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10 |
---|
|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来源:医药经济报
话题背景
医院的《药讯》是联系医药关系的桥梁,它不但为医药学人员和护士等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也是药学人员展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现在很多医院都办有自己医院的《药讯》,有的还很有特色,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些医院的《药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比如,稿件的来源问题,出版的资金费用,出版的形式(电子或纸质),出版的周期(月刊、双月刊、季刊或不定期的出版),页数(内容)多少为宜,有无固定的栏目,内容上面偏向医护还是医药护兼顾等。
话题讨论
新的一年来到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医院《药讯》应有的作用?请大家提供各自医院在办《药讯》时的好点子,与同行们分享。
话题提供:天津市第三医院临床药学全体药师
注重与兄弟医院间的交流
我院自1988年就有了自己的《药讯》,当时还是油印的,一年只有两刊,内容主要是以介绍新药及处方介绍为主,后来《药讯》逐渐改为打印的,内容上较前有所丰富,而且增加了刊数,每3个月出一刊。特别是到了2002年我院《药讯》的编印更加正规,医院非常重视《药讯》的编辑工作,并给了资金上的支持,使《药讯》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改为双月刊。我们曾对2002年前后《药讯》的变化作过一个大致的统计:1988年至2001年末,14年共出了48期,共刊载文章数177篇;其中新药介绍19篇(占10.73%);原著(包括交换稿件)27篇(15.25%);临床供稿2篇(1.13%);转载文章124篇(70.06%);译文4篇(2.83%);平均每期刊载文章3.6篇。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的66个月的时间里出了33期,共刊载文章356篇,其中新药介绍15篇(4.21%);原著(包括交换稿件)155篇(43.54%);临床供稿34篇(9.55%);转载文章119篇(33.43%);译文33篇(9.27%);平均每期文章10.79篇。
目前我院不但有专门的《药讯》编写小组负责组稿,还设立固定的栏目,如:“药学论坛”是讨论药物治疗新进展及针对临床实际问题的栏目;“相互作用”部分的内容,形成连载刊登在《药讯》上,此外还专门翻译《BNF》上的有关药物相互作用的内容;还有《drugfactand comparisions》上的药物评价的内容,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及其他兄弟交流医院的欢迎。
在《药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医院间的交流,一般在出外开会时药学人员会带去本院的《药讯》与大家交流共享,每次开完会后都会带回几本兄弟医院的《药讯》回来,使《药讯》工作得到互补。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各个医院的《药讯》各有特色,有的内容短小精悍,有的读起来轻松幽默,也有的医院将《药讯》作为医院《处方集》的维护简报,将处方集中药物修改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替代药物的方案以及不良反应等通知全院的医务人员。(天津市第三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
让《药讯》成为传播知识、合理用药的桥梁
近些年,一些具有规模的医院纷纷办起了内部刊物——《药讯》,不仅为医药护人员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也给药学人员展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提供“舞台”。但办好一本杂志并不容易,必须做好充分考虑、精心准备才行。
由于《药讯》属于医院内部刊物,读者自然是医院的全体工作人员,而这些读者又有可能成为刊物内容的作者。刊物要办下去,必须有充足的稿源。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尽可能发动医院全体人员参与,尤其是爱好写作的人员加入。要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大家踊跃投稿,如付稿酬、组织活动等都可调动投稿积极性。只要不缺稿件,办好《药讯》就有希望。
办内部刊物,必然会涉及内容(页数)多少、出版周期、出版形式及费用等问题。一般说来,《药讯》的内容不宜过多,50页以内即可,可以每月出一期,应有电子版和纸质本两种。电子版便于读者阅读,纸质本则适合收藏保存。出版费用与印刷数量关系紧密。如果印刷数量不多、费用不大,医院自行解决费用即可;倘若每期印刷量较大,可考虑由医院和知名品牌的医药企业共同出资办刊(作为回报,可在刊物内介绍出资企业的新产品)。
《药讯》作为一个以“介绍新药、宣传合理用药”的专业性内部刊物,可以设些固定栏目,如新药视角、临床药报、各地用药传真、药物禁忌、不良反应、智慧网等,介绍新药新品,交流临床用药经验,解析各地同行用药短讯,宣传用药禁忌与不良反应等等,这些知识与信息对广大医药护人员都能提供非常有益的药学知识。
