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日趋加速,慢性疾病所带来的合理用药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患者对用药指导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拓展惠民健康服务、加速提升药学服务转型发展,2017年初佛山市南海区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家庭药师制度(让药师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对慢病患者实施以药物治疗管理为核心的全程健康管理工作,填补了药物治疗管理在社区的空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佛山市南海区实践探索家庭药师全程管理患者用药新模式,实现了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为佛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树立了典型,荣获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提名奖。
南海区探索家庭药师全程管理患者用药新模式获评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提名奖。
佛山市南海区家庭药师工作模式采取由区政府统筹、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区医院管理中心管理、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向下连接基层二级、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工作平台、统一考核机制的一体化管理。该项目以药物治疗管理为重点、以慢病用药健康管理为核心,通过让药师走进家庭为居家患者进行用药疗效评估、疗效追踪、不良反应监测,提供用药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药学服务,实现对患者用药全过程的健康管理。
▲南海家庭药师入户随访提供药学服务
经费保障。在全额拨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池,家庭药师服务经费在其中支出,由政府托底买单,多余少补。
人才保障。主要来自二、三级医院慢病用药管理药学门诊的临床药师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一年以上临床药学工作经验的药师,经过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共同组成家庭药师工作团队。目前培养家庭药师155名,其中三级医院占20%、二级医院占42.5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37.42%。
资质保障。依托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合作的首个国家级“ 家庭药师培训基地”以及与广东省药学会合作的“精准用药培训基地”,对家庭药师进行规范化资格培训,授予慢病用药管理资格证书和家庭药师资格证书。同时,名医工作室联盟首席药师工作室作为技术牵头部门,为家庭药师服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配置保障。采取“持证上岗、资格准入、对口支援”的方式,三级医院慢病用药管理门诊配备2名家庭药师,二级医院慢病用药管理门诊配备3名家庭药师,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片区)配备1名专职家庭药师,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名专职家庭药师。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3年内逐步实现辖区内每万常住人口至少配备1名专职家庭药师的任务目标。
制定统一的家庭药师服务标准,并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牵头制定了中国首个家庭药师服务规范——《家庭药师服务标准与路径专家共识》,界定了家庭药师的服务对象、资质要求、规范化培训、服务范围及路径,系统注释了家庭药师在药物治疗管理(包括用药评估、处方精简、用药指导、追踪随访)、药学咨询、科普宣教、家庭药箱管理等药学服务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质量评价标准。目前,该《共识》已经应用于佛山市南海区家庭药师智能工作平台的设计以及家庭药师服务技能培训教材。
家庭药师的服务内容根据签约患者用药复杂情况确定,对服用5种或以上药物等用药复杂的慢病患者,除为其建立用药管理档案、进行用药疗效评估、入户随访、进行疗效追踪、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指导、处方精简、药物重整、指导转诊/会诊、家庭药箱管理等药学服务外,还尝试开展了健康生活方式评估、健康咨询、健康科普宣教、健康行为干预与指导(包括生活方式、营养、运动)等与用药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家庭药师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多种签约方式。主要包括:一是慢病患者自主选择药联体内不同层级医院,通过慢病用药管理门诊直接与家庭药师签约。二是依托目前运行的家庭医生团队,家庭药师以标准化的工作方式进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
建立药联体。采取“1+X+X”构建模式,把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属地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学队伍组成联合体。通过技术帮扶、进修培养、业务指导、资源共享、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方面深层次的合作联盟,实现对家庭药师药学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建立高血压、糖尿病长处方管理制度,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医院的“两病”药品目录,通过药联体完善上级医院与社区的用药衔接。
推广慢病用药管理门诊。2017年开始,要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设立慢病用药管理药学门诊,开展用药效果评估、用药方案调整、合理用药指导,帮助解决患者用药疑难问题,并面向社区、家庭开展用药教育讲座。慢病用药管理门诊对就诊的慢病患者以及出院患者中用药复杂的慢病患者建立用药管理档案,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同时,依托药联体将上级药师服务前移,实现优质技术资源下沉,也填补了药物治疗管理在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空缺。
2018年7月,南海区医院管理局举行了南海区家庭药师智能工作平台上线启动发布会暨医疗机构药联体签约活动,南海区15家公立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首签约,共同迎接该平台上线。
建立智能平台。结合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建立家庭药师智能工作平台,根据《家庭药师服务标准与路径专家共识》,聚焦解决患者居家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问题。作为广东省居民健康医疗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智能工作平台实现了与家庭医生工作站之间、不同层级医院药师之间、家庭药师与居民之间的互联互通。家庭药师通过信息共享、网上转诊、会诊、患者用药指导等,为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实施绩效管理。将家庭药师纳入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根据各医疗机构在药联体内的任务目标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包括业务协作、人才培养、服务数量和质量、健康管理效果等,考评结果与医疗机构绩效挂钩。制定公立医疗机构家庭药师参与全程健康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成本核算法对11项家庭药师服务项目核算出计算标准并作为绩效奖励依据,在体现家庭药师服务价值的同时,也为家庭药师药学服务收费打下基础。
实施两年来,
家庭药师签约患者数:6029人次;
建档:4268人次;
慢病用药管理门诊:5290人次;
随访患者:3226人次;
接受药物咨询患者:3716例;
制定患者用药指导书份数:3597份;
用药科普宣教:6922人次;
优化用药方案数:1475例;
帮助清理药箱:875次;
发现存在不良反应的人次数:190人次。
家庭药师在帮助患者正确服药、为患者解答用药疑问、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追踪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1月,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名三甲医院药学部主任等专家,共同为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目前已有来自美国、中国台湾以及全国其他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同行到南海区参观交流。家庭药师南海经验也被列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药学服务模式转型1+2+3公益项目”的重点内容向全国推广,并被全国多个省、市借鉴实施。国家卫健委、广东省卫健委有关领导多次率领专家组到佛山市南海区调研指导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探索也为2018年国家卫健委制定家庭药师政策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备注:本文摘自健康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