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培南与亚安培南西司他丁作为治疗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药物,二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
美罗培南与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的区别
亚安培南属于碳青霉烯第一代药物,美罗培南属于第二代。碳青霉烯是ß-内酰胺类抗生素之一,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覆盖了多数临床常见的需氧及厌氧菌,因而成为治疗严重感染的一线经验性治疗药物,特别是致病菌不明或怀疑为耐药菌株时。当致病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或治疗困难时,碳青霉烯是非常有效的药物。此药对产AmpC酶或ESBL的很多细菌仍保存其抗菌活性。
一、抗菌活性及抗菌谱
1.化学结构及作用方式
碳青霉烯的ß-内酰胺核中的5环结构内有一个碳原子取代了硫,并在C2、C3有一个不饱和键。美罗培南与亚安培南的主要区别在于导入了1ß-甲基,因此美罗培南对肾脱氢肽酶具有稳定性,另外在 C2位侧链处有取代,从而增强了美罗培南抗绿脓杆菌的效力。碳青霉烯通过结合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显示其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能力,致使细胞的胞浆渗透压改变和细胞溶解。
2.体外抗菌活性
美罗培南与亚安培南的抗菌谱很广,绝大多数致病菌对其敏感。
而抗革兰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效力美罗培南是与亚安培南的2~16倍,亚安培南抗革兰阳性菌,特别是金葡菌和肠球菌的效力是美罗培南的2~4倍。与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比较,两种药物对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有所升高,但该菌仍对碳青霉烯敏感。
3.抗菌耐药性
虽然临床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已数年,但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菌株很少,仅有黄单胞菌、粪肠球菌和耐苯甲氧青霉素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一般对亚胺培南耐药,但对美罗培南仍可能敏感。两种碳青霉烯均不被质粒携带的TEM酶(通常是肠杆菌科产生),如广谱ß-内酰胺酶水解,也不受肠道菌属、粘质沙雷菌和假单胞所产生的染色体类ß-内酰胺酶的影响。
二、药动学及药效学
1.脱氢肽酶-1稳定性
亚胺培南被肾脱氢肽酶水解,此酶破坏亚胺培南的ß-内酰胺健使之失效。因其在肾内高度代谢和潜在的肾毒性,便开发了西司他丁,这是一种肾脱氢肽酶抑制剂,与亚胺培南以1:1比例合用,可阻止肾内代谢,并消除肾毒性。美罗培南对脱氢肽酶-1较稳定,并为肾耐受,因此不需与酶抑制剂合用。
2.水溶性
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均为水溶性药物,而泰能(即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至少需200ml盐水溶解1克,美罗培南只需20ml。
3.半衰期与肾功能
两种碳青霉烯的药动学参数见表。此两种药物在肾功能受损病人中的半衰期均延长,因此应按肌酐清除率相应减少剂量(见表)。调整亚胺培南剂量时病人体重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两药在透析时均被清除,故在透析后应按肾功能状态再投药。
4.组织穿透性
一次给0.5g或1g的泰能可在很多组织中产生4mg/L组织浓度,这些组织包括结肠、肺、胰、腹膜、胆囊和腹水,但在脑脊液中浓度较低(平均2.6mg/L)。用美罗培南后药物可迅速而稳定地分布到组织间液,在腹腔内、盆腔脏器和皮肤等处所产生的组织浓度足以在临床上显示疗效。脑脊液中的浓度也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