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第三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规范临床分级药学服务及药学服务内涵,保证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分级药学服务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用药情况,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药学服务。
分级药学服务(用药监护)分为四个级别:特级药学服务、一级药学服务、二级药学服务和三级药学服务。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范自2009年 月 日施行。
参考:
加强药剂师在卫生保健方面作用的新的工具---护理药学
2006年11月23日 | 日内瓦 -- 传统上药剂师的作用就是配制和提供药物。而近来,药剂师面临的卫生需求日益增多:由于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和变得复杂,以及对处方药的规定遵守不严,迫使药剂师的作用演变为侧重于以患者为中心(称之为药学监护)。发达国家中对慢性病长期治疗的遵守率平均为50%,发展中国家的比率甚至更低。
为应对这一需要,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国际制药联合会将首次发行一部手册,题为《发展以患者护理为重点的药学规范》。世卫组织药物政策和标准司司长Hans V. Hogerzeil博士说,“药剂师应在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不只是销售药物。”
药剂师的作用概述起来,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制药联合会的七星概念,即药剂师实际是护理者、信息传递者、决策者、教师、终身学习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本手册中,还增加了一项研究者的职能。
药剂师是卫生保健队伍的组成成员,它承担着各种不同的职能,既要购买和提供药物,又要提供药学监护,帮助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药学监护过程涉及在患者与药剂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制定基于证据的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并就患者的预期健康结果采取后续行动。该手册明确了良好的药物规范,提出了适于世界任何地方的一般规范环境的措施慎虑的药学监护。
根据“七星药剂师”原则,这一交互式手册提供了实用范例和服务模式,可用以自我学习。手册载有各种不同的说明性案例研究,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编制这一手册的目的是,指导学习者获得明确的学习成果,使他们能够承担需要具备知识、技能和态度综合素质的任务。
国际制药联合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Ton Hoek 说,“药剂师所提供的药学监护谋求使患者的治疗结果达到最佳效果,它也是有效、合理和安全使用药物的关键所在。对世界各地的药剂师、教师和学生而言,本手册是一笔及时且可及的宝贵资源,可促进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和技能,以满足当地患者需要。”
《发展以患者护理为重点的药学规范》,目的是为了满足药剂师不断变化的需要,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药学规范范式。本手册的对象是全世界各种卫生保健机构中的药剂师、教师和学生。为尽可能扩大读者群,现已备有英文版手册,并将很快提供法文版以及两种文字的电子版和印刷版。
护理服务与药学服务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第17卷 综述
作者:杭晓华 王卓 胡晋红
单位:杭晓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上海 200433);王卓(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433);胡晋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 200433)
关键词: 护理;临床药学;药学服务;结合
摘要:综述药学服务与护理服务的主要结合点,认为现代临床药学的发展及药学服务的推广不仅依赖于药学工作,更依赖于临床药师与护理工作者的紧密配合,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讨论了临床药学与护理工作在药物治疗效果、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及临床药学研究等方面相互协作的重要意义与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93(2000)03-0016-03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自6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了30多年的发展,1987年,Hepler[1]又提出了临床药学的新概念——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主张药师应该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展示自身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这标志着药房工作的另一次新的革命的到来。美国医院药师协会(ASHP)在其《药学服务申明》[2]中称述道:所有对于患者的服务(patient care)应包括医疗服务(medical care)、护理服务(nursing care)和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从此,对美国药师而言,其使命就是提供药学服务,即运用自身独具的知识和技巧来保证药物使用获得满意结果。这种概念的转换,既将药师从药房赶到患者面前,也将其赶到医生和护士面前,使药师不得不和医生以及护士相互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因此,药师与护士的接触和协作,不仅限于先前的配方室、摆药室,而是扩大到病房乃至整个为患者服务的过程。
