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儿科诊疗规范-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二)
龚海红、吴升华 第四节 肺炎 1 概述 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不同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本病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占各种死亡原因之首。小儿肺炎的种类很多,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较多。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及低出生体重儿等更易发生本病。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2 诊断标准 2.1 肺炎诊断依据 ①急性发病,发热,热型不规则,咳嗽较频,由刺激性干咳到多痰咳嗽;小婴儿可口吐泡沫。②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见鼻翼扇动、三凹征、点头呼吸、呻吟,重者口鼻周围发绀。③肺部听诊早期仅为呼吸音粗糙,以后为固定的中、细湿啰音。④胸部X线表现早期为肺纹理增粗,以后为两下肺或单侧斑片状阴影。⑤重症者可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酸中毒等。 具有上述第①~③或①~④或①~⑤可诊断为肺炎。 2.2 肺炎的分类诊断(2001年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订) 2.2.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指无免疫抑制儿童在医院外或住院48h内发生的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支原体为主。 2.2.2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指住院48h后发生的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除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葡菌、肺炎支原体外,尚有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等)、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厌氧菌、嗜肺军团菌、真菌、疱疹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2.3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①安静时心率加快,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②呼吸困难,安静时呼吸突然加快,60次/min,③突然发生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皮肤苍白,发灰,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④肝大达肋下>3cm,或短时间较前迅速增大,不能以横膈下降解释。⑤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⑥尿少或无尿,颜面及下肢水肿,已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等原因。 2.4 常见病原体所致肺炎的诊断标准 2.4.1 腺病毒肺炎 ①好发于冬春季,多见于6个月~2岁小儿。②骤然起病,初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稽留高热。⑦咳嗽较剧,频咳或阵咳,气促,喘憋,重症有呼吸困难及发绀。④肺部体征出现较晚,鼻翼扇动,三凹征,呼气性呻吟,听诊肺部由呼吸音粗发展为管性呼吸音,3~5d后出现细湿啰音。⑤嗜睡、萎靡等神经病症比较明显,且出现较早;易出现心力衰竭。⑥血中腺病毒IgM抗体阳性。⑦胸部X线特点: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大小不等的肺部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肺气肿多见;病灶吸收缓慢,需数周至数月。 2.4.2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①多见于<2岁的婴幼儿,尤其是2~6个月者。发病季节北方多见于冬春季,南方多见于夏秋季。②干咳、喘憋,轻微发热或不发热。③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发绀、三凹征明显;肺部叩诊呈过清音,听诊有哮鸣音及细湿啰音。④发作严重者易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胃肠道出血等。⑤血中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⑥胸部X线检查可见支气管周围炎或斑片状阴影,肺气肿。 2.4.3 葡萄球菌肺炎 ①冬、春季发病较多,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②起病急,多数有不规则高热,常表现为弛张热,③全身中毒症状重,面色苍白,呻吟,少数病例可有中毒性休克,可能出现多种易变性皮疹(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样皮疹等);④肺部广泛出血、坏死和多发性小脓肿为特点,肺部体征出现早,中细湿啰音;⑤肺部以外可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灶,易合并循环、呼吸、神经及胃肠功能障碍;⑥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少数病例白细胞明显降低;⑦胸部X线检查病灶易变,可在短时间内发现肺大泡、肺脓肿或脓胸、脓气胸。 2.4.4 肺炎支原体肺炎 ①多见于年长儿,近年来婴幼儿感染率明显增高。②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可似百日咳样咳嗽,痰黏稠,可带血丝;年长儿可有咽痛、胸闷、胸痛等;婴幼儿起病急,可有喘憋及呼吸困难。③体征可不明显,婴幼儿双肺能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④部分患儿有肺外表现,如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脑膜炎、肝炎、肾炎、消化道出血等。⑤冷凝集试验阳性(>1:32)可做参考,恢复期血清支原体抗体升高>4倍有诊断意义,血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⑥胸部X线表现:以肺门阴影增浓为主;支气管肺炎改变;间质性肺炎改变;均一的实变影。 2.4.5 沙眼衣原体肺炎 ①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②起病缓慢,初有鼻塞、流涕,不发热。⑦气促、频咳,可酷似百日咳样阵咳,偶见呼吸暂停或喘鸣,半数可伴结膜炎。④肺部可闻及湿啰音。⑤鼻咽标本沙眼衣原体抗原阳性,血清沙眼衣原体IgM阳性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⑥胸部X线表现呈弥漫性间质性和过度充气改变,或有片状阴影。 