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答案是自己写的 仅供参考
1.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及对药物的特有反应有哪些?
Ø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后28d(一个月)的小儿,此时期,正处于从宫内到宫外生活急剧变化的适应过程.
Ø
黄疸 [jaundice]: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的症状.
Ø
灰婴综合征[greybabysyndrome]:指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可能出现厌食,呕吐,腹胀,进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①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
②
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③
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④
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新生儿对药物的特有反应有:
①
药物超敏反应:例如,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敏感,对酸、碱和水、电解质的调节能力差
②
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疸和核黄疸
③
高铁血红蛋白症
④
出血:由于新生儿肝功能未完善,其凝血功能也不健全,故用药稍有不当即可引起出血
⑤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且血脑屏障尚未成熟,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较脆弱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
⑥
灰婴综合征: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可能出现厌食,呕吐,腹胀,进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
2.
药源性疾病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Ø
药物不良反应[ADR]:指合格的药物在正常的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不包括药物过量、药物滥用和治疗错误.
Ø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是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Ø
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学作用所引起的反应.如应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时,因抑制唾液腺而引起的口干和因扩瞳引起的视力模糊.
Ø
毒性反应[toxic effect]:药物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如巴比妥类应用过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抑制.
Ø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停药后仍残留再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如巴比妥类催眠药引起的次晨宿醉现象.
Ø
依赖性[dependence]: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如果停药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征候群,从而病人强烈要求继续服用以避免因停药而引起的不适.
Ø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是药物引起的一类遗传学性异常反应,这类反应可表现为或者是对低剂量的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或者是对大剂量药物极不敏感.
Ø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机体因事先致敏而对某药或结构与之类似的药物发生的一种不良反应,由免疫系统介导.
3.
比较A型反应和B型反应
A型反应:为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其与剂量大小有直接关系,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具有可预见性,肝肾功能障碍会加大药物毒性,通常可降低用药剂量来预防和治疗此类不良反应.
B型反应:为非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 其与剂量大小无直接关系,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病死率较低高,具有不可预见性,肝肾功能障碍不影响药物毒性,通常为避免发生B型反应,应避免使用可能发生B型反应的药物,若已经发生B型反应,应立即停药治疗.
4.
比较时间依赖性杀菌药和浓度依赖性杀菌药
浓度依赖性杀菌剂,即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浓度越高,杀菌活性越强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加大单次给药剂量,减少给药次数;而时间依赖性药物是指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杀菌活性有关,但通常在药物浓度达到MIC的4~5倍时,杀菌活性达到饱和,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杀菌活性和杀菌速率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和浓度超过MIC的时间有关,如青霉素类,应用此类t1/2教短的药物时,应多次给药,以提高杀菌活性.
5.
妊娠期的合理用药
Ø
A类药: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伤,是最安全的一类药.如青霉素钠
Ø
B类药:动物实验显示对胎仔有危害,但临床研究未能证实,或动物实验未发现有致畸作用,但无临床验证资料.如红霉素,地高辛等.
Ø
C类药: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如氯霉素等.
Ø
D类药:临床有一定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替代药物,其效益明显超过其危害,再考虑应用.如链霉素等.
①
妊娠早期用药:床前期,虽然对药物高度敏感,受到药物损害,极易造成极早期的流产,但若受到部分损害,有时还有补偿功能,胚胎可能继续发育而不发生后遗问题.故在此时期短时间服用少量药物不必过分忧虑.而在受孕后3~12周内.胚胎、胎儿的组织器官处于高度分化期.此时期对药物敏感度最高,用药应慎重.
②
妊娠中晚期用药:即受孕后13周,此时期,胎儿各系统分化已经基本完成,药物的致畸作用减小,但牙,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尚处于分化,发育阶段,故此时期用药也需慎重.
③
妊娠期用药原则: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有疗效确切的老药时,避免使用尚难确定是否对胎儿有影响的新药;小剂量有效时应避免使用大剂量;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D类药物,若一定要使用,应先终止妊娠.
6.
