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的起源及临床药师制度的诞生
临床药师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源性损害的多发,促成了研究药物对人体疗效和毒副作用反应的新兴学科,即临床药学。1987年,国家原卫生部批准了12家重点医院作为全国临床药学的试点单位,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临床药学的逐步试点工作。2002年,国家原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提到“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实行医药结合。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建立重点患者用药病历,实施药物监测,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同年,国家法规中首次正式出现“临床药师”这一称呼,首次提出建立临床药师制度。2007年,原卫生部出台了190号文件,“临床药师制度试点”工程正式启动。 |
我国临床药师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制度面临多重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1)法律制度不健全: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临床药师的相关法律,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对临床药师的编制、培养等方面的要求较模糊。而当临床药师与医师产生意见分歧时,因临床药师没有处方权,导致临床药师在用药问题上缺少话语权。(2)传统观念束缚:在我国传统的医疗体系中,医师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权威主体,而临床药师缺少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机会,只承担调配、发药工作。(3)高校教学模式僵化:传统的药学教材仅局限在药物化学方面,缺乏对学生临床实践的传授。此外,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药师人才跟不上医院的需求,药师培养与临床严重脱节。
新形势下的举措
新形势下,面对临床药师制度的重重困难,如何破解临床药师发展困局成为重中之重。在这方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提出,建立基于医院全质量管理的临床药师新体系(h-TQM)。h-TQM分为6大系统,即质量技术系统、人才成长系统、服务流程系统、保障支持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及绩效考核系统。各系统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此外,h-TQM在入驻专科的工作架构、指导用药的话语权与定位、参与临床诊疗全过程的工作环路、聚焦质量的绩效考核机制、专业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临床药师信息化工作平台、药品不良反应直接上报与药物浓度监测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优秀的临床药师对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死亡率、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及价值。由此可见,加强临床医师培养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