2.4.6 肺炎衣原体肺炎 ①多见于>5岁儿童,多为轻型,②上感样症状起病,无热或低热,1~2周上感症状消退,咳嗽逐渐加重,③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④胸部X线表现为单侧肺下叶片状阴影,少数为单侧广泛或双侧斑片状阴影;⑤可有肺外表现,如红斑结节、甲状腺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⑥血白细胞常增多,血清肺炎衣原体IgM阳性。 2.5 鉴别诊断 2.5.1 急性支气管炎 以咳嗽为主,肺部啰音不固定。可发展为肺炎,症状严重者应按肺炎处理。 2.5.2 肺结核 临床症状可与肺炎相似,但肺部啰音不明显。可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检测血清结核抗体等进行鉴别。 2.5.3 支气管异物吸入异物后,可继发肺部炎症。根据异物吸入史、突然发作的呛咳及胸部X线改变可鉴别,纤维支气管镜有助于诊断。 3 治疗方案 3.1 一般治疗 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③加强营养,保证每日蛋白质、维生素及水分的摄入;④避免交叉感染。 3.2 基本药物治疗 即病原学治疗(2001年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订)。 3.2.1 抗生素 在病原学不明时,可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与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病情严重程度、年龄、X线胸片、当地细菌流行病学资料来经验性选用抗生素;在病原学明确时,按不同病原体药敏试验选择药物。表1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常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用法。 表1 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常用抗生素剂量和用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次/d口服3d,停药4d,为1个疗程;或1次/d静脉滴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1.1 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 至少应覆盖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严重者应覆盖葡萄球菌,一般是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 轻至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或第1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备选第2代口服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等。 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方案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氨苄西林+舒巴坦);方案2,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方案3,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疑为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或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方案4,大环内酯类+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疑合并有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 3.2.1.2 院内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 轻至中度院内获得性肺炎:选用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方案1~方案4中之一。 轻至中度院内获得性肺炎伴下列危险因素之一:原有心肺基础疾病、恶性肿瘤、机械通气、长期重症监护、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胸腹部手术后、昏迷并吸痰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采取方案5,即上述方案1~方案4之一+克林霉素或甲硝唑(疑有厌氧菌感染);方案6,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或哌拉西林+他佐巴唑)(疑有铜绿假单孢菌感染)。
轻至中度院内获得性肺炎伴上述多种危险因素:应用下述重度院内获得性肺炎治疗方案。 重度院内获得性肺炎:方案7,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吡肟(疑有铜绿假单孢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方案8,为方案6或方案7+氨基糖甙类(>6岁或病情严重者);方案9,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疑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方案10,方案6~9之一+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壁霉素)(疑有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或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 3.2.1.3 明确病原菌后治疗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青霉素低度耐药者,可用大剂量青霉素G(表1),也可用第1代或第2代头孢菌素,备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青霉素高度耐药者(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首选万古霉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流感嗜血杆菌: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氨苄西林+舒巴坦,备选第2代或第3代头孢菌素或新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者,首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备选第1代或第2代头孢菌素。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或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者,首先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或替考拉林,可联用利福平。 卡他莫拉菌: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备选第2代或第3代头孢菌素或新大环内酯类。 肠杆菌科(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联用阿米卡星或奈替米星;备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亚胺培南或第4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等。 