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B12注射液能否静脉用药
文 本报记者 王雪敏
来源:医药经济报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 唐蕾
编辑同志:有的医生给贫血患者静注或静滴维生素B12(VitB12)注射液,但该药的说明书中说该药只能肌注或穴位注射,请问VitB12静注或静滴科学吗?有无风险?
读者
维生素B12(VitB12)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体内缺乏VitB12时,会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唐蕾介绍,外源性VitB12又称氰钴胺,需要在体内转化为甲基钴胺和辅酶B12后才具有活性。氰钴胺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含量很少。内源性的辅酶B12又称为甲钴胺,存在于血液和髓液中。与其他维生素B12相比,甲钴胺对神经元的传导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VitB1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尚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在临床应用中,VitB12的补充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剂型和使用方法。VitB12剂型有针剂和片剂,使用方法各有不同。
氰钴胺,应肌注
唐蕾谈到,临床上常用的外源性VitB12针剂(氰钴胺)有0.25mg/ml、0.5mg/ml、1mg/ml三种常用规格。这些针剂药物含量较高,如果静滴(静注)使用,会导致血管内药物浓度骤然增高,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或哮喘等。相对来说,氰钴胺肌肉注射则患者反应较小,吸收较好,肌注VitB12 40min时,约有50%吸收入血液。肌注1mg后,血药浓度在1ng/ml 以上的时间平均为2.1个月。因此,肌注氰钴胺同样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外源性VitB12针剂(即氰钴胺),应肌肉注射。” 唐蕾说。
注射用维生素,可静注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内含VitB12,但其含量比单一的VitB12针剂要少许多(5μg/ml),所以,它可通过静脉给药。”唐蕾解释道。据悉,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多用于经胃肠道营养摄取不足(如营养不良或胃肠道吸收障碍等)、经胃肠营养禁忌者或手术后患者,需在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的情况下使用比较适宜。
甲钴胺,可静注、肌注
目前临床常用的甲钴胺针剂剂量为:1ml:500μg , 片剂为500μg/片。临床推荐剂量:神经病变,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一次500μg ,隔日1次;巨幼细胞贫血, 一次500μg,隔日1次。给药约2个月后,可改为维持治疗,一次500μg,每1~3个月1次。甲钴胺口服给药,一次500μg,一日3次,可根据患者年龄、临床症状酌情增减剂量。
“临床医生在应用内源性或外源性VitB12进行治疗时,应该遵循说明书的指引,严谨用药,特别是使用方法方面。说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不可随意更改。”唐蕾指出,临床应用时,医生可依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可接受的使用方法,给予对应的剂型来补充。另外,在使用剂量方面,也应以说明书为准。
通常情况下,说明书更新很谨慎,相对较慢。因此,不排除某些药品在特殊情况下采用某种超常规的使用方法或剂量。“特殊情况下,在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权威文献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可使用不同于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但必须行之有据,谨慎应用,对于患者来说用药利益应绝对大于用药风险。”唐蕾如是说。
相关链接
VitB12使用注意事项
宜补充VitB12者
老人、素食者、经常大量饮酒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宜补充VitB12。此外,妇女经期或经前补充VitB12非常有益。
切勿过量使用
VitB12是人体内每天需要量最少的一种维生素,过量的VitB12会产生毒副作用。据报道,注射过量的VitB12可出现哮喘、荨麻疹、湿疹、面部浮肿、寒颤等过敏反应,也可能引发神经兴奋、心前区疼痛和心悸。VitB12摄入过多还可导致叶酸的缺乏。
不宜配伍使用的药物
研究表明,与氯霉素合用可抵消VitB12具有的造血功能;体外实验发现VitC可破坏VitB12,同时给药或长期大量摄入VitC时可使VitB12血浓度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对氨基水杨酸类)、抗惊厥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等)、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如秋水仙碱等)可减少VitB12从肠道的吸收;降胆固醇药物消胆胺可通过结合VitB12而减少其吸收,不宜配伍使用。另外,该药储存时一定要避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