1 护理服务与药物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drug therapy)是临床医疗的基本手段,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3]。参与药物治疗是现代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的主要方式和目的。事实上护理工作早就与药物治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俗话说:“医生动嘴,护士跑腿”,说明护士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医生的许多诊疗措施都由护理工作者执行,其效果也直接由护理工作者首先观察得到。同样,一名临床药师对一位病人制订的药物治疗方案,也必须由护理工作者执行并观察疗效。要达到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仅依*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制订理想的给药方案,更依赖于护士科学、严格地执行给药方案。例如,每日多次给药的医嘱,具体给药间隔则决定于护理工作的安排。目前大多数医院对于tid给药的时间一般为每日8:00,12:00,16:00;qid一般为8:00,12:00,16:00及20:00。事实上,根据药代动力学的原理,每日给药时间应该尽量等分,以使药物体内浓度维持在有效药物浓度与中毒药物浓度之间。按照个体化给药和时辰药理学的理论,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除了要调整给药剂量外,还应对其给药间隔、给药时间进行个体化调整。虽然这在我们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尚做不到,但如果护理工作者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伴随“整体化护理”的推行,在给药上可以由护士主动请示临床药师做可能的调整,会给药物治疗的效果带来益处。
药物的剂型规格日新月异,新药的别名、商品名、外文名更是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护士,如果不相应补充药物方面的知识,轻则会闹出笑话,重则便会酿成大祸。呼吸科患者会用到许多喷雾剂,如果不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疗效,而且可能贻误病情,产生药品的不良反应。这些都是护理工作与临床药学的结合点。
2 护理服务与治疗药物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临床药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TDM综合了药代动力学原理、新的分析技术以及微机的有利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技术性服务,以利实现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目前医院分级管理中规定:三级医院要求开展血药浓度测定工作[4]。TDM的一般流程大体分为申请、取样、测定、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等五个步骤[5]。TDM不仅限于药物浓度的测定本身,更体现于其后的结果解释和咨询服务,即在结果异常时,根据病理情况和药代动力学原理作出合理的分析解释,并帮助临床提出处理意见和进行必要的研究。在整个流程中除了临床药师与医生的密切配合与联系外,也不能忽视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地位。医生填写好TDM申请并下好医嘱后,取样则主要由护士负责完成。取样过程虽然简单,但也有很多知识在其中。
一般来说,样品的种类、取样的多少都与所测药物及其采用的测定方法有关。例如体液标本可以是血浆、血清、全血以及唾液、尿液或脑脊液等。仅目前常用的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地高辛检测血清浓度,取样时取不加抗凝剂的静脉血约0.5ml,以便测定时分离血清;环孢霉素A则测定全血浓度,须取加肝素抗凝的血液约0.3 ml。如果护士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不与临床药师进行必要的配合,往往会造成此环节的问题。特别在取样时间、取样部位上更应依据检测目的和方法的特点,不能图方便、省时间。有的护士为图方便而从静脉输液管中抽取血样或不顾服药时间而随意取样,都会给TDM结果带来人为误差甚至严重错误,并将误导医生的治疗方案。
3 护理服务与药品不良反应监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给予正常用法、用量的药品时所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是其作用的两个方面。我国每年有250多万人因ADR而住院,住院中发生ADR可有500~1000万人(次),国家和个人每年仅仅用于ADR抢救、治疗所花的费用可达几十亿元。监察、研究ADR对预防和减免药害、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ADR监察采用的是自发呈报制度。虽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或全军药品不良反应中心都定期接受各成员单位的ADR报告,但是各个医疗单位在具体操作中都感觉此项工作的开展仍具有较大的困难,漏报率非常高。一些单位通过各种方法调动临床医生的积极性,但是效果并不佳;现在很多单位依*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亲自统计报告ADR,但是目前我国药师下临床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人力、精力都不可能胜任。以作者单位为例,今年以来,逐步发动护理工作者,通过护理部的管理网络,以临床药学室为技术支持,组成了全院ADR小组。护理工作者具有群体大、覆盖面广,与患者实际接触时间长等特点,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每个患者都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这样对患者的关心、照顾程度大大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试行此方式进行ADR报告以来,效果较先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各个临床科室的护士长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大力宣传该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组织实施,在短短2个月之间就上报ADR病例20多例(次)。这种做法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4 护理服务与临床药学研究
