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抗生素浓度在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中的作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年9月28日; 16(27): 3077-3082
血-胰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抗生素在胰腺中的分布,结果发现抗生素在胰腺中的分布发现胰腺组织不同于其他器官[34-36]. 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使用区域动脉灌注(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 RAI)能提高胰腺及胰周的药物浓度, 防治SAP继发感染, 降低胰腺感染率[37-38]. Burns et al [39]总结抗生素在胰腺组织中的渗透率与抗生素的极性和脂溶性高低、抗生素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作为载体的结合蛋白分子质量大小、抗生素pH值等因素有关后, 首次提出血-胰屏障(blood-pancreaticjuice barrler)的概念, 描述血-胰屏障为一种类似脑组织血-脑屏障的结构, 并认为血-胰屏障为影响抗生素渗透入胰腺组织最主要的因素.
血-胰屏障主要在于毛细血管缺少小孔, 并可能存在实质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这些连接进一步限制药物在间质中通过, 从而对不同的抗生素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 因此, 抗生素的药效与他们通过血-胰屏障的能力有关, 从而直接影响药物对胰腺组织作用的发挥. 实验证明,正常胰腺的血流灌注很丰富, 血液中的抗生素必先依次透过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和基底层, 然后透过胰腺腺泡细胞层、泡心细胞层、闰管等结构而进入胰液, 随后渗透入胰腺组织. 而在AP时, 胰腺的血流量明显减少, 坏死组织的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降低62%, 非坏死区域减低43%[40]. 此外, AP时炎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抗生素向胰液的透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