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10-21 16:55 |
---|
|
儿科:由于可用的抗菌药物有限,只有β-内酰胺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可选,因此儿科医生选择青霉素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联用,医生解释患者在当地医院选用一种青霉素类药物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后效果不理想且患儿家长往往心急,故而将二者联用,这样合理吗?同样是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用?
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儿科。究其原因,是因为一来儿科抗菌药物品种受限,可选用的药物少;二来部分医生认为这种方案可拓宽抗菌谱且能降低耐药,有些教科书中也有类似的介绍。然而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
首先,两种药物都是β-内酰胺类药物,具有相似的母环结构,抗菌作用机制也均为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其作用靶位也一样,同时联用会相互竞争作用靶点而呈现拮抗作用,反而不利于发挥各自的抗菌作用。
第二,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两类药物联用会出现抗菌谱拓宽(如青霉素+三代头孢),但这种拓宽的菌谱一般都很小,从效价比来看并不划算。另外如果是G+球菌感染,选用青霉素即可,如果是G+和G-菌混合感染,选用头孢三代即可。没必要两者同时使用。
第三,两者联用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对两者的高度耐药与两者经常联用不无关系。而且,两者存在部分交叉耐药现象,即致病菌对其中一种耐药的同时。可能也对另一种耐药。因为某些细菌可复制靶位而获得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如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结构或产生一种新的PBPs,后者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降低而产生耐药性肝。再者对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来说,二者均无杀伤能力,联用也无益 。
第四,两者在静滴过程中均可发生分解生成青霉烯酸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引发过敏反应.同瓶静滴时,致敏物质生成增多,过敏反应发生几率更加增高。β-内酰胺类母核能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功能障碍、低凝血酶原血症)、肾毒性、肝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是增加的。
总之,两者联用无明显优越性,如果同时使用治疗剂量还会增加费用,实际上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总的来说是不主张联合用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