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xj1991 于 2014-9-24 15:36 编辑
浅谈他汀类药物副作用
2014-09-21 17:56来源:丁香园作者:丁丁
他汀类药物 (statins) 是临床上应用很普遍的一类降脂药物,随着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获美国 FDA 批准(1987 年)上市以来,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他汀类新药不断问世。许多大型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甚至使斑块消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 但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可能产生的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大剂量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除了经济上的负担,还有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一、 高血糖
他汀(尤其是大剂量他汀)可引起患者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血糖控制恶化等。
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一项 临床试验(JUPITER)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患者中报告的糖尿病增加了 27%。涉及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试验(PROVE-IT TIMI 22)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血糖控制恶化有关。2011 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JAMA 2011, 305: 2556)纳入 5 项有关他汀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较中等剂量他汀治疗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12%。 在大量数据面前,欧盟和美国 药品监管部门最终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他汀使用与新发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和(或)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存在较明确的相关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也在 2012 年 12 月 14 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进一步警示了他汀对糖代谢的不良影响。 二、 肌病
肌肉疾病可能算是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肌病得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与他汀的剂量呈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肌痛或肌无力,伴有 CK 升高至正常上限 10 倍以上,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症状。肌病未能及时被发现,仍旧继续用药,则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 肝酶异常 2012 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官方网站发布了新信息,建议删除他汀类药物原有说明中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规定,推荐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上需要时才检测肝酶。
FDA 专家解释,进行此种修改的理由是,他汀类药物所致的严重肝损害仅罕有发生,且是不可 预测的,因此常规监测肝酶似乎不能发现或预防严重肝损害。
同时想说的是,虽然他汀类药物有肝酶异常的副反应,但是肝功能异常并不是他汀使用的禁忌症。
四、 记忆和认知障碍:联珠效应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记忆和认知障碍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大部分医生都忽视了这些现象,毕竟它看起来不像高血糖、肌病和肝酶异常那么容易发现,后果也没有那么严重。通常症状较轻,且停药后可逆。
去年 5 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对 1040 种药物进行测试,发现有四种药物会在神经突内造成结节形成, 像一根绳子上系了一颗珠子一样(见下图),这 4 种药物都是他汀类药物。
神经元内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肿胀,研究人员称其为「联珠(beads-on-a-string)」效应,联珠在停用他汀药物以后会消失。这一发现很可能可以揭开他汀类药物的神经系统作用机制。
出现各种副作用,除了停药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什么措施?阜外医院李建军主任给了以下建议:
减量与间断应用; 他汀类药物之间的转换应用; 非他汀降脂药物的替换应用; 他汀与降脂药物联合应用; 保护性药物的联合应用。 本文来自用药知识问答和丁香园合理用药版块。 摘自《丁香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