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网(linyao.net)免责声明
禁止发布任何可能侵犯版权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侵权后果;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低俗不良违法有害信息。
消化内科查房手记
1胰腺假性囊肿 常在急性胰腺炎4周以后形成。若囊肿较小,部分可自行吸收,暂不处理,动态观察;对于超过2个月以上、大于5cm者可内镜下治疗。
2腹水的鉴别 1、首先判断是渗出还是漏出:包括经典的指标、LDH、腹水LDH/血清LDH、腹水蛋白/血清蛋白。2、如果是漏出液,常见于心源性、肝病、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性疾病、其它如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如果是渗出液,(1)中性粒↑常见于原性腹膜炎(腹水聚增型、急腹症型、肝昏迷型、休克型、逍遥型等,肾综时肠道细菌移位也可引起)、继发性腹膜炎(如空腔脏器穿孔、实质脏器破裂、腹腔脏器炎症蔓延如胰腺炎、阑尾炎等)(2)淋巴细胞为主,见于结核、肿瘤等,其中腹膜的TB腹水ADA升高大于35U/L,敏感性约90%,大于40U/L基本肯定,可行腹水结核菌培养、腹腔镜检,而肿瘤包括原发于腹膜的腹膜间皮瘤和继发性腹膜癌,特点有腹水CEA大于血清CEA、ADA常不高、腹水特殊指标(FN、胆固醇、脱落细胞等),可通过腹腔镜、内镜等寻找原发灶。
3治疗胆汁反流三招式: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促胃肠动力药改善运动、吸附剂中和反流物。用药举例:耐信40mg,QD;莫沙必利5mg,TID;达喜,0.5-1,TID。 胆汁反流损伤黏膜的机制:结合胆酸或胃蛋白酶在无酸环境时对食管相对无害,但在酸性环境下短时间内可产生比单独酸暴露更大的损伤。提示胆汁的黏膜损伤作用主要在于破坏黏膜屏障,增高跨细胞膜的H+通路,从而继发增加H+的渗透力,引起酸对黏膜的损伤。结合胆酸在PH 2和非结合胆酸在PH 7时会引起黏膜损伤增加。 胆汁反流性疾病应用抑酸剂:①以酸反流为主的疾病,即使有胆汁反流存在,也需用抑酸药物,如反流性食管炎等。②食管内酸碱混合反流,此时应用抑酸剂不但可降低胃内酸度,同时大幅度减少胃液量,因而也相应降低了十二指肠液向食管内反流的数量。③通过胃肠激素的参与,增强防反流机制。如应用抑酸药后,胃内强度降低,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高胃泌素血症可增加LES张力,从而增强了食管抗反流的能力。④改善症状,一些反流性疾病有明显的胃酸分泌增症状,应用抑酸剂后,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⑤治疗参与反流形成的原发病,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时的十二指肠胃反流。
4肝源性溃疡发病机制,除普通溃疡的机制外,一个重要的机理是肝功能减退导致促胃液分泌物(促胄液素、组胺、五一羟色胺等)灭活减少。
5梗阻性黄疸,MRCP上两种特征性表现:枯枝征→良性;软藤征→恶性。
6胆囊赘生物:胆囊壁的息肉样病变或增生性病变。可为良性,也可为小腺癌等恶性。现在超声的普及,发生率较高。注意短期复查。良性病变:胆囊息肉、腺瘤、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肌病。处理:直径超过1cm,或基底大于1cm短期内数量或直径变化大者,手术;其它3-6个月内随访,直径接近1cm的,1个月随访;另外,单发、位于胆囊颈部的,恶性可能性大,建议手术。
7体质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增高见于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特点:转运与排泌缺陷;“黑肝”;BSP试验双峰曲线;肝活检确诊。Rotor综合征与Dubin-Johnson综合征不同之处主要是:BSP试验无双峰,肝活检无色素沉着(不是“黑肝”)。Gilbert综合征:胆红素撮取结合障碍;低热卡试验异常(低热卡饮食后胆红素达到2mg/dl、饮食后胆红素是饮食前2倍以上、增加的绝对数大于1.4mg/dl,有认为三条具备敏感性达100%);苯巴比妥诱导有效;肝穿刺一般无异常;排除溶贫。
8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所致溃疡特点:深、大、多。
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急性止血 A三腔二囊管;B药物①血管收缩剂:垂体、特利加压素②生长抑素类:施他宁、奥曲肽③抑制胃酸药: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糜烂等可用质子泵抑制剂④凝血类:迅刻、捷凝、立止血等⑤口服药物:去甲肾、凝血酶⑥其它;C补充血容量;D介入:硬化剂、套扎、TIPS。
2、预防再出血 A药物:β阻剂如心得安,使心率降25%,注意有无禁忌(机制:β1→心脏→心搏↓→内脏血流↓;β2→内脏A→血管收缩→内脏血流↓);B介入:硬化剂、套扎;C预防性手术:①如果无脾肿大、脾亢,以介入为主②如果有脾肿大、脾亢,以手术为主,脾切+断流(分流)
10急性胰腺炎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水电解质平衡、生命体征监护;2抑制胰腺分泌:施他宁、善宁;3抑制胃酸分泌,间接抑制胰酶;4抑制胰酶:加贝酯、乌丝他丁(抑肽酶因有专家提出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现已少用);5抗菌药物的使用:早期足量,能透过血胰屏障、胰腺中浓度高及抑制厌氧菌的药物,喹诺酮类、泰能、三代头孢、抗厌氧菌药(替硝唑、奥硝唑),重症者两周时继发感染死亡率很高,应重视;6营养治疗:静脉营养,一周后改为肠道内营养,若长期静脉用易致肠道粘膜倒伏、肠道细菌易位,细菌真菌感染(有实验研究脂肪乳并不增加刺激胰腺分泌,除高脂血症外可考虑应用),轻症4-5天开放饮食,重症7-14天开放饮食;7内镜介入;8中医药治疗;9手术。
11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所致消化道出血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前者易并发SBP等,后者因食道没有浆膜层可能致纵隔感染,若出现感染,后果严重。
12恶心呕吐为消化科常见症状,可分为消化系疾病和消化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1胃肠道疾病①炎症、溃疡、肿瘤等,内镜检查②功能性如消化不良、IBS等;2肝胆胰疾病,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消化外疾病可见于多种原因,常见者如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与中毒等。
13坏死性胰腺炎坏死原因:无菌性坏死、感染性坏死(细菌、真菌)。提示感染线索:血象>2万,体温39℃以上,腹膜刺激征超过2象限/4象限,腹穿涂片检查到细菌、真菌等。
14PHC与SHC简单鉴别:PHC肝动脉供血,多为单发,AFP增高,多有肝病病史;SHC门静脉供血,多发病灶,强化在边缘,AFP不增高。
15消化道出血定位诊断手段:①胃镜②肠镜③胶囊内镜(缺点:阳性率偏低;胃轻瘫、梗阻、多发憩室不能用;不能遥控;费用高)④双气囊小肠镜⑤DSA(一般阳性率低,出血量大、病情较危重时可选择,尤其考虑为富含血管的病变如肿瘤或血管性病变时。)⑥小肠气钡造影⑦上中消化道造影
16五大创新技术:移植、微创、介入、腔镜、生物工程技术。
17关于肝硬化病人评价
1病因:八大病因;2病情处于哪个阶段(代偿期、失代偿期),评估肝储备功能(白蛋白、CH、PT);3并发症:①出血②肝性脑病③感染:SBP、SBEN等④肝肾综合征⑤水电解质紊乱⑥PHC⑦门静脉血栓形成(脾切除后)。 |
|