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3-6-21 13:59 |
---|
|
郑 22:45:42
药物半衰期能不能单独用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飞儿 22:48:21
两个不同概念
MIC90:抑制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郑 22:49:08
很多药物在使用时间大于T1/2后血药浓度仍远大于MIC90
郑 22:49:41
就是啊
郑22:50:11
那我们就不能单独依靠T1/2来定啊
飞儿 22:51:42
是说可以据T1/2还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郑 22:53:24
怎么定?按照他的说法
绝大部分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清半衰期不超过1.5~2h,
那我们不是一天要用很多次
郑 22:54:07
我认为T1/2只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郑 22:56:49
事实上给药间隔应该考虑PK/PD
飞儿 22:56:51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各种革兰阳性菌有1~3 h PAE,对各种革兰阴性菌,除碳青霉烯类有最长2 h的PAE外,其余药物缺乏PAE,因此,它们维持血清药物浓度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半衰期。
(1)t1/2>2 h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给药1~2 g,可使T>MIC达12 h(如头孢替坦、头孢尼西)到24 h(如头孢三嗪);
(2)t1/2介于1~2 h的β-内酰胺类(头孢他啶、头孢唑啉、氨曲南等)每日2~3次给药,即可使大部分给药间隔时间中药物浓度高于MIC;
(3)其他头孢菌素和大多数青霉素类的t1/2 为30 min,推荐用法为每4~6 h给药一次,需每日超过三次给药;
(4)假如药物对靶致病菌的效价甚高,则只需少次给药即可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头孢噻肟尽管t1/2介于1~2 h,因对常见致病菌的MIC值都很低,只需每隔12 h给药就足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通常只有当这些抗菌药物的血清浓度大于MIC的时间超过给药间隔时间的40%(青霉素类)至50%(头孢菌素类)时,疗效才较明显。
飞儿 22:58:24
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PAE)较长的抗菌药物 : 呈现很小的浓度依赖杀菌作用,并表现一定的PAE;同时也具有时间依赖性杀菌作用。用药方案目标是延长药物的接触时间,并允许药物浓度在投药间隔的相当大的时间区间低于MIC。这类抗菌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链阳霉素、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唑类抗真菌药物等。
飞儿 22:58:51
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不同,在组织与细胞内浓度常较同期血浓度高,在研究其PK/PD时必须加以考虑,不能以血药浓度为分析基础,应将感染部位药物浓度或细胞内药物浓度结合MIC进行分析,这也增加了研究难度。大环内酯类药物由于各药物在体内情况及药效特征差异,难于用某一参数描述PK/PD特性,就克拉霉素、罗红霉素而言,当血浓度较高时,T> MIC对临床效果有相关性,当血浓度较低时还需考虑AUC情况,一般T>MIC的期望值为50%。但有关研究结果差别较大,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必要广泛的研究。
飞儿 23:00:18
就“克拉霉素0.25g”而言吧:其血半衰期3-5小时,每日2次,每次0.25-0.5g,2-3天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稳态时,14-OH克拉霉素浓度不再随克拉霉素剂量成比例增加。因此,该药没有必要增加服用剂量和频度。
飞儿 23:01:02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均有强大杀菌活性,又显示较长的PAE,故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可适当延长药物给药间隔时间,采取每日1~2次的给药方案。
飞儿 23:02:09
MIC只表示一种药物对某一株细菌作用的强弱,MIC越低说明药物对相应的病原菌作用越强,但它不能说明药物杀菌活性的持续时间、杀菌率和能否通过提高浓度来增强杀菌活性,也不能说明抗菌药物是否有PAE。
飞儿 23:03:23
药物浓度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因素。即药物血浓度升高,杀菌活性增强。此类药物剂量对细菌的清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药物暴露的时间就不那么重要了,称之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包括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 ,特点是具有首剂效应(The first-exposure effect,FEE)和较长的抗菌药物后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