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患者周**,男,41岁。因过敏性紫癜入院治疗。医生在测试皮试阴性后给予注射用门冬酰胺酶10000单位+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ivgtt。用药10天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皮肤巩膜黄染明显。查ALT150.5UI/L,AST131.2UI/L,AKP399.8UI/L,γ-GT583.6UI/L,TBIL175.1umol/L,DBIL133.7umol/L。
药师参与会诊后认为这是门冬酰胺酶引起的药源性肝损害,医生同意,停用门冬酰胺酶,并进行保肝、降酶、退黄及支持对症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黄疸消退。
案例分析门冬酰胺酶可抑制蛋白质合成,因此,它可以对蛋白质合成率较高的脏器如肝脏造成一定损害。
药师建议门冬酰胺酶为大肠杆菌的酶制剂,可促使血浆天门冬酰胺水解成天门冬酸和氨,从而阻断了肿瘤细胞的门冬酰胺来源,影响蛋白质合成等。其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有过敏反应、肝损害、胰腺炎、食欲减退、凝血因子Ⅴ、Ⅶ、Ⅷ、Ⅸ及纤维蛋白原减少等。
肝功能损害通常在开始治疗的两周内发生,并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因此,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慎用该药。
来源:药师360,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