铜绿假单孢菌(绿脓杆菌):首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佐巴坦、美洛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头孢吡肟,可联用阿米卡星或奈替米星;备选阿米卡星或奈替卡星联用氨曲南或亚胺培南。 B组链球菌:首选青霉素G(大剂量)、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 厌氧菌:首选青霉素G联用克林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氨苄西林+舒巴坦。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司忒菌:首选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 嗜肺军团菌:首选红霉素、新大环内酯类,重症者可联用利福平。 百日咳杆菌、支原体、衣原体:首选红霉素、新大环内酯类。 真菌:首选氟康唑(一般针对隐球菌、念珠菌、组织胞浆菌),备选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一般针对念珠菌、隐球菌)、咪康唑(一般针对芽生菌属、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伊曲康唑(一般针对曲菌、念珠菌、隐球菌)。 3.2.1.4 注意事项 ①根据1999年卫生部医政司建议,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6岁者禁用,>6岁者慎用,必须使用者要监测药物血浓度和听力。②初始治疗48h左右对疗效进行评估,有效者体温趋降,全身症状及呼吸道症状改善;初始治疗72h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善又恶化者为无效。无效原因见于抗生素不覆盖病原菌;抗生素的肺浓度在有效浓度之下;病原菌耐药;患儿免疫缺陷;真菌或病毒或卡氏孢子虫感染,有医源性感染灶,如气管插管,导尿管等。③抗生素有效者一般用至热退及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7d。抗生素疗程:肺炎链球菌肺炎为7~10d;流感嗜血杆菌肺炎14d;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肺炎28d;肠杆菌肺炎14~21d;铜绿假单孢菌肺炎21~28d;嗜肺军团菌、支原体或衣原体肺炎21d或更长;真菌性肺炎1~2个月。 3.2.2 抗病毒治疗①利巴韦林(病毒唑):10mg/(kg·d),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可超声雾化吸入。②干扰素:雾化吸入比肌内注射疗效好,疗程3~5d。③聚肌胞:为干扰素诱生剂,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2岁者隔日肌内注射1mg;>2岁者隔日肌内注射2mg,用药3~6次。 3.3 对症治疗 3.3.1 氧疗 有喘憋、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立即吸氧。鼻前庭给氧,氧流量0.5~1L/min;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有呼吸衰竭者,应用人工呼吸器。 3.3.2 祛痰剂 可选溴己新(必嗽平)、沐舒坦、复方甘草合剂、小儿消积止咳糖浆、羚贝止咳糖浆等。 3.3.3 雾化吸入 雾化液中加入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利巴韦林或干扰素等。 3.3.4 支气管解痉剂 喘憋严重者选用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或糖皮质激素。 3.3.5 补液 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重症患儿总液量≤60~80mL/(kg·d),液体张力1/5~1/3,输液速度<5mL/kg。注意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3.4 重症病例的治疗 3.4.1 心力衰竭的治疗 ①休息与镇静:严重者半卧位,避免刺激。镇静剂可用10%水合氯醛等。②吸氧:有气急和发绀者,应及时吸氧。③强心剂:首选毛花甙丙(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毛花甙丙剂量,≤2岁者为0.03~O.04mg/kg,>2岁者为0.02~0.03mg/kg,首剂用1/3~1/2量,余量分2次,1次/4~6h,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④利尿及血管扩张剂:可肌内注射呋塞米(速尿)。酚妥拉明以0.3~0.5mg/(kg·次)加10%葡萄糖10~20mL稀释,静脉缓慢推注或静脉滴注,总量≤10mg/次,15~30min可重复1次。 3.4.2 中毒性结肠麻痹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补液。亦可用酚妥拉明。 3.4.3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包括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保护心脏功能、消灭致病菌及清除原发感染灶、吸氧及机械通气、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脱水剂、应用抗凝剂及抗纤溶亢进的治疗、保证热能供给等。 3.5 其他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重症肺炎伴喘憋及有中毒性脑病的患儿,可用糖皮质激素3~5d,常用地塞米松。②肺部理疗:在恢复期肺部湿啰音仍不消失者,可进行超短波理疗,促进肺部炎症消散、吸收。③维生素A: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应用维生素A,可增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4 疗效评估 轻症患儿或经及时合理治疗后,1~2周临床症状及体征逐渐缓解,腺病毒、支原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程可达2~4周。停药后无症状、体征,胸部X线摄片正常,无并发症者,为治愈。 5 预后评估 绝大多数本病患儿预后良好,但肺炎仍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预后与病原体、机体免疫力及合并症与并发症有关。婴幼儿、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患儿,病程迁延,并发症多,预后较差。 6 评述 抗生素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d,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d。支原体肺炎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程要足够,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易复发及产生并发症,一般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及时治疗并发症及并存症,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婴幼儿肺炎死亡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