虽然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都是一些新提出的概念。事实上,长期以来护理工作者不仅进行着护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且一直在进行着给药、用药的研究及ADR的观察和防护。李玉梅等[6]曾研究了安瓿割据长度和擦拭方法对药物微粒污染量的影响,对护理操作和药品包装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朱宝茹[7]等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输液配制、输注过程中消除泡沫的方法,姚毅文等[8]研究了输液的合理配制方法,龚美珍[9]观察了庆大霉素不同用药方法对肾脏的影响,刘沛新[10]等改进了榄香烯乳输注方法,减少了液体渗出及静脉炎等ADR的发生。这些都表明护理工作者在实践中有效地进行了许多自发的合理用药研究,如果今后能够在工作中密切与临床药学研究人员配合,结合临床工作进行一些有目的、有设计的科学调查或实验研究,不论对临床药学的研究还是护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学服务、药学服务和护理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不可或缺的三大组成部分,要提高整个整体服务水平,一方面依*三者的详细分工、各司其职,更重要地依赖着三者在工作中的密切协作与相互促进。药学服务的发展,在临床药师大步走向临床与医生协作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杭晓华(1964-),女,江苏丹阳人,主管护师,本科,从事呼吸科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Hepler CD.The third wave in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the
clinical movement[J].Am J Pharm Educ,1987,51(4):369
[2]ASHP Council on Professional Affairs.Draft statement on
pharmaceutical care[J].Am J Hosp Pharm,1993,50(1):1720
[3]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
[4]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40
[5]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43
[6]李玉梅,李家育,陈 善等.安瓿割据长度和擦拭方法对药物微粒污染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
[7]朱宝茹,于淑存,安 兢.介绍一种药液配制输入过程中免除泡沫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5):295
[8]姚毅文,钟 梅.头孢唑啉钠静脉滴注液合理配制的实验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84
[9]龚美珍,游秀琴,谢芳.庆大霉素用药方法对肾脏影响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418
[10]刘沛新,刘淑敏.榄香烯乳输入方法的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75
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
药学服务与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共同组成卫生保健服务的整体,医、药、护人员各以其专业特长完成对患者服务的过程。药学服务(药学监护)是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1]。药学服务是一个过程,它包括3个功能:(1)发现潜在的和实际存在的与药物有关的问题;(2)解决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3)防范潜在的用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护理程序是在护理实践中科学地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由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阶段组成,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2],使护理人员能高效率地帮助患者增进或恢复健康。药师深入临床,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有利于促进各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促使用药方案有效实施。药师协助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程序,通过评估(给药前评估)、诊断(与用药有关的护理诊断)、计划(与药疗有关的护理措施)、实施(对已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用药护理)、评价(药物治疗评价)等过程来观察和监护一些重点药物和重点患者,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1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的意义
1.1有助于良好思维方式的形成
药师深入临床,将药学服务的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有助于护理人员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应用药物,逐步强化用药知识,增强临床观察的主动性,进而提高药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2有助于药师与护理人员密切协作,提高用药水平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过程,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有助于她们增强参与药物治疗的能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升护理质量。药师深入临床,还可以及时发现医、护人员用药中的盲点,并加以纠正。在这一过程中,药师应将药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摆脱长期以来只是被动执行医嘱、配方发药的约束,在具体的医疗活动中提高用药水平。
2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的主要形式
2.1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构建药学服务体系
2.1.1给药前评估:
给药前应明确用药目的,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的认知情况,确定有无用药禁忌证存在,并收集用药前各项检查资料。比如,在应用利尿药治疗水肿时,给药前应记录出入液量、体重、血压、水肿部位及程度,监测血清电解质、尿酸、血糖和血尿素氮水平,了解肾功能状况及有无糖尿病和痛风病史,进行利尿药知识宣教。
