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上午9时多,药学综合门诊来了两位慌慌张张的患者,一位年龄大约在60岁左右的阿姨和一位20多岁的女孩,一进门,女孩手持就诊卡一边递给我,一边很着急的问:医生,能不能帮帮我们??我妈1个多小时前把这个药带着包装吞下去了,现在感觉有点痛,好像还有点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啊???阿姨在后面,将一个拧开盖的药瓶递给了我,倒出来一看,原来是带着铝箔外包装的药片,修剪好的铝箔四个角都是尖尖的,似乎在向我们宣战。光看看就觉得自己的胃也跟着痛,不知道阿姨是怎样把这样带外包装的药片吞下去的……
类似的事情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听药房的前辈们讲过,但这还是自己第一次经历,在我的认知里,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也很主观的认为在现在这样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前辈们以前常交代的------“用药前一定要将药片掰出来,再用水送服”完全多此一举。今天的案例告诉我们,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偏差,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北大药学院史录文教授一行到我院调研时的提问:药师提供药学服务,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想保证患者用对药、安全用药就是我的初心吧。 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识别患者用药风险,做好用药交待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窗口发药,有的患者很着急,希望尽快取了药就走。可以的,发药时只需反问一句:“这个药您知道怎么用吗?可否重复给我听。”能够说清楚的,肯定是掌握了用法的;说不清楚的,通过一个简单的反问,相信患者也能发现问题所在,药师就可以乘势介入了。床旁用药交待,也是一样的做法。“说给我听,做给我看”,可以作为患者用药教育的起点
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气雾剂、泡腾片、某些需要特殊交待的药物(如蒙脱石散剂、阿仑膦酸钠片、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利巴韦林等)。特殊药物、特殊剂型和特殊使用方法注意提炼和总结,语言简练,交待到位。
低龄患儿:侧重于考察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剂型、剂量、给药途径是否适宜; 年长儿童:侧重于考察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是否存在重复用药(尤其复方制剂); 老年人:合并多种疾病和用药,需要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重复用药、是否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和保健品的相互作用等; 育龄期女性:重点监测是否存在备孕、早孕、哺乳等特殊情况,关注用药安全,重点避开某些特殊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知识层次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和需求不同……决定了患者需要的药物信息也各有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识别,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推荐到专科药学门诊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再次引用史录文教授的话作为总结“为人民群众合理用药保驾护航是我们药学人员的初心!”。让我们不忘初心,共同努力!
内容:普燕芳
审核:张志清 编辑:罗铁成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临床药师网」,搜索「clinphar2007」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