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怡勇
规范选择口服及静脉给药
PPIs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口服给药(含鼻胃管给药)及静脉给药。
PPIs首选口服给药,口服疗法不适用时考虑静脉给予。
口服剂型的PPIs多以肠溶片剂、肠溶胶囊、口腔崩解片和多单位微囊系统应用于临床。其中口腔崩解剂型和多单位微囊系统可用于吞咽困难或鼻胃管患者,而普通肠溶、 缓释片剂或胶囊不可咀嚼或压碎,只可整片(粒)吞服。
目前,静脉给药被FDA 批准用于治疗由复杂的糜烂性食管炎而无法耐受口服药物的患者,以及具有病理性酸分泌过多状态的ZES。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否使用静脉给药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患者吞咽能力、胃肠道状态等。
PPIs静脉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可以迅速提升胃内pH,虽然静脉滴注也可达到此效果,但需一定时间,不适合紧急应用,然而一旦达到理想的胃内pH值,脉滴注可作为维持剂量使用。
目前上市的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以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其他PPIs只能静脉滴注。
供静脉滴注的剂型中加入了适当辅料,以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并确保药物滴注过程中的稳定性。
若静脉滴注剂型用于静脉注射,由于稀释剂量少,浓度过高,容易造成局部刺激;而静脉注射剂型由于其稀释剂量小,注射时间短,往往配有保证对静脉刺激性低且不含稳定剂的专用溶剂,如果静脉注射剂型用于静脉滴注时,由于浓度偏低,制剂中又不含稳定剂,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质和产生沉淀。
因此,静脉用PPIs给药时应严格参照说明书,严格甄别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制剂,不得混用。
规范给药频率及时间
口服给药:餐前0.5~1h服用PPIs,其血浆浓度高,同时进餐刺激泵活化,使血浆药物峰浓度与活性泵峰量的时间平行,有利于更长时间的降低胃酸分泌。
但若需大剂量时,应分两次分别在早餐前和晚餐前服用,这样的给药方式与早餐前服用双倍剂量PPIs相比,可更好地控制胃内pH值。因此建议一日1次给药时,在早餐前0.5~1h服用;一日2次给药时,分别在早餐前和晚餐前0.5~1h服用。
静脉给药:静脉使用PPIs视具体适应证决定给药频率及时间。
规范静脉给药溶媒选择
PPIs水溶液容易受pH值影响,0.9%氯化钠注射液pH值为4.5~7.0,5%葡萄糖注射液 pH值为3.2~6.5。
研究表明0.4 mg/mL的奥美拉唑在氯化钠溶液中稳定12h,但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较差。因此推荐PPIs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
各制剂应严格参照说明书使用,不推荐使用0.9%氯化钠和5%葡萄糖以外的其他溶剂作为溶媒。
规范配制后成品输液的质量控制
目前临床使用的PPIs其水溶液多不稳定,容易受溶液pH值、光照、温度等因素影响。在使用时要注意输注时间,否则溶液可能会变色。
建议PPIs配制后不宜保存过长时间,注意输注时间;不能和酸性药物同时或序贯使用,注射器应单独使用, 不宜接触其他药液;必须联合用药时需冲洗管路;若出现变色、浑浊、沉淀等现象时需立即停止输注。
规范静滴时过滤器的使用
有些PPIs稳定性不佳,例如兰索拉唑水溶液,随时间推移溶液pH下降容易析出沉淀,微粒增加引起静脉炎和其他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大。
同时,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要完全消除药液中的微粒是有难度的,而药液过滤器则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性的措施和手段。具有颗粒截留的过滤器的使用,可以预防来自颗粒引起的潜在损害。
因此建议兰索拉唑和艾普拉唑在静滴时必须使用带过滤器装置的输液器。兰索拉唑静滴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