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7 天前 |
---|
|
术语“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有时与“中性粒细胞减少”交换使用,但它们稍有不同。白细胞减少是指总WBC较低,而粒细胞减少是指所有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下降。粒细胞缺乏字面意思是缺乏粒细胞,但该术语在文献中的使用多变,用以指非常严重或极重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即,ANC<100/μL,或者有时该值<500/μL)。临床医生主要关注中性粒细胞(主要是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的数量,因为感染风险与循环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他粒细胞对防御细菌性和真菌性感染的作用甚微。因此,中性粒细胞减少是首选术语。
医生说的"升白"可能是泛称。
GM-CSF与G-CSF — 许多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使用G-CSF和GM-CSF(沙格司亭)都能有效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市场,市售G-CSF为非格司亭(Neupogen)和来格司亭(Granocyte;Neutrogin;Myelostim);非格司亭的一种生物仿制药形式(filgrastim–sndz,Zarxio)于2015年3月在美国获得批准;它在欧洲被称为Zarzio。一种备选人G-CSF非糖基化重组甲硫氨酰基形式称为tbo-filgrastim,在欧洲以Tevagrastim上市,并于2012年在美国获得批准(Granix);预装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可用于患者自行给药。来自ASCO的更新指南建议所有这些G-CSF制剂都可用于预防治疗相关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便利性、成本和临床情况[5]。
有关G-CSF与GM-CSF的对比数据非常有限,而且并不一致:
●仅一项随机试验直接比较了G-CSF与GM-CSF用于181例接受骨髓抑制化疗的无发热癌症患者[44]。接受G-CSF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时间短1日,但差异既无临床意义也无统计学意义。
●一项前瞻性药物使用评估研究发现,G-CSF和GM-CSF的效果、安全性及耐受性相似[45]。
●两项回顾性研究报道称,与G-CSF相比,GM-CSF出现更多的不良事件和/或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46,47]。相比之下,来自健康保险索赔数据库(以及由GM-CSF生产商部分资助)的一项回顾性配对队列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门诊化疗后接受GM-CSF的患者发生感染相关住院的风险低于接受G-CSF或培非司亭(G-CSF的一种聚乙二醇化制剂,且半衰期较长)的患者[48]。
●第三项回顾性对比效果分析(由培非司亭生产商资助)得出结论认为,预防性使用培非司亭的患者在癌症化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并发症所致住院率低于使用G-CSF或GM-CSF的患者[49]。
由于缺乏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其他对比数据,在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的感染预防法方面,目前还没有基础做出推荐认为一种CSF优于其他。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机构使用G-CS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