2.1.2形成与用药有关的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主要是针对患者因药物治疗而产生的反应及问题。例如,疼痛(头痛),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的刺激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药物过敏引起的皮疹有关。护理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作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是药学知识与护理程序相联系的结合点。
2.1.3制订护理计划:
与药疗有关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给药时应注意的问题、药物疗效的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观察、促进药物疗效的措施、药物治疗的管理、制订教育计划等。根据相关护理措施可以制订出护理计划。在个体化给药过程中,给药时间、观察临床效果、及时按要求采取血药浓度监测的标本都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密切相关。例如,地高辛至少应在给药6小时~8小时后检测血药浓度,因此只有在检测前1天晚上5时以后给患者服用地高辛,才能确保第2天标本的采集时间落实在地高辛的分布相早期,如此检测所得的数据才真正有意义。
2.1.4实施计划:根据制订的护理计划进行实施,这是护理程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决定药疗效果的关键步骤。在具体的用药过程中,药师应当协助督促护理人员合理用药。如抗生素的联用,医师选择联用繁殖期杀菌剂和抑菌剂时,给药顺序即变得很重要,必须先给予杀菌剂,间隔2小时后再给予抑菌剂,这样才能保证用药效果,若用药顺序颠倒,则可能降低疗效或无效。
2.1.5药物治疗评价
主要是评价用药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决定药物治疗是否继续、停止或更改。要做好药效评价,必须掌握药物起效的时间、客观指标及患者的主观反应。对于有多种适应证的药物,必须了解医师的用药目的。例如,硝苯地平可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应监测血压变化;治疗心绞痛时,应询问并记录患者胸痛是否减轻、发作次数是否减少、心电图有无改变等。如经过评价发现未达到预期目的,应当建议医师调整治疗计划,以免延误时机。
执行护理程序,应有正确、简明的记录。记录常采用PIO方式,P即problem,问题(记述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I即intervention,措施(简明、有条理地记录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O即outcome,结果(记录措施执行后,原有问题是否解决,并提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3]。例如,1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口服地高辛(0.125mg/次,qd),出现头晕,测心率50次/分钟,律齐,血压90/60mmHg。记录如下:8∶30am问题:心动过缓。措施:①暂停给予今日的地高辛;②通知医师;③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④测量生命体征;⑤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⑥说明血压低、头晕时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跌倒、摔伤的重要性。需要上厕所时按铃,由护士照顾。10∶30am结果:①心率50~54次/分钟,血压90~100/55~66mmHg,平稳,无头晕;②继续每2小时测量生命体征。
2.2以护理程序五要素为主线的药学服务步骤
临床药师每人选定1个或2个临床科室定点、定期深入病房,巡视病房前通过微机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以便对特殊患者的用药作重点准备。然后,药师和医、护人员一同查房,在查房讨论过程中提出用药建议,根据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提出与用药有关的护理诊断,并制订与药疗有关的护理计划(包括用药指导、询问和观察用药后的情况等),评价用药效果。每次查房后,药师应及时做总结,记录特殊患者的药历,对所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做好登记,对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研究。以护理程序5要素为主线的药学服务,发挥了药师在临床药学中的应有作用,保证了护理人员科学、严格地执行给药方案。
3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3.1体现专科特点
药师不可能掌握全部药学知识,其所提供的药学服务主要表现在专科用药上,体现在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中,只有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方能使药疗工作有序开展。护理人员在药师的指导下,应当能够举一反三,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新药时,可运用基础知识,参考资料确定该种新药的用药注意点,不断充实自己,为真正实现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3.2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药学服务是要为患者提供系统、完善的药学技术服务,必须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需要医、药、护共同参与,承担各自的工作,因而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格外重要。药师在介绍药物知识的同时,亦应论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扩展和应用,同时也应关注护理专业的发展动向。不同专业人员应相互学习,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
发挥护理人员在药学监护中的一线职能作用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一科 郝素云 朱铁梁 (天津300162)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药学监护的宗旨是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因此,护理人员在药学监护中居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当具备和掌握有关药物治疗的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及临床护理学知识,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冷静的判断,并能理智地采取行动,使药学监护得以有效的保障。