《药讯》的读者应面向医药护全体人员,因为这三者都与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医师不仅为患者诊断病症,更要对症下药、尽快为患者治好病,这就需要医师不断丰富自己的药学知识。药师与药的关系就更不用说了。而护士同样需要掌握一定的药学知识,护士整天对患者进行用药与护理,能掌握到最详尽的用药情况,如果具备了更多的药学知识,就会及时发现用药问题,为医师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早日康复。
由此可见,《药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内部刊物,不仅有助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更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办好它意义确实不小哩。(王峰)
一个“小编”编写《药讯》的体会
我编写《药讯》是从2004年调入临床药学室后开始的。当时我的前任编写的是4张A4纸的内容,也有几个固定的栏目,主要是针对药学人员的内容,临床上的内容比较少。等到我编写的时候为了充实内容增加了几项栏目,如每季度的处方分析、不良反应上报分析汇总等,还专门开辟了药师论坛和前沿栏目,主要介绍最新的医药学知识和科技动向,摘抄最新的论文摘要。
我主要是从科里订阅的十几种医药学期刊和几种医药报中查找,也曾经向全院约稿,但收到的稿件不多,主要是我自己在编写和摘抄,遇到有用的内容及时写下出处,平时经常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如《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药师》、《医药经济报》等。我把感兴趣的文章都下载下来,分别留存,做好标记。
由于我院还没有形成网络化办公,所以《药讯》只能印刷后发放,每季度末我把稿件编写好,排好版,交由专人负责印刷,大约1周后分发到各个临床科室,基本上在下一月中旬就能够看到。我希望我院的《药讯》可以放到网络上,那么就可以缩短出版时间,减少费用,并且读者还可以把喜欢的内容摘录下载。
2006年最后一期我将《药讯》正式改版为《药学服务通讯》,内容、栏目每期相对固定,全面向医护药发展,力求使读者有所收获。为了突出本院的特色,我在每期封面增加了医院的彩色图片,在封底增加了约稿启示。
我编写《药讯》几年来有两点较深的体会:
1.组稿时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因此组完稿后的校稿一定要自己和其他人一起完成,这样才能减少出错。我就曾经有一次因为疏忽印好后才发现有3处错误,只能又加印刊误表来弥补。
2.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全盘照抄期刊上的内容。我看到过有的医院的药讯,从头到尾都是别人的东西,省事倒是省事,但是就缺乏了自己的特色。我认为应该把自己的和别人的内容相结合,把别人的东西为我所用,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避免落入俗套。
以上是一个“小编”的一点体会,仅供各位同道参考。(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赵兴)
《药讯》应兼顾医、护、药
我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医院都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络,药剂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出版电子版的《药讯》。因为电子版的《药讯》成本低廉,出版周期短,形式活泼,能更及时、广泛地报道药学信息。
《药讯》的出版周期以月刊为佳,栏目应该相对固定,如:“药事法规”、“国内外新药动态”、“用药安全知识”、“护士用药指南”以及“临床用药咨询答疑”等。页数可以根据每期的内容、篇幅而定,以A4规格4页为最适宜。
《药讯》的内容应该医、护、药三者兼顾,并以短篇报道为主,不含长篇综述类分析文章,也不作系统的知识介绍。报道的药事动态力求准确、及时;报道的篇幅力求精炼;报道的形式力求简明、扼要,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去学习、了解。
每期《药讯》还可以向临床征集本期的反馈意见和下期的内容方向,这样,加强了药学人员与医生、护士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利用《药讯》将药学知识服务于临床,也提升了药学人员的地位。(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温冬华)
让《药讯》这张名片更响亮
有的人将医院《药讯》比喻成医院的一张名片,向外展现医院的精神风貌;也有的人将医院《药讯》比喻成一个窗口,让社会各界了解医院,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如何才能办好医院《药讯》,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准确定位、突出特点、与时俱进。
医院《药讯》要定位在立足医院,面向医院,宣传医院,服务医院上;要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挖掘、传承医院自身文化积淀,不断弘扬时代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药讯》成为医院与社会、与患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2.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通讯员队伍。
