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袁端端
何如意(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月26日《南方周末》) 现在有些地方我们做得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还要好。我们已把药品的审评信息全面公开,这包括药品注册申请受理信息、审评过程信息、审评结果信息等,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要让大家知道,整个社会都不能容忍只安全但无效的药存在。 何如意博士说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北漂,调侃自己没房没车没编制。 在半年前回国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以下简称药审中心)首席科学家之前,他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主管消化系统胃肠道类药物及罕见病药物临床审批。履历漂亮:拥有美国执业医师执照,在FDA工作17年间,曾获得多项嘉奖。 促使他回国是一些不解的小事。 和所有身在国外的中国人一样,以前,何如意身边的亲戚朋友经常会托他买药品、保健品,大包小包地带回国。买多了,他不解:“中国这么大,连个这么简单的维生素都做不好吗?” 2015年8月,国家食药总局开始了十年来关于药品审评审批的最大改革,他看了很激动。在总局的力邀下,他次年回国:“到今天这个状态,再不彻底扭转,老百姓会彻底不信国产药了。” 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与美国舒适生活完全不同的职业挑战。在这场药审改革风暴中,药审中心是最核心部门之一,而因为药品审批严重积压,药审中心一直处在风口浪尖。这个重权在握的部门负责对药品注册申请进行技术审评,可谓是药品上市最重要的关卡。 回国半年,何如意参与了大量改革创新工作。药审中心较少接触媒体,他却做了多次公开演讲。28年的美国相关行业经历,也让这位美籍华人对中国的药审体制多了一份冷静思考。2017年1月18日,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这位首席科学家,他希望药审中心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的、中国老百姓信赖的药品审评机构。 从闭门到开门南方周末:最近药审中心的一个宣传视频很火,这是第一次吧? 何如意:可能是三十年来的第一次。以前大家似乎都不太愿意宣传自己。药审中心这次主动组织拍摄,效果很好,发布后评论蜂拥而至,纷纷点赞,也有人批评宣传片里的人说话死板。但我不以为然,一开始可能不够完美,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是个好的开始。 南方周末:企业以前总抱怨找不到药审中心的人,现在有好转了吗? 何如意:沟通交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急需要建立全方位高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促进新药研发。目前药审中心正在起草《药物研发中与技术审评团队的咨询管理办法》,包括面对面、电话、电邮等的咨询沟通。中心已发布了《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的审评人员在和企业开会之前,要认真研读企业的资料和报告,召开预备会议,形成书面回复,回答企业提出的疑问。药审中心也会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在与企业沟通交流前的48-72小时内书面回答。这样企业来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提高会议效率。 南方周末:你如何评价目前的公开透明? 何如意:我们已把药品审评信息全面公开,包括药品注册申请受理信息、审评过程信息、审评结果信息等,这是前所未有的。企业可以网上看到审评进展情况。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做得比美国FDA还要好。从2016年9月1号开始,我们的综合审评报告也公开上网了。 如果企业在网上什么都查不到,咨询又问不出来,才担心焦虑并且进行私下活动。如果都公开了,这些都不成问题。在大部分(药品注册申请)积压解决后,我们会重新拾起一些专项座谈会,培训班等,讲解我们的指南。现在我们的专家咨询会都是闭门的,以后除涉及保密的部分,我们要把专家咨询会都变成开放式的,邀请专家参与,也开放给其他的企业和社会公众来听。 南方周末:企业资料不会泄密吗? 何如意:美国FDA就是把这些都公开,所以企业的疑虑少了很多。不会泄密的,这项举措在美国已经做了很多年了。座谈会不涉及企业保密的工艺等内容,这也有利于有类似产品的企业了解流程规范。
