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和致病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为内科较常见的病症,尤其是急性白血病(AL),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补充凝血因子的治疗是不可少的.但靠输注全血及血浆疗效不满意,为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及纤维蛋白原制剂(Fg)疗效明显。白血病·淋巴瘤
2003 Vol.12 No.5 P.299-299
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在DIC治疗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9年第6期第12卷 临床研究
作者:段婷 常瑛
单位: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北京,100050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白血病,急性;凝血因子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疾病和致病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为内科较常见的病症,尤其是急性白血病(AL),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补充凝血因子的治疗是不可少的。但靠输注全血及血浆疗效不满意,为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及纤维蛋白原制剂(Fg)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1986年西安血栓与止血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我们于1988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AL并发DIC 40例,随机分组。补充PCC与Fg为治疗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1~61岁,平均30.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用全血及血浆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6~67岁,平均33岁。其中急淋5例,急非淋15例。所有急性白血病均经骨髓证实。两组合并症除均有皮肤粘膜出血点外,注射部位渗血分别为18例,19例;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分别为6例,8例;泌尿道出血各2例;颅内出血分别为1例,2例。
1.2 治疗方法 40例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DIC。除应用肝素、输血小板、抗纤溶等综合治疗外补充凝血因子。治疗组:Fg用量根据每2 g纤维蛋白原可使血浆Fg提升至0.5 g/L的原则,来推算使用剂量,使血浆Fg水平升至(2.0~2.5)g/L,而PCC用量则根据病情,(200~800)U/d不等,直至凝血酶原时间(PT)纠正;对照组:输注全血与血浆交替进行。
1.3 疗效评定 按DIC国内疗效标准〔2〕。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20例,痊愈8例,显效2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70.0%,无效6例,其中脑出血3例,肾功能不全1例,呼吸衰竭2例,病死率30.0%。有效的14例中,10例治疗达到缓解。对照组:20例中,显效2例,进步5例,总有效率35.0%;无效13例,4例死于脑出血,3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于呼吸衰竭,4例死于重症感染,病死率65.0%。7例治疗有效的患者白血病均缓解,另2例达缓解后合并感染,DIC呈进行性加重。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DIC治疗是十分复杂的,尤其对于AL合并DIC的疗效及预后更差。由于白血病本身可有凝血因子水平的降低,故补充凝血因子显得更为重要;并且浓度、纯度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应用全血和血浆组有效率明显低于应用PCC+Fg治疗组(P<0.05),而病死率则明显增高(P<0.05),说明了补充的针对性越强,浓度与纯度越高,疗效越显著。全血或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浓度相对较低,且血浆冻融后其因子损失较大,而AL本身缺乏更加严重,单凭血浆及全血则需大量输入,但危重病人本身治疗药物多,且往往有心肺功能不全,液体入量受限,因此得不到及时而足量的凝血因子而影响疗效。此外,众所周知白细胞、血小板有很高的抗原性〔3〕,进入体内产生相应的细胞特异性抗体,引起免疫反应,故补充而输注全血是不可取的。从本实验中看到,DIC的改善依赖于AL的缓解,因此DIC的治疗要十分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只有在AL好转的基础上,DIC才可望得到改善。应用PCC与Fg的患者,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无1例死于血栓栓塞,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首届中华医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有关出凝血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华血液学杂志,1987,8:183~185
2 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280~285
3 程振林,张振如.成分输血若干临床研究价值及应用现状.中华内科杂志,1988,27:124~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