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本帖最后由 小盐粒 于 2010-10-27 13:47 编辑
胸腺肽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免疫功能调节药物,多用于肿瘤、结核、肝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1,2]。临床使用前是否应做皮试尚无明确规定,但未做皮试使用胸腺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时有报道,其发生概率难以预知[3,5]。我院门诊注射室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对425例注射胸腺肽病人均进行了胸腺肽皮内敏感试验观察,发现胸腺肽皮试阳性率为8.9%。经采取措施,无一例使用胸腺肽的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现将门诊病人胸腺肽皮试阳性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门诊注射室接受胸腺肽治疗的病人共425例,均做皮内敏感试验,其中男227例,女198例,年龄10~85岁,平均46.2岁。
1.2 方法:胸腺肽皮试液配制按照产品说明书现配现用,配制成25μg/ml的溶液,皮内注射0.1ml,均在无空腹状态下进行,皮试结果判断参照青霉素皮试方法,同时记录年龄、性别、有无过敏史、皮试时间等。
对上述观察指标用非条件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后退法筛选变量,变量入选水准α=0.05,变量剔除水准α=0.1。同时对不同性别和有无过敏史者的皮试阳性率差异均用U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425例门诊病人胸腺肽皮试阳性情况: 见表1(略)。
2.2 非条件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2。表2显示,胸腺肽皮试阳性的概率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与性别、皮试时间、有无过敏史等无相关。
3 讨 论
3.1 年龄因素:本次观察结果发现,病人年龄越小,胸腺肽皮试阳性概率越高,而年龄大者,阳性概率偏低。其机制可能是因为机体成年后胸腺开始退化,T细胞功能和数量随胸腺的退化而低下,骨髓淋巴干细胞的能力也随年龄的增长而低下,使机体对于一定抗原所产生的抗体量,也随着增龄而减少[6]。因此,在临床上表现出胸腺肽皮试阳性率随病人的增龄而逐渐降低。
3.2 个体差异:一些厂家的产品说明书未明确注明要做过敏试验,有的仅提及过敏体质者须做过敏试验。但是,我们的观察结果提示:病人有无过敏史与皮试结果阳性无明显相关,且有过敏史与无过敏史两者之间其发生皮试阳性的概率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同一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因各机体状况不同而有差异,同时因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而引发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的质与量也有所不同[7]。因此,病人自身体质可能是造成皮试阳性的主要因素。
3.3 皮试判断标准:我国自1973年推广使用胸腺肽注射剂以来,对胸腺肽皮内敏感试验方法尚无明确的标准,厂家产品说明书上仅标注皮试液的配置和需要皮内注射的剂量,但是没有注明皮试观察的判断标准。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存在临床经验和掌握判断尺度的个体差异,给胸腺肽皮试结果判定带来了很大的不规范性。
3.4 护理防范对策
3.4.1 过敏试验:对首次使用胸腺肽的病人,不论有无过敏史,均要做皮试并密切观察皮试结果,观察时间为15min。皮试后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注意事项,若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将皮试结果记录在门诊病历上。皮试阳性病人不能注射胸腺肽。
3.4.2 必要时延长观察时间:首次注射的病人在注射完毕后应观察15min。对皮试结果阴性的门诊病人,在注射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延长观察15min。
3.4.3 注意质量:由于胸腺肽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因此,在运输和保管上都应非常慎重,胸腺肽制剂应放在2~8℃条件下储存。在配制药液时若出现混浊、絮状物等异常变化,应禁止使用。
虽然据文献报道胸腺肽发生过敏反应的随机性很大,发生的概率难以预知。但我们体会到,在使用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避免病人由于使用胸腺肽而导致过敏性反应,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广西医科大学数据分析室黄志碧副教授协助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特此致谢)
参 考 文 献
1 孙晓萍,王 莉.胸腺肽的临床应用1中国新医药杂志,2003,(1):54-56
2 陈 钰,林 琼,吴冠宇,等.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免疫指标和临床观察1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17(2):105-106
3 关兰容,王新胜,仝亚伟.胸腺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1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8):505-506
4 杜艳茹肌注胸腺肽致过敏性休克1例.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0):1469
5 赵玉萍,李素慧,蔡莲娜.胸腺肽输液致发热反应7例报告1现代护理,2002,8(1):75
6 郝 群免疫系统衰老的研究进展.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23(1):60-62
7 李世荫,周劲松药物变态反应好发因素的临床研究——病人因素1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7,6(2):75-78
作者:刘小娅 全彩梅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南宁 530021
来源期刊: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 Dec, 由长春富春制药收集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