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3-12-19 11:32 |
---|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续)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策略(续)
2.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属于静止期杀菌剂(Ⅱ类),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具有较强的PAE。其传统的给药方案为日剂量分2次或3次给药,现主张日剂量1次/天给药,但每次静滴时间不应<1h,以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发生。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和PAE均呈浓度依赖性,日剂量单次给药可提高峰浓度(Cmax)达致病菌MIC的8-10倍以上,明显提高杀菌率,减少细菌耐药的机会;且显著降低谷浓度及其在体内的蓄积,降低耳、肾毒性。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这种新方案可提高疗效、使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依靠弥散作用进入组织,其溶酶不宜选用0.9%NS或在其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如钾盐等。因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不稳定,而使抗菌效能降低。因此,对血糖代谢正常患者在应用氨基糖甙类时宜选用GS作为溶酶来配制,且将日剂量溶于500mL液体中来静滴。如一耳肾功能及血糖正常的成年男性患者,应用“丁胺卡那霉素”的合理医嘱为:5%GS500Ml+丁胺卡那霉素0.6 iv30gtt/min QD给药。对儿童、孕妇、哺乳妇女、老年人及耳肾功能减退者慎用或禁用氨基糖甙类,有氨基糖甙类过敏史的患者禁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禁忌静脉推注,因此用法易致神经肌肉阻滞的发生而易使患者发生死亡。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速效抑菌剂(Ⅲ类),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近年来新开发的新型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很强的细胞内穿透作用,对生物被膜及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杀灭作用。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均有较强的PAE,且t1/2长,故新型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给药方法不同于传统大环内酯类3-4次/日,宜每日1-2次给药。其溶酶无特殊要求,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糖水配制。
4.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而影响核酸的合成,属于繁殖期杀菌剂(Ⅰ类)。喹诺酮类通过肝肾途径排泄,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慎用。近年来新合成的三、四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呼吸道及痰、炎症组织中的浓度很高,可接近或达到血药浓度,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因此又称为“呼吸道喹诺酮类”。对成年人的感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为日剂量1次/日给药,而对老年人的感染则因老年人有一定的肝肾功能减退,宜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日剂量分为2次给药。对年龄<18岁的少年、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及有喹诺酮类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策略的进展
1.转换治疗
抗菌药物的转换治疗:指对急性或中、重度感染而住院的病人,先胃肠外给予(多为静脉给药)抗菌药,待3-5天临床症状或体征有明显改善后,及时改为口服抗菌药。其最恰当的适应症是呼吸道感染,如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肺部感染治疗时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的指征为:①经静脉给药病情稳定或好转;②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改善;③血象WBC和中性分类正常;④体温恢复正常至少24h;⑤口服能耐受、依从性好。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眼内炎等,抗菌药物很难进入靶器官/组织,口服达不到要求的血药浓度,必需长期胃肠外给药,采用转换治疗是不适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因存在免疫缺陷,不适合应用转换治疗。国内用于转换治疗的抗菌药物有氨卞西林舒巴坦、头孢布烯、头孢呋辛酯、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
抗菌药物的转换治疗中静脉与口服给药都能达到相似的血清药物浓度的转换治疗称为“序惯治疗”,如多西环素和大多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而静脉给药转为口服治疗血清药物浓度会降低者称为“降级治疗”,如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抗菌药物的转换治疗,病人的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好,口服给药可减轻病人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等侵袭性操作的痛苦。总之,抗菌药物转换为口服给药简便易行,可使病人避免长期住院遭遇医院感染,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出院恢复,节约了医疗费用。因此,抗菌药物的转换治疗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抗感染疗法。
2.感染最初经验性治疗的“广覆盖”原则:猛击(hitting hard)原则;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
目前公认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和ICU内感染及早、合理和足够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如果最初治疗不足,等到病原菌分离和药敏报告后再改用敏感抗菌药物并不能有效改善预后。在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初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ollef称之为“猛击”hitting hard)原则,一旦病原学明确后(48-72h)则立即缩窄抗菌谱,改为敏感和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而有的人又将此策略的后一部分即明确病原学诊断后缩窄抗菌谱称为“降阶梯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耐药菌株的选择,避免长时间广谱抗菌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所以“猛击”和“降阶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治疗的两个不同阶段,即通常所说的“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二者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的。在肺部感染运用此策略的指征是:①重症肺炎(高热、呼吸增快、器官功能损害);②高APACHⅡ评分;③存在危险因素(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等);④老年人。
3. 繁殖期杀菌剂(Ⅰ类)与速效抑菌剂(Ⅲ类)的联合用药
根据抗菌药物作用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繁殖期杀菌剂(Ⅰ类);静止期杀菌剂(Ⅱ类);速效抑菌剂(Ⅲ类);慢效抑菌剂(Ⅳ类)。这四类相互联合时可产生四种效应:协同、相加、拮抗、无关。一般Ⅰ类与Ⅱ类、Ⅱ类与Ⅲ类联合可达到协同的作用,Ⅱ类与Ⅳ类联合可产生相加的作用,而Ⅰ类与Ⅲ类联合,理论上应是相互拮抗的,因此传统的观点认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是不合理的,认为这样可产生拮抗作用。但实际有确切临床报道的仅见于青霉素与四环素、氯霉素的联合可产生拮抗作用,而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无确切的拮抗作用,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中也推荐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方案。其相关依据为:①两类药联合可扩大抗菌谱。β内酰胺类通过阻止G+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作用,近年来新开发的新型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很强的细胞内穿透作用,对生物被膜及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有杀灭作用。而在肺炎的病原体中非典型病原体有增多趋势,因此两类药联合可扩大抗菌谱。②临床研究表明在两类药联合应用时,注意给药顺序即先给Ⅰ类、后给Ⅲ类,可避免或减少拮抗作用的发生。
4.保护机体免疫防御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吸道免疫防御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只考虑细菌的耐药性、选择所谓有效抗菌药物等方面,而忽略了保护机体免疫防御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在处理老年体弱或ICU严重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应重视医务人员洗手,将多重耐药菌感染者予以隔离,加强营养支持及特殊饲食技术、预防应激性溃疡,抬高床头,引流口咽分泌物,选择性去污染等综合性措施,均与提高呼吸道免疫防御有关,应列为重症监护呼吸道感染的常规内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