糖尿病的分型与药物治疗的关系,降糖药的分类及各类药物降糖的作用特点
糖尿病的分型:
Ⅰ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因为胰腺B细胞损伤,胰岛素绝对缺乏,患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常伴有酮症酸中毒,重要依靠胰岛素治疗.
Ⅱ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因为胰岛素缺乏伴胰岛素抵抗,患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临床症状不明显,常无酮症酸中毒,主要以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和口服降糖药治疗.
降糖药的分类及特点:
双胍类:作用机理主要是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和消化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此类药物对正常人的血糖无影响,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
a-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理主要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可降低餐后血糖.此类药物尤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胃肠反应,表现为胃肠胀气.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磺酰脲类:作用机理主要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但应用此类药物易造成低血糖.代表药物有甲苯磺丁脲.
胰岛素增敏剂:能够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代表药物有噻唑烷二酮.
非磺酰脲类: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
7.
以时间药理学原理说明怎样使用如止喘,降压,糖皮质激素等类药物,方可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安全的临床用药结果
哮喘患者气道阻力呈现出昼夜规律性变化,在清晨和夜间阻力加重,故应用止喘药时可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量,如此有利于药物在清晨气道阻力增加时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人体血压波动表现为近日节律性,在9时~11时和16时~18时最高,故应用降压药以7时和14时服用为宜,一天一次的药物宜7时左右服用;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因此,必须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的病人,应采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的给药方法,这样可以减轻对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而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不良后果。
8.
抗肿瘤药物常用给药方案有哪些?并简述其各自特点
Ø
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指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某一时期的药物,其作用慢而弱,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杀灭作用.如甲氨蝶呤.
Ø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指对整个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均有杀灭作用的药物,起作用快而强,能迅速杀死癌细胞.如环磷酰胺.
①
大剂量间隔给药:能一次杀死大量癌细胞,增加患者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能减轻抗癌药物的毒性
②
短期连续给药:用于体积倍增时间短的肿瘤,毒性较大,有较大的危险性,但也往往能获得较长的缓解期.
③
序贯给药:对于生长比率不高的肿瘤,可先用CCNSA治疗再用CCSA治疗;而对于生长比率高的肿瘤,可先用CCSA治疗后用CCNSA治疗,这样有可能消灭G0期细胞,到达根治.
④
同步化后给药:一种特殊的序贯给药.
9.
简述抗肿瘤药物大剂量间隔给药的原因
大剂量间隔给药是因为一次大剂量给药能杀死的癌细胞数目,远远大于用药分次剂量的总和,而且一次大剂量给药能杀死较多数增殖期的癌细胞,促进G0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从而增加患者对抗癌药的敏感性,提高疗效,同时,它还有利于机体造血系统功能的修复,降低药物的毒性.
10.举例说明精神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精神因素与内在的免疫功能潜力密切相关,精神颓废、悲观失望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人们经常处于紧张、激动状态下时,会导致内分泌活动发生紊乱,植物神经功能改变,出现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胃肠蠕动减慢等变化,进而影响药物的正常吸收、代谢等,使药物的疗效降低.
11.水肿治疗中利尿药应用常注意什么?
①
根据水肿的病因和欲达到的治疗目的,选择不同种类的利尿药,常用剂量通常小于最低有效量,若症状不见好转,再逐渐加大剂量,但对于顽固性水肿,开始就应使用大剂量.
②
利尿药的应用一般应间断给药,这样可减少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③
应用利尿药的同时,还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密切关注患者水,电解质的变化,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④
药物联用:1.失钾和保钾利尿药合用2.失氯和供氯利尿药合用3.主要排钠和主要排水利尿药合用4.顽固性水肿可采用高中低效三种利尿药合用治疗
⑤
多种利尿药合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预先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
12.简述水肿治疗中产生利尿药抵抗的原因及常采用的措施
Ø
利尿药抵抗:即利尿药耐受,是指长期应用利尿药,产生药理效应减弱,疗效降低的现象,它是应用利尿药治疗水肿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产生利尿药抵抗的原因:
①
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控制好水钠的摄入.
②
对利尿药的适宜
③
用药不当
④
阻止利尿药肾小管分泌进入到小管官腔内.
