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8-9 16:00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在静脉输液的调配过程中,存在部分难溶解的药物,因待完全溶解时间长而造成配置所需时间延长,配置效率降低的现象。如以下这组医嘱就出现了溶解困难的情况。
搜索有关文献可发现,注射用环磷酰胺溶解速度的快慢跟溶媒量、温度、瓶内压力、分子运动有关。参照注射用环磷酰胺的说明书中配置指导,每0.2g环磷酰胺需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可看出导致此组环磷酰胺难溶解的主要原因为溶媒量过少。
下面就如何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速度的几个技巧进行探讨
一、选择正确的溶媒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溶媒有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无菌注射用水等。而不同溶媒影响药物溶解的主要因素为pH值。按《中国药典》规定,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为4.5-7.0,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2-6.5,无菌注射用水的pH值为5.0-7.0。如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的配制,需先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至乳糖酸红霉素粉针瓶中,用力振摇至溶解后再加入生理盐水或其他电解质溶液中稀释,如果直接加入其它溶液中稀释的话会形成凝胶状粉末,影响用药安全。故溶解粉末型药物前需认真查看说明书配制指导要求。
二、足量的溶媒量
每个药物都有其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媒量不足,溶质浓度过高,易形成饱和溶液,影响药物溶解速度,造成药物析出,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如泰能的配制,每0.5g亚胺培南需稀释至100ml溶媒中,振摇至澄清后方可使用,如溶媒量过少,则会造成乳白色浑浊。
三、适当提高温度
温度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取决于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吸热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放热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绝大多数药物的溶解是一个吸热过程,通过升高溶液温度,可使药物溶解度增大,溶解速度加快。但需特别注意过高温度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如溶解人纤维蛋白原时,需先将本品及灭菌注射用水预温至30-37℃,然后置30-37℃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制品全部溶解,温度过低往往会造成溶解困难并导致蛋白变性。
四、增加接触面积
粉末类药物在贮存时, 因长期存放而使瓶内药粉集聚,贮存时间越长,粉末之间间隙越小,集聚越紧密。 其中,粉针类抗菌药物大部分较难溶解,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其粉末在药瓶中常聚集于瓶底或瓶颈,这类药物与溶媒接触后易凝结成块,并在块状物表面形成保护层,阻碍了溶媒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延长了药物溶解的时间。 根据Noyes-Whitney 方程溶出原理: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度与溶出速度常数K、药物粒子的表面积S、药物的溶解度Cs成正比,表明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诸多因素只有药物粒子的表面积S相对容易改变。所以加药前敲松粉末,增加药粉与溶媒的接触面积可有效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
五、合理利用瓶内压力
溶解时保持瓶内成负压状态时,可使吸附在粉剂药物表面的气体快速解吸, 同时改变了药物分子的内聚力,增加了粉剂药物与水分子的亲和力,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负压还可以使固体制剂内部的空气由于压力的变化而释放出来,增加了固体药物间的空隙率, 加大了溶剂接触药物的面积,加快了药物的溶出速度。
六、借助机械化设备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配药方式来讲,应用机械化设备(如电子振荡器)配药可大大提高药物溶解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溶媒注入小瓶后,粉剂是从团块外围向内逐渐进行,药用电子振荡器的振荡方向为左右水平双向摆动,振摇时药物颗粒分散受两个相反方向的溶媒与颗粒剪切力、颗粒与颗粒碰撞作用力的影响,降低了颗粒与颗粒间静电斥力、颗粒与溶媒间的空间阻力,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溶解速度。
七、配制技巧的应用
根据药物特性运用不同的调配技巧等方法,可有效提高药物溶解的速度。如易粘瓶低的美洛西林钠,直接用注射器将溶媒沿瓶壁以边注边转动的方式注入,将瓶底的粉末冲散,再经振荡器振30秒左右,药物就被完全溶解;易产气的头孢他啶,溶解后由于西林瓶压力过大,可造成药液的喷出或致注射器活塞的脱落,因此在药液溶解后,直接用30ml的针筒不留空气直接抽取。
首发于丁香园临床用药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