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论坛前面所说的“关于抗菌药物的几个纠结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且老反你在上面也发了高见。我赞同。
最近看了科技日报的一篇文章“菌群生态或成未来医生必修 ”,又勾起了我对药敏试验的几个很纠结的问题:,
1、CLSI(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执行标准)药敏标准的局限性问题:目前CLSI还没有对局部感染的药敏判断标准。由于抗菌药物进入体内后并不是一定血药浓度与其他体液或组织浓度时有差异的,如头孢哌酮在用药1~3 h后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环丙沙星在尿液的浓度可达200 mg是血液的50倍;左氧氟沙星在肾组织的浓度是血液的2~5倍。因此如果在上述高药物浓度部位感染时,按CLSI制定的标准判断敏感性能获得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一致的结果吗?。
2、体外药敏试验是否能反应病原菌和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药敏试验的MIC是体外测定数据,血药浓度是体内测定数据。同一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的MIC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譬如耐药性),另血药浓度还有个体差异的(特殊疾病、肝肾功能、白蛋白结合率等)。药敏实验和报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体外药敏判断标准未考虑PK/PD因素:抗菌药物体内疗效与PK/PD(药动学/药效学)参数有关,目前制定的折点和剂量的关系中某些药物并不能达到折点、剂量和疗效的统一:如头孢噻肟,CLSI的判断MIC标准是≤8、16~32、>64,敏感等级分别为S、I和R。研究表明,如果按CLSI判断标准常规用药不能达到T>MIC大于50 %的标准,而只有把判断MIC标准修改为≤1为S、2为I、4为R,剂量为1g/q8h时可达到T>MIC大于50 %的标准,才可能有临床疗效(即增加每天用药次数或者说是减小用药间隔,而与增加药物浓度无关。当然还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的问题)。
4、药敏试验是否反映的是真正致病菌菌: 现代感染的特点是,低免疫人群大大增多,条件致病菌、非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增多,这些特点给致病菌的判断会带来很多困难。可想而知,如果按不是感染菌的药敏结果或耐药情况(可能药敏报告耐药,结果临床却控制了感染,推测这种耐药情况可能是定植菌而不是致病菌)去治疗感染菌,是不可能获得好的结果。那么,药敏报告时是否应该或者已经有甄别定植菌耐药的方法呢? 类似问题还有胞内感染和胞外感染的区别等。
以上疑惑请大家讨论! 在此声明:我并不反对药敏试验,只是提出一些疑问供大家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