患者安全、经济、有效的合理用药提高了方便,许多患者给以了高度好评。 六、积极开展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本年度,我们接受了二位大专院校的实习生,通过对实习生的教学和指导,使我们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提高。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我科根据学校的实习要求,制定的2名实习生的实习计划。 2、指定专人负责带教及指导其毕业论文的撰写,使2名实习生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3、为了给带教实习生上课,我们撰写了六个教案,我们也从中学习了不少知认,自身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2010年是我院历史上值得大书而特书的一年,他将在沁院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应该说是里程碑的一年,我药剂科在这个大形式下,也做出喜人的成绩。但是激动之余,掩卷深思,深深感到,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应该在新一年里,继续发扬创建“二甲”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求索创新,提高内涵建设,为我院更加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