⑤
肾病综合症患者有蛋白尿,药物蛋白结合率升高,游离型药物减少,导致药效降低
⑥
长期应用导致电解质紊乱,从而降低药效
常采取的措施:
①
应用小剂量或连续静滴高效利尿药
②
当利尿药抵抗出现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时,可加大高效利尿药的剂量
③
联合应用作用于肾小管不同节段的利尿药
④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发生利尿药抵抗时,应用卡托普利有时能恢复利尿药的作用.
13.简述茶碱类药物在治疗急性哮喘发作时,如何做到给药的个体化
对于经常使用茶碱类药物的病人,在给药前应准确测量其血药浓度,为使血药浓度快速到达最低治疗浓度以上, 可首先给予一个负荷剂量,该负荷剂量D(mg)=目标血中浓度(ug/ml)X分布容积(L),目标浓度为治疗范围(10~20ug/ml)内的适量浓度.为维持治疗浓度需持续静滴,其滴速(mg/h)=目标血药浓度(ug/ml)XCl(L/h),实际点滴速度(ml/min)是维持给药速度除以滴流液中茶碱的浓度而得到的.由于个体差异大,在维持给药期间,可由下式求得患者的Cl值,以修正给药速度,即:Cl=当前的给药速度/稳态血药浓度.
14.根据赫尔辛基宣言,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Ø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macology]: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学科.
Ø
安慰剂[placebo]:是指用无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与试验药物外观、气味相同的制剂,作为临床对照试验中的阴性对照物.
①
坚持符合医学目的的科学研究:医学目的是医学研究必须对人的生命负责,必须有利于维护人的生命
②
维护受试者的权益:医学人体试验必须坚持以维护受试者的权益为前提,严格遵守人体试验的道德规范.
③
尊重受试者的人格和知情同意的权利:所有医学科研人员必须知道,受试者具有完整的人格尊严,人生自由和权利.
15.简述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
Ø
遗传程序学说[genetic program theory]:此学说认为衰老是在特定生命周期中被喻为由”生物钟”控制的分化程序,按时由特定的遗传信息激活一些有组织特异性的退行性变化而最终导致死亡.
Ø
自由基学说[free radical theory]:此学说认为衰老就是由于细胞代谢过程中自由基产物损害的结果,故自由基反应是细胞损害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生物体的衰老甚至死亡.
Ø
免疫学说[immunological theory]:此学说认为衰老就是由于自身免疫现象对机体自身组织破坏的结果.
Ø
交联学说[cross linkage theory]:此学说认为体内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可通过共价键交叉联结成难以分解的聚合物,使它们在体内难以发挥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细胞的衰老.
Ø
端粒缩短学说[short-telomere theory]:此学说认为端聚酶在高分化的细胞中处于抑制状态,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将不断缩短,缩短至临危点时,细胞失去活力,濒临死亡.
①
选药合理:老年人在用药前应先了解其疾病史,药物史和当前用药情况,在此基础上正确诊断,明确用药指征,选用疗效确切,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的药物,但老年人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应尽量少用药,用药时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药物伍用不超过3~4种.
②
剂量和剂型: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到个体最适合的能获得满意疗效的剂量,一般为成人剂量的1/2~2/3或3/4,最好给药个体化;由于老年人有吞咽困难,故不宜选用片剂和胶囊剂,特别是在剂量较大时,而宜选用颗粒剂、口服液和喷雾剂,情况紧急时可采用静滴或静注,同时也不宜选用缓控释制剂.
③
掌握最佳给药时间
④
控制饮食和嗜好:如铁剂和精神病药氟奋乃静、氟哌利多不能和茶饮料同服;服用四环素、多西环素时应忌牛奶等.
⑤
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尽量简化给药方案,提高疗效,降低给药次数和合并用药.
16.叙述我国临床试验四期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I期临床试验:是药物耐受性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其目的是在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规律,为II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
II期临床试验:是双盲法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其目的是初步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推荐临床给药方案,包括治疗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每日给药次数等,对其有何不良反应及危险性作出评价和防范措施.
III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的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的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证据.
IV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的临床试验,其内容包括扩大临床试验、特殊对象的临床试验、补充临床试验和不良反应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和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
17.简述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及研究任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