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消化学组儿童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大多从远端结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腹泻、黏液血便、腹痛。CD为一种慢性肉芽肿炎症,病变呈穿壁性炎症,多为节段性、非对称分布,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和附近结肠为主,临床主要表现腹痛、腹泻、瘘管和肛门病变。IC指结肠病变既不能确定为CD又不能确定为UC的结肠病变,病变主要位于近段结肠,远段结肠一般不受累,即使远段结肠受累,病变也很轻。UC、CD和IC三者均可合并不同程度体重下降、生长迟缓和全身症状。 近年来,国内儿童IBD的病例数逐年上升,已引起儿科临床高度重视。临床上与IBD有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很多,由于对IBD诊断的组织学或血清学验证金标准缺乏,导致鉴别诊断困难。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组织专家先后于2007年(第6次全国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会议,长沙)和2009年(广州)对制定儿童IBD的诊断规范进行了讨论,强调诊断规范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普遍性,参考国外新近的诊治指南和国内成人IBD诊治共识意见,形成了关于儿童IBD诊断规范的专家共识意见,供国内同道参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定期修改,不断地使其更新和完善。 1 IBD疑似病例诊断 患儿腹痛、腹泻、便血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持续4周以上或6个月内类似症状反复发作2次以上,临床上应高度怀疑IBD。IBD常合并:(1)发热;(2)生长迟缓、营养不良、青春发育延迟、继发性闭经、贫血等全身表现;(3)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脾肿大、皮肤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胃肠道外表现;(4)肛周疾病如皮赘、肛裂、肛瘘、肛周脓肿。 2 IBD诊断步骤 2.1 临床怀疑UC 临床怀疑UC时,推荐以下逐级诊断步骤:(1)粪便除外细菌性痢疾、肠结核、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2)结肠镜检查和多点活检(暴发型者暂缓);(3)钡剂灌肠检查酌情应用,重度患儿不推荐;(4)根据条件进行粪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以了解炎症的活动性;(5)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浆蛋白水平、酵母菌寡甘露糖表位抗体(ASCA)、核周抗嗜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等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帮助;(6)血钙、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叶酸、维生素B12(VitB12)水平测定有助于营养状态的评估;(7)结核感染相关检查,如X线胸片、结核菌素(OT)试验、血清结核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和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检查等。 2.2 临床怀疑CD 临床怀疑CD时,推荐以下逐级诊断步骤:(1)结肠镜和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肠镜检查须达到回肠末段,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同时行抗酸染色,若条件允许,可对病变组织采用特异性引物行结核DNA分析;(2)胃肠钡剂造影、腹部B超以帮助了解肠道病变;(3)根据条件酌情选择:胶囊内镜检查(须在排除小肠狭窄后进行)、小肠镜检查、CT、磁共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肠道病变;(4)上述用于UC的结核感染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同样可用来评价CD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度。 2.3 其他 (1)初发病例、临床与影像或内镜及活检改变难以确诊时,应随访3~6个月。(2)与肠结核混淆不清者应按肠结核作诊断性治疗,以观后效。 3 IBD诊断标准 3.1 UC诊断标准 3.1.1 临床依据 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诊断UC,确诊UC应符合(1)+[(2)或(3)]+(4);拟诊UC应符合(1)+(2)或(3)。(1)临床表现:持续4周以上或反复发作的腹泻,为血便或黏液脓血便,伴明显体重减轻。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腹痛、里急后重和发热、贫血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2)结肠镜检查:病变从直肠开始,连续性近端发展,呈弥漫性黏膜炎症,血管网纹消失、黏膜易脆(接触性出血)、伴颗粒状外观、多发性糜烂或溃疡、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铅管状),假息肉及桥形黏膜、肠腔狭窄、肠管变短等。(3)钡灌肠检查:肠壁多发性小充盈缺损,肠腔狭窄,袋囊消失呈铅管样,肠管短缩。(4)活检组织标本或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①活动性:固有膜内弥漫性、慢性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隐窝炎或形成隐窝脓肿;隐窝上皮增生,同时杯状细胞减少;黏膜表层糜烂、溃疡形成。②缓解期: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性细胞减少;隐窝不规则,排列紊乱;腺上皮与黏膜肌层间隙增大,潘氏细胞化生。 3.1.2 诊断内容诊断应包括其临床类型、病变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活动性等。(1)临床类型: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暴发型。