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摘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摘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重症医学科(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定义与流行病学 VAP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炎。撤机、拔管48 h内出现的肺炎,仍属VAP。 目前VAP在国内外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导致ICU留治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根据VAP发病时间,可将VAP分为早发VAP和晚发VAP。早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4 d,主要由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的病原菌(如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等)引起;晚发VAP发生在机械通气>5d,主要由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在我国,VAP的致病菌多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而部分的早发VAP,也可由多重耐药的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或MRSA)引起. 诊断 VAP的诊断困难,争议较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改变均缺乏特异性。活检肺组织培养是肺炎诊断的金标准。因其是有创检查,临床取材困难,早期不常进行,不利于指导早 期初始的经验用药。文献报道的多种检测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各种病原学检测方法对VAP诊断的准确性受到质疑。根据现有的研究证据,VAP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影像学改变和病原学诊断。近年来,一些与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可提高临床对感染的识别,其对VAP的诊断意义值得关注。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可行性好,能对VAP的诊断量化,有助于临床诊断VAP。 VAP常见可能致病菌与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