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说明:上图为本文作者山东大学药学院七年制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刘丽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实习轮转期间做病例分析汇报场景。
大家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近些年来,笔者周围还发生了一些“醉驾”事件,其罪魁祸首却不是“酒精”,而是药物——“药驾”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不亚于“酒驾”。因此,专家们提醒公众,服用某些药物后别开车。
临床上,不少药物服用后会产生嗜睡、眩晕、视力模糊、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与醉酒产生的效果是等同的,因此服这些药后再开车的危险程度堪比酒驾。不少调查反映,人们对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影响驾驶安全的了解甚少,少部分人也仅仅是听说过。
哪些常见药物会影响汽车驾驶呢?
1.可导致嗜睡的药物
目前最多被提到影响驾驶等操作的药物是感冒药和抗过敏药物,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成分,其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疲乏感,甚至导致嗜睡,服用后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可产生同样效果的药物还有:镇咳药、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等抗精神病药物。
2.可导致眩晕和幻觉等感觉异常的药物
含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的镇痛药,服用后会导致幻觉、精神懈怠、平衡感丧失等不良反应。
可产生同样效果的药物还有:镇咳药、抗精神病药物。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药物,建议驾驶员睡前服用。如降压药物可引起乏力、嗜睡、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晕厥症状;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反应,导致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症状;抑制胃酸分泌药,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幻觉、躁狂等。
再有一些抗菌药,如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失眠、头晕、头疼、烦躁等。
在服用这些药物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应尽量避免驾车。
3.可导致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的药物
可引起视力模糊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抗心绞痛药、抗癫痫药、解痉药。另外,对于女性驾驶员,特别需要注意避孕药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使视网膜血管发生异常,出现复视、对光敏感等视力异常表现。近年来,有临床报道,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会引起视力模糊、色觉改变和畏光等视觉障碍,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可引起听力下降的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高效利尿药(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其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暂时性耳聋等。
生活中这么多常用的药物都可能引起“药驾”,可见药驾的危险潜伏在每个人身边。对于驾驶员来说,怎样做才能避免药驾的危险?
​首先,在看病或买药时应主动说明“我是驾驶员”,请医生和药师尽量避免开出对行车安全有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其次,在服用药品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品的成分、用法用量、禁忌证和副作用,若药品注明有上诉常见不良反应时,应注意服药后不开车。
本文已经临床药师网推荐给中国医药报并发表在该报2015年5月22日“合理用药”专版。点击可下载合理用药版电子版内容。
合理用药.pdf
(931.16 KB, 下载次数: 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