1 掌握临床用药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规律药效学是选用药物的主要理论依据,它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量效关系和有关影响因素。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及代谢变化过程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在体内有效浓度的维持时间,对指导临床用药护理很有意义。为保障每位患者用药能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目的,应掌握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给药间隔、联合用药的原则、病理状态、生理状态等。
2 注重药物新知识的学习
随着新药、特药相继问世,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方法日趋复杂,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开拓进取的新局面,同时赋予了护理工作的新内涵,平时注意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收集新药说明书粘贴成册,备需时查阅是弥补知识不足的有效方法。对初次接触的新药,要认真仔细地阅读说明书,充分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及注意事项,使自己在实施药疗工作时做到心中有数。
3 以知识积累为依托,促使合理用药
311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规律 现代药物发展非常迅猛,最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已由单纯的青霉素类发展为氟羟西林(氟氯西林- 阿莫西林) 、安灭菌(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优普林(氨苄西林- 舒巴坦钠) 、泰门汀(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等复合制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已由第1 代发展到第4代,并且已有舒普深(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 、泰能(亚胺硫霉素- 西司他丁) 等复合制剂;喹诺酮类抗生药已由第1 代发展到第4 代。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用药中充分了解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更好地执行医嘱,使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好的疗效和最低的不适。护理人员必须做到: (1) 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及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2) 注射剂静脉给药若为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时注意配伍禁忌。
(3) 在执行医嘱用药时,如果发现合并用药的剂量过大或混合后可能产生配伍禁忌,应主动提示医生以便及时调整给药方案。例如临床常见的氨茶碱与维生素C 配伍、红霉素与维生素C 配伍、抗生素与乳酶生或丽珠得乐配伍等皆属配伍禁忌1 。
312 重视孕妇和小儿等特殊人群的用药 妇女怀孕后生理状况发生巨大变化,许多药物可通过胎盘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怀孕最初3 个月,胎儿各个器官正在形成,最易受到药物的伤害。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婴儿的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大多数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不慎易产生严重副作用或中毒1 。
313 药物不同剂型的给药方式、给药时间的确定及注意事项 在患者口服药物时应采取正确、恰当的投药方式。例如甲状腺疾病患者口服卢戈氏液投药量每次或递增或递减,须用滴管将药物滴在盛有温开水的杯中,让患者服下并做好记录。糖皮质激素在体内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分泌峰值在8 :00~10 :00 ,7 :00~8 :00 服药垂体- 肾上腺皮质素对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最不敏感,故不良反应较小2 。胃液pH 分泌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人体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胃活动增强,胃酸分泌增加,H2 受体拮抗剂药效持续时间较短,临床给药以2 次/ d 多见,但预防复发或维持治疗时常1 次/ d 给药,睡前服药对胃溃疡患者很有必要。奥美拉唑能迅速选择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 - K+ - ATP 酶,使胃酸泵出过程全天受阻,因此在早晨空腹服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对特殊药物单独分发,并告患者注意事项,不但有利于临床配合,且能够在医嘱停药时易辨认出。
4 加强药药治疗过程的监护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必须做到: (1) 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认真执行医嘱,执行医嘱时不能仅仅机械地完成医嘱,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2) 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3) 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处理,分析原因,及时抢救。对于临床中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要认真分析总结,这是做好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环节。
5 参考文献
1 冯雪梅1 护士应掌握临床合理用药常识1 中华护理杂志,1996 ,31(4) :238
2 李 端主编1 药理学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