临床一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管理等动态信息。这些信息是稿件的源泉,需要通讯员精心筛选后,加工整理撰写成文稿。因此只有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通讯员队伍,才能提高院报稿件质量。
3.要突出以精品意识办报。
办好一份刊物,是一个艰辛的探索历程。所以,在办《药讯》过程中,要以群众为中心,增加医院《药讯》的信息量,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如要注重策划,注重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全景方式记录医院发生的大事和盛事;要注重品牌专栏,借助一个个品牌专栏形成医院《药讯》独特的风格。(饶志农)
我办《药讯》这四年
记得我第一次接手《药学通讯》工作,是2003年的第一期(由于经费所限,我们医院的《药讯》是季刊)。由于是刚接手这个工作,所以第一期基本是按着以前的工作思路,从杂志上摘抄篇幅不太长的文章,注重通俗性和科普性。但是当我发放那期《药讯》时,面对着临床医生对这本刊物的“漠然”,我感到了很大的触动,决心一定要通过改版来让这本刊物真正成为临床医生的助手,成为医、护、药沟通的桥梁。
通过和一些相熟的医生沟通,我发现医生们需要的是更前沿、更有指南性的药物信息,而不是一些“老药新用”、“食疗药补”之类的小豆腐块。于是,在此后的每一期《药讯》中,我都有意识地根据我们临床药师在我院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推出一个专题,比如“降血脂药物专题”、“抗菌药物使用专题”、“降血糖药使用专题”等。在每一个专题中,我都会将检索到的一些与专题相关的,特别是业内一些专家的文章,略加整理后归纳在一起,以飨读者。在改版后的《药讯》中,还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和“护理之窗”两个专题,前者是重点介绍药品安全信息和不良反应案例,后者则是向战斗在临床一线的护士队伍介绍一些与她们工作密切相关的用药知识,比如“冬眠合剂的正确使用”,“常见抗菌药物的输注注意事项”,“哪些药物不能碾碎下胃管”等等。通过改版,我院的医护人员明显表现出了对我们杂志的兴趣,有不少医生主动向我索取杂志,让我很是欣慰。
2006年,正值我院《药学通讯》第一百期之际,通过科主任的争取,加上《药讯》已经逐渐地在医院中有了一定的读者群和名气,《药讯》的经费来源由我们药剂科自筹变成了院方出资,于是我们开始筹划《药讯》再次改版。这一次,我们将16开本变成了A4开本;将封面换成了彩页;在刊物上公布投稿信箱和热线电话;增加了“国际医药快讯”和“药师沙龙园地”两个栏目,前者是将在网络上查询的最新医药动态特别是一些国外指南性质的文献翻译整理,后者是我们的学习型组织“药师沙龙”每期讨论话题的精选;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网上建立了《药学通讯》网络版,通过电子信息互动的形式与读者进行沟通。2006年末,我们还制作了2006年度《药讯》合订光盘,分发给各科室主任,深受院方好评。
主编《药学通讯》4年多来,真是有苦有甜,但是我们看到我院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就是最大的回报,《药学通讯》已经成为我科宣传合理用药和医药互动、互信的重要阵地。(天津市环湖医院张毅)
《药讯》应联系实际、特点鲜明
现在,许多医院的临床药学室都办有《药讯》,为医、药、护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这是好事。但是我曾经看过许多医院的《药讯》,大到国家级的知名三甲医院,小到一些基层医院,虽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却不尽人意,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各医院的《药讯》,基本上都是药学资料的摘抄,这些资料不实用,有些脱离医院实际,不能为临床提供必要的安全用药指导,因此难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欢迎。其实,医院的《药讯》摘抄一线新的药学动态、药学进展等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在资料的选择上下功夫。现在的药学资料和信息更新很快,有价值信息与垃圾信息并存,在编写《药讯》时,要慎重选择,去伪存真,为临床所用。另外,《药讯》不能千篇一律,要联系各医院的自身实际,把本医院的合理用药方面的内容编写出来,包括用药特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细菌耐药情况、本院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等信息,提供给临床参考,为本院的合理用药服务。
目前几乎家家医院都有《药讯》,但都似曾相识,特点不鲜明。编写《药讯》的目的是为临床服务,为本院的合理用药服务,因此不能够搞形式、走过场,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自己的风格体现出来,能够真正让内容实用、精彩,受到医、护欢迎。(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 王秋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