①初发型:既往无病史首次发作;②慢性复发型:病情缓解后复发;③慢性持续型:首次发作后可持续有轻度不等的腹泻、便血,常持续半年以上,可有急性发作;④暴发型:症状严重,血便每日10次以上,伴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2)病变范围:直肠型、直肠乙状结肠型、左半结肠型、全结肠型。病变范围参考结肠镜检查结果确定。(3)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①轻度:患儿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贫血,血沉正常;②中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③重度:腹泻每日6次以上,伴明显黏液血便、体温37.5℃以上、脉搏加快、血红蛋白<100g/L、血沉>30mm/h。(4)活动性:活动期、缓慢期。①活动期:患儿有典型临床表现,结肠镜下黏膜呈炎症性改变,病理学检查显示黏膜呈活动期表现;②缓解期:临床表现缓解,结肠黏膜病理检查呈缓解期表现。 3.2 CD诊断标准 3.2.1 临床依据 综合临床、影像、内镜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诊断本病,采取排除诊断法,主要排除肠结核、其他慢性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恶性淋巴瘤。(1)临床表现:慢性起病、反复发作的右下腹或脐周腹痛伴明显体重下降、发育迟缓,可有腹泻、腹部肿块、肠瘘、肛门病变以及发热、贫血等;(2)影像学检查:胃肠道钡剂造影、钡灌肠造影、CT或磁共振检查见多发性节段性的肠管僵硬、狭窄,肠梗阻、瘘管;(3)内镜检查:病变呈节段性、非对称性、跳跃性分布,阿弗他样溃疡、裂隙状溃疡、铺路石样外观,肠腔狭窄、肠壁僵硬,狭窄处常呈病变呈跳跃式分布;(4)手术标本外观:肠管局限性病变、跳跃式损害、铺路石样外观、肠腔狭窄、肠壁僵硬;(5)活检组织标本或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固有膜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黏膜下层增宽呈穿壁性炎症。 具有表1诊断要点①②③者为拟诊,再加上④⑤⑥三项中任何一项可确诊。具有第④项者,只要加上①②③三项中任何两项亦可确诊。 表1 WHO推荐的CD诊断要点 3.2.2 诊断内容 诊断应包括病变范围、严重程度。(1)病变范围:结肠型、小肠型、回结肠型,病变范围参考影像及内镜结果确定。(2)临床严重程度:根据表2儿童CD活动指数(PCDAI)估计病情程度和活动程度及评价疗效,分为不活动、轻度、中/重度。活动指数0~10分:不活动;活动指数11~30分:轻度;活动指数≥31分:中/重度。 表2 儿童CD活动指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女(<10岁)≥33;女(10~19岁)≥34;男(11~15岁)≥35;男(>15~19岁)≥37 | | | | | | 男、女(<10岁)28~32;女(10~19岁)29~33;男(11~15岁)30~34;男(>5~19岁)32~36 | | | | | | 男、女(<10岁)<28;女(10~19岁)<29;男(11~15岁)<30;男(>15~19岁)<32 | | |
| |
| 身高下降1个百分位等级内或身高生长速率在-1个标准差之内 | | | | 身高下降1~2个百分位等级或身高生长速率在-1~-2个标准差 | | | | 身高下降2个百分位等级以上或身高生长速率在-2个标准差以下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百分位数法评价身高的方法常分为第3、10、25、50、75、90、97百分位数,即7个百分位等级,如“10→25→50”为上升2个百分位等级;2)以cm/年表示,需要超过6~12个月的测量方可得到可靠的身高速率,与正常相比标准差;3)1周内超过3d体温>38.5℃、关节炎、葡萄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或皮肤坏疽 3.3 IC的诊断 综合内镜、多部位活检病理、肠道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后组织病理作出诊断。病变局限于结肠,近段结肠病变重而远段结肠病变轻,病理检查肯定为肠道慢性炎症性病变但不能区分是结肠CD或UC、也不提示淋巴细胞性或过敏性结肠炎,可考虑IC。 (作者及作者单位:陈洁,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许春娣,上海医科大学瑞金医院;黄志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龚四堂,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董永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董梅,北京协和医院;孙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叶礼燕,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黄永坤,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宝西,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琳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徐樨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江米足,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杨文澜,江苏南通瑞慈医院;朱朝敏,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游洁玉,湖南省儿童医院;武庆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蒋丽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李在玲,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邵彩虹,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黄瑛,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张艳玲,首都儿科研究所;徐晓华,天津市儿童医院;刘凤林,天津市儿童医院;毛萌,四川大学华西二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