审评能力在改善南方周末:药审中心被外界质疑审评能力有问题,现在有改善吗? 何如意:在改善,CDE很重视审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最近中心发布了十几个指南。在化学药和生物药上,我们也接纳了大量的国际技术标准,已经翻译了221个文件,希望利用这些现有的先进技术资源,再结合中国实际推出适合我们自己的。药审中心还建立了以适应症为导向的临床审评团队。 南方周末:大家对药审中心抱怨最多的就是审评时间慢,这有什么误解吗? 何如意:我回国之后也听到很多次,甚至一些企业说,他们在国外的临床试验都做完了,中国的批件还没拿到。但事实上,中国的审批流程和美国完全不同。美国的审批全部放在FDA,一个审评团队负责到底。而中国不一样,中间有很多个环节,受理是省食药部门,审评是药审中心,审批是注册司,中间还涉及核查中心、中检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科技部的人类遗传办公室等等。但因为技术审评是药审中心负责,出了问题企业也都会找我们,甚至起诉。 南方周末:有什么办法能改善吗? 何如意:美国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法律规定30天之内必须完成审评审批,如果完不成,就说明你已经认可了上交的试验方案。我们现在最希望的是转变思想,大家一起完成这项步骤,但这很复杂,我们在努力优化现在能做的,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合力。例如,我们多部门同时审评审查,将现行的串联式审评审查改成并联式。 南方周末:中药审评打算怎么做? 何如意:中药不能学国外的,我们必须自己创造一个审评体系。我的建议是传统和现代两条腿走路,有一部分中药希望走现代药物评估体系的,那可以按照西方的理论评估。另一些经典名方,我们需要设计一套体系,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评估它的有效性。 今后我们还需要建立了中药、民族药的安全数据库,这不仅能够支持新的中药审评,还能够帮助中药、民族药走出中国。 南方周末:在审批药品的过程中,会保护民族企业吗? 何如意:我一点也感觉不到这样,因为审评要求是一致的。假如以前制定政策时可能存在这样的现象,但现在不会了。作为审评机关,我们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要把好的、质量高的、有效的、安全的药物引入市场,造福百姓。如果保护的最后是无药可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还会有“陆勇代购抗癌药”案吗?南方周末:一些人说不应该发展创新药,因为中国95%都是仿制药,要以抓仿制药为主。 何如意: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必须要做,而且要按照规范做好,让大众重新树立起对国产药的信心。我们要让大家知道,整个社会都不能容忍这样安全无效的药存在。但我们还有很多的病无药可治呀,我们必须发展创新药。 南方周末:近十年来,中国批准上市的创新药只有寥寥二十几个。 何如意:你说的数据我没看到,但说实话,现在变化很大,2016年,我们有294个化学药的一类新药(指创新药)的临床申请,批准上市了2个;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批准上市了4个。在严打的大环境下,还能批下来这么多,可以看得出中国的新药研发是往上走的。 南方周末:你觉得中国有能力做创新药吗? 何如意:有。就拿肿瘤领域来说,现在国际上最热的是肿瘤免疫药物PD1\PDL1等等。国外才批了几个药,但中国有几十、上百家企业都在做这类药的研发,这种热情是别的国家比不了的。我们有很多海归回国了,带来了大量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其次,中国又在鼓励新药研发。我相信有这么多企业加上好的政策,一定能做出来,中国一定有能力做出创新药,我是很乐观的。 南方周末:知道陆勇代购抗癌药的例子吗?进口药的引进以后能不能快一点? 何如意:这一点一定会改进。之前慢的一个原因是,中国需要自己的数据。一些在国外研究证明是好的、有效的药物,之所以不能尽早进入中国市场,也有一些是因为硬性的、不科学的人为规定限制了,包括申报审评的环节和时间等,几个来回就把时间耽搁了。我们正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不科学的人为规定。今后进口药进入中国的程序一定会更加简化、快捷,或者说会更加科学合理。 南方周末:药审中心还将对危重病用药采取“有条件批准上市政策”? 何如意:对于严重且目前尚没有治疗手段的疾病,我们探索采用特殊的方式,比如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应用替代指标,缩短临床试验周期,加快新药上市。当然,推行这一模式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包括应用临床指标的确证临床试验在批准前开展、替代指标获得审评团队认可等。而且即使拿到了有条件批准上市的许可,也必须要做真正的确证性临床试验,如果无效,药物一样要被撤回。 南方周末: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加快新药上市的措施吗? 何如意:我们还想做中国新药研发的快速通道,美国有快速通道申请认定(Fast track designation)和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designation),但我们想把这两个融合在一块,做一个中国特色的特优通道。我们现在的优先审评,其实是排队上的优先,是为解决积压矛盾设计的。今年解决了积压,这个矛盾就不突出了。我们希望药审中心的审评团队能真正帮助一些好药在研发过程中就能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加快上市。比如,我们在临床试验中就帮助企业一起设计、制定更好的流程,提供监管服务,如果跟踪了这种药临床的全过程,在审评时也能更好的判断和加快审评。但这些药物必须是有初步临床数据证明具有显著潜能的并不是说只要是治疗严重疾病的药我们就列入特优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