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某院药房发生一起严重处方调配差错,药师误将处方上的“利托君”看为“利可君”发出,所幸在患者服药前发现,未造成伤害。差错发生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日上午,药师王某在调剂一名先兆早产患者的处方(盐酸利托君10毫克×10片/盒×1盒,用法:10毫克/次,每4小时1次;孕康颗粒8克×6袋/盒×3盒,用法:8克/次,3次/日)时,将利托君误发为利可君,当班核对药师也未发现。直至患者回家准备服药时,因核对发现药品与处方不符,随即返回药房反映,才得以避免药害事件发生。经了解,该调配药师是因为给患者发药时正好有熟人打扰,导致发药错误。
通过总结这一事件,笔者对预防此类差错的再次发生有一些建议。
1.对于未发生严重后果的差错事故,希望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可行性的“非惩罚报告制度”,以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避免因隐瞒而导致更大错误的发生。医院收集不良事件信息不是为了惩罚个人,而是通过发现错误根源,进一步完善细节,从而阻止因人为错误引发的严重后果。医疗本身就是高危险性行业,也应该向其他高危险性行业学习,集中精力于发现并弥补管理方面的各种漏洞,最大限度减少管理体系中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2.利托君与利可君名称相似,为易混淆药品,应在药品字典中添加二者的商品名称以示区分。医院药剂科应对名称相似、包装相似等易混淆药品予以明显标识并分开存放,同时组织大家业务学习注意区分。如对类似药品0.4毫克的叶酸片(主要为妊娠期妇女预防用药,可预防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畸形)与5毫克的叶酸片(主要为叶酸缺乏治疗用药,只有特殊疾病状态下才用于妊娠期妇女)亦应增加商品名予以区分。
3.一份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数据表明,发药时被打断,会导致出错风险增加。调查显示,发药中被打断1次,出错风险即增加12%~13%;如果在一次药物处理中被打断3次,出现临床错误(如给药错误、用药剂量错误等)的可能性达40%,而导致操作失误(如没有核对患者身份、不看药物标签等)的可能性则高达85%。因此,提醒调配与核对药师注意:调剂处方时应尽可能避免被打断,包括来自院内熟人与窗口患者的干扰,也包括同事之间不闲聊,免致影响他人与自身;若被打断,则应提醒自己加倍细心,避免失误,最好自行再重新核对一遍。
4.根据工作量,门诊取药窗口宜安排2名药师,住院取药窗口安排1名药师从事核对,核对药师应专职专用。核对药师要尽快把已调配处方发给患者,一方面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另一方面窗口患者少了,相应干扰就会减少。因此强调,核对药师首要工作是核对,只有在空闲时间才能兼做调配!若核对药师因身体不适等各种原因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时,需及时提出,药剂科应更换核对人员。